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4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盘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包括吸盘以及封盖,吸盘的下端面具有多个与产品抵接的支撑块;吸盘具有通气孔,通气孔自上而下贯穿吸盘;封盖嵌入通气孔,固定在吸盘上,且与通气孔的孔壁具有间隙;当多个支撑块抵接产品时,向通气孔注入压缩空气,使得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之间产生真空,吸盘吸附产品;支撑块使得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的表面保持间隔,避免吸盘与产品的接触面积过大而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污染;压缩空气通过吸盘和封盖的间隙进行流动,大大提高了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高速外流的压缩空气在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的表面之间产生真空,将产品吸附至抵接支撑块,实现对产品的吸附。

Anti pollution and anti scratch suction cu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吸盘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光伏行业、玻璃、电路板等产品搬运大部分还是靠面板吸附进行搬运,通过将产品吸附进行搬运,方便快捷。现有的面板吸附结构通过下端面与产品抵接,下端面与产品之间形成真空,利用真空将产品吸附。上述的面板吸附结构,面板的下端面与产品接触面积非常大,容易造成品表面污染,而且面板接触产品容易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损伤,即现有的吸附结构容易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附结构容易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包括吸盘以及封盖,所述吸盘的下端面具有多个与产品抵接的支撑块;所述吸盘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吸盘;所述封盖嵌入所述通气孔,固定在所述吸盘上,且与所述通气孔的孔壁具有间隙;当多个所述支撑块抵接产品时,向所述通气孔注入压缩空气,使得所述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之间产生真空,所述吸盘吸附产品。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通气孔的上部朝内收缩形成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通气孔注入压缩空气。进一步地,所述封盖具有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上延段,所述封盖的上延段的外周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外周。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上延段嵌入所述通气孔的中部,所述封盖的上延段与所述通气孔的中部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上延段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通气孔的中部具有朝向所述封盖的上端面的顶面,所述封盖的上延段的上端面与所述通气孔的中部的顶面具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的下部朝外扩张形成扩张段,所述封盖具有朝下的凸起段,所述封盖的凸起段处于所述通气孔的扩张段内。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凸起段的外周大于所述通气孔的中部的外周。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凸起段具有朝上的上表面,所述通气孔的扩张段具有朝向所述凸起段的上表面的下平面,所述封盖的凸起段的上表面与所述通气孔的扩张段的下平面具有间隙。进一步地,沿所述进气口至产品的方向,所述通气孔的扩张段的壁面呈倾斜布置,且扩张段的外周逐渐增大。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块沿所述吸盘的下端面的外周呈均匀间隔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吸盘的下端面具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支撑块与产品抵接,使得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的表面保持间隔,避免吸盘与产品的接触面积过大而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污染;封盖嵌入吸盘的通气孔,封盖与通气孔的孔壁具有间隙,向通气孔内注入压缩空气后,压缩空气通过吸盘和封盖的间隙进行流动,大大提高了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高速外流的压缩空气在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的表面之间产生真空,将产品吸附至抵接支撑块,实现对产品的吸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可以运用在液晶面板的搬运中,当然,其也可以运用在其他产品的搬运中,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运用。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包括吸盘11以及封盖12,吸盘11的下端面具有多个与产品抵接的支撑块13;吸盘11具有通气孔14,通气孔14自上而下贯穿吸盘11;封盖12嵌入通气孔14,固定在吸盘11上,且与通气孔14的孔壁具有间隙;当多个支撑块13抵接产品时,向通气孔14注入压缩空气,使得吸盘11的下端面与产品之间产生真空,吸盘11吸附产品。上述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11结构,吸盘11的下端面具有多个支撑块13,多个支撑块13与产品抵接,使得吸盘11的下端面与产品的表面保持间隔,避免吸盘11与产品的接触面积过大而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污染;封盖12嵌入吸盘11的通气孔14,封盖12与通气孔14的孔壁具有间隙,向通气孔14内注入压缩空气后,压缩空气通过吸盘11和封盖12的间隙进行流动,大大提高了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高速外流的压缩空气在吸盘11的下端面与产品的表面之间产生真空,将产品吸附至抵接支撑块13,实现对产品的吸附。通气孔14的上部朝内收缩形成进气口15,通过进气口15向通气孔14注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压缩机与进气口15之间用软管连接,朝通气孔14内注入压缩空气。封盖12具有朝向进气口15的上延段16,封盖12的上延段16的外周大于进气口15的外周,避免封盖12的上延段16朝上移动,通过进气口15显露到通气孔14的外部,堵塞进气口15。封盖12的上延段16嵌入通气孔14的中部,封盖12的上延段16与通气孔14的中部之间具有间隙,压缩空气从进气口15进入通气孔14后,在封盖12的上延段16与通气孔14的中部之间的间隙快速流动。封盖12的上延段16具有朝上的上端面,通气孔14的中部具有朝向封盖12的上端面的顶面,封盖12的上延段16的上端面与通气孔14的中部的顶面具有间隙,便于压缩空气进入通气孔14,避免封盖12的上延段16堵住进气口15。通气孔14的下部朝外扩张形成扩张段17,封盖12具有朝下的凸起段18,封盖12的凸起段18处于通气孔14的扩张段17内。封盖12的凸起段18的外周大于通气孔14的中部的外周,封盖12的凸起段18将压缩空气引导至通气孔14的扩张段17的外周,使压缩空气贴近扩张段17的壁面流动,便于压缩空气从吸盘11与产品之间的间隔排出,保证压缩空气流动顺畅。封盖12的凸起段18具有朝上的上表面,通气孔14的扩张段17具有朝向凸起段18的上表面的下平面,封盖12的凸起段18的上表面与通气孔14的扩张段17的下平面具有间隙,便于压缩空气进入扩张段17,避免封盖12的凸起段18堵住通气孔14的中部沿进气口15至产品的方向,通气孔14的扩张段17的壁面呈倾斜布置,且扩张段17的外周逐渐增大。倾斜布置的壁面便于压缩空气沿着扩张段17的壁面流动,扩张段17的外周逐渐增大便于压缩空气逐渐朝外周扩散,进入吸盘11与产品之间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以及封盖,所述吸盘的下端面具有多个与产品抵接的支撑块;所述吸盘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吸盘;所述封盖嵌入所述通气孔,固定在所述吸盘上,且与所述通气孔的孔壁具有间隙;当多个所述支撑块抵接产品时,向所述通气孔注入压缩空气,使得所述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之间产生真空,所述吸盘吸附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以及封盖,所述吸盘的下端面具有多个与产品抵接的支撑块;所述吸盘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吸盘;所述封盖嵌入所述通气孔,固定在所述吸盘上,且与所述通气孔的孔壁具有间隙;当多个所述支撑块抵接产品时,向所述通气孔注入压缩空气,使得所述吸盘的下端面与产品之间产生真空,所述吸盘吸附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上部朝内收缩形成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通气孔注入压缩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具有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上延段,所述封盖的上延段的外周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的上延段嵌入所述通气孔的中部,所述封盖的上延段与所述通气孔的中部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污染及防刮伤的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的上延段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通气孔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宏刘驰秦超尹国伟刘瑶林方明登韩宁宁曹术陈锦杰杨杰庄庆波林锋邓慧建黄露徐星明温业锋陈浩林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