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1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由前底盘和后底盘组成,所述前底盘与后底盘之间通过电池包连接构成连贯的底盘;所述前底盘包括第一边梁、第二边梁、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第一电池包连接耳、第二电池包连接耳和前减震塔;所述后底盘第三边梁、第四边梁、第五横梁、第四横梁、第三横梁、第四电池包连接耳、第三电池包连接耳和控制器及电机安装架。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能强、批量生产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A pure electric, incremental, hydrogen fuel platform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其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地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必成为汽车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现有主流新能源车型一般为传统车型基础上改为纯电或混动,基础车型为传统燃油车。该种做法虽然在开发成本周期上节省,但是车型的通用性以及平台化较低,车型的延伸拓展性也受到限制。因此,继续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的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用于与前悬架和后桥连接,且由前底盘和后底盘组成,所述前底盘与后底盘之间通过电池包连接构成连贯的底盘;所述前底盘包括一体成型构成U字形状的第一边梁、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用于与前悬架(1)和后桥(2)连接,且由前底盘(3)和后底盘(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盘(3)与后底盘(4)之间通过电池包连接构成连贯的底盘;/n所述前底盘(3)包括一体成型构成U字形状的第一边梁(31)、第二边梁(32)和第二横梁(34),跨接连接在第一边梁(31)与第二边梁(32)前端之间、且与第一边梁(31)、第二边梁(32)和第二横梁(34)共同支撑增程式发动机或氢燃料反应堆设备的第一横梁(33),一端分别与第二横梁(34)和第二边梁(32)连接、另一端与电池包前端固定连接、且沿第二边梁(32)方向布设的第一电池包连接耳(37),以及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同平台的底盘,用于与前悬架(1)和后桥(2)连接,且由前底盘(3)和后底盘(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盘(3)与后底盘(4)之间通过电池包连接构成连贯的底盘;
所述前底盘(3)包括一体成型构成U字形状的第一边梁(31)、第二边梁(32)和第二横梁(34),跨接连接在第一边梁(31)与第二边梁(32)前端之间、且与第一边梁(31)、第二边梁(32)和第二横梁(34)共同支撑增程式发动机或氢燃料反应堆设备的第一横梁(33),一端分别与第二横梁(34)和第二边梁(32)连接、另一端与电池包前端固定连接、且沿第二边梁(32)方向布设的第一电池包连接耳(37),以及一端分别与第二横梁(34)和第一边梁(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池包连接耳(37)共同加持固定电池包的前端、并沿第一边梁(31)方向布设的第二电池包连接耳(38);所述第一边梁(31)和第二边梁(32)的相对位置设置有与前悬架(1)连接的前减震塔(36);
所述后底盘(4)包括互相平行布设的第三边梁(41)和第四边梁(42),从前至后依次跨接在第三边梁(41)与第四边梁(42)之间的第五横梁(45)、第四横梁(44)和第三横梁(43),一端分别与第五横梁(45)和第三边梁(41)连接、另一端与电池包后端固定连接、且沿第三边梁(41)方向布设的第四电池包连接耳(48),以及一端分别与第五横梁(45)和第四边梁(42)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电池包连接耳(48)共同加持固定电池包的后端、且沿第四边梁(42)方向布设的第三电池包连接耳(47);所述第三边梁(41)、第四边梁(42)、第四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山赵云刘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