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51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和岸上操作终端,航行器本体包括独立密封并组装一体的头段、中段、尾段和至少一个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包括一个独立供电、可与所述岸上操作终端无线连接的成品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设置在水密壳体内;智能控制器所集成的功能模块包括电池、显示屏、WIFI通信单元、无线移动通信单元、卫星定位单元、姿态传感器、电子罗盘、存储模块、计算单元、视频单元和音频单元;在头段、中段或尾段壳体及水密壳体内有若干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高集成度的商品化智能移动通信终端,高度集成了包括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所需的绝大部分传感器和通信单元,其集成度高、价格低、易于模块化。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
本技术涉及水下探测器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
技术介绍
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是一种综合了自动控制和其他先进计算技术的任务控制器,集成了传感器、计算机软件、能量储存、动力与推进,以及各类新材料与新工艺。可广泛用于海洋工程、海洋监测等领域。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的研制始于50年代,早期主要用于海上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等,军用方面主要用于打捞试验丢失的海底武器(如鱼雷),后来在水雷战中作为灭雷工具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微电子技术、小型导航设备、指挥与控制硬件、逻辑与软件技术的突飞猛进,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得到了大力发展,日益受到各国海洋技术部门的重视。目前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的设计大都采用集成开发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各类硬件模块进行搭接,航行器的各舱段之间相互连通。如此设计的缺点有:(1)各段依靠段间的水密措施进行水密,极容易因装配不当、运输等原因产生问题,影响水密性能;(2)段与段之间导线繁多,不便于拆卸及维护;(3)升级改造工作量大;(4)若搭载额外设备则需重新改造电路和修改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和岸上操作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本体包括独立密封并组装一体的头段、中段、尾段和至少一个智能控制器;所述头段包括头段壳体;所述中段包括中段壳体;所述尾段包括尾段壳体、设置在尾段壳体内的动力推进单元和尾段壳体外的鳍舵;/n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一个独立供电、可与所述岸上操作终端无线连接的成品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设置在水密壳体内;所述智能控制器所集成的功能模块包括电池、显示屏、WIFI通信单元、无线移动通信单元、卫星定位单元、姿态传感器、电子罗盘、存储模块、计算单元、视频单元和音频单元;在所述头段壳体、中段壳体或尾段壳体及水密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和岸上操作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本体包括独立密封并组装一体的头段、中段、尾段和至少一个智能控制器;所述头段包括头段壳体;所述中段包括中段壳体;所述尾段包括尾段壳体、设置在尾段壳体内的动力推进单元和尾段壳体外的鳍舵;
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一个独立供电、可与所述岸上操作终端无线连接的成品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设置在水密壳体内;所述智能控制器所集成的功能模块包括电池、显示屏、WIFI通信单元、无线移动通信单元、卫星定位单元、姿态传感器、电子罗盘、存储模块、计算单元、视频单元和音频单元;在所述头段壳体、中段壳体或尾段壳体及水密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传感器;在所述头段壳体、中段壳体或尾段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电池单元、动力推进单元和若干传感器;所述电池单元为智能控制器、动力推进单元和若干传感器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设置多个,多个智能控制器分别固定在头段、中段或尾段的内部或外部,多个智能控制器之间通过WIFI无线连接进行通信组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深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多普勒计程仪、侧扫声呐或多波束声呐;所述深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多普勒计程仪、侧扫声呐或多波束声呐均通过WIFI无线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推进单元包括推进控制模块、调速控制模块、电机、螺旋桨和若干舵机;所述舵机包括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峰王英徐珂魏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