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于工作台上的转盘、至少三个设于转盘上并用于承放工件的承载座、对工件进行预定位加工的电烙铁以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件,工作台上设有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且加工工位设于电烙铁的下方,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电烙铁沿朝向或远离加工工位移动的升降气缸,工作台对应卸料工位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完成加工的工件的收集组件,驱动件可驱动转盘间歇转动,以驱使承载座依次转动至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本申请有利于实现环形圈以及加强圈通过熔融的点进行稳定黏合。
A pre-processing device for earmuff production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套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头戴式耳机具有舒适度高、声场好、能避免耳道擦伤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头戴式耳机主要包括头带以及位于头带两端处的听筒,听筒内有耳套,主要有提高佩戴舒适性的效果。耳套由多层材料热压成型,其中包括将一个环形圈放在一个圆形底板上,再将一个环形的加强圈压在环形圈上,继而盖上一张隔布,然后放在热压机下进行热压,使环形圈、加强圈以及隔布三者在外边缘处热合成型。其中,加强圈为软质的塑胶材料制得。对于大批量生产耳套的厂家而言,在实际生产加工中,一般需要先对环形圈以及加强圈进行熔点定位,具体的熔点定位步骤:首先,工作人员先将环形圈与加强圈对准叠放,然后再拿电烙铁压在叠放好的环形圈以及加强圈,使得环形圈以及加强圈上形成熔融的点,并通过该熔融的点使得环形圈与加强圈之间黏合在一起,便于后续加工,然而这种通过人工进行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可对环形圈以及加强圈进行热熔黏合加工,有利于提高环形圈以及加强圈黏合加工的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于工作台上的转盘、至少三个设于转盘上并用于承放工件的承载座、对工件进行预定位加工的电烙铁以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且所述加工工位设于所述电烙铁的下方,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电烙铁沿朝向或远离加工工位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工作台对应卸料工位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完成加工的工件的收集组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转盘间歇转动,以驱使所述承载座依次转动至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圈以及加强圈作为待加工的工件,工作人员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位于上料工位的承载座上,驱动件驱动转盘间歇转动,以使得位于上料工位的承载座依次转动至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当承载座转动至加工工位时,电烙铁对该承载座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使得该承载座上的环形圈与加强圈黏合在一起,下一步,驱动件驱动转盘转动并使得原来位于加工工位上的承载座转动至卸料工位处对完成加工的工件进行卸料;本申请可对环形圈以及加强圈进行热熔黏合加工,有利于提高环形圈与加强圈黏合加工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轴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电烙铁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烙铁通过第一安装件固定安装于升降气缸的活塞轴,实现升降气缸可驱动电烙铁沿朝向或远离加工工位移动。优选的,所述电烙铁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电烙铁呈三角整列分布于第一安装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加工工件转动至加工工位时,升降气缸驱动第一安装件朝向加工工位的方向移动,第一安装件带动三个电烙铁沿朝向加工工位移动,使得三个电烙铁同时对待加工工件上形成熔融的点,并使得环形圈与加强圈之间通过三个熔融的点进行黏合,有利于提高环形圈与加强圈之间黏合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以及吸头,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沿朝向或远离卸料工位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轴通过一第二安装件与吸头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述吸头沿朝向或远离卸料工位处的承载座的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座从加工工位转动至卸料工位时,第一伸缩气缸推动第二伸缩气缸至卸料工位的上方,第二伸缩气缸带动吸头往朝向卸料工位的方向移动,直至吸头将完成加工的工件吸住,此时第二伸缩气缸带动吸头朝向远离承载座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完成加工的工件脱离承载座,下一步,第一伸缩气缸的驱使第二伸缩气缸远离卸料工位的方向并使第二伸缩气缸固定位于收集组件的上方,此时吸头松开完成加工的工件,使得工件进入至收集组件;卸料组件设置,省去人工卸料的操作,有利于提高环形圈与加强圈黏合加工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吸头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吸头呈三角阵列分布于第二安装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吸头设置,使得吸头对完成加工的工件的吸附作用更强,在卸料组件将完成加工的工件从卸料工位移动至收集组件处的过程中,吸头能够稳定吸住工件。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上侧固设于工作台的导向板以及设于所述导向板下方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于地面,所述导向板自上而下呈45°-50°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头吸住完成加工的工件,且第一伸缩气缸可驱使第二伸缩气缸以及吸头移动至导向板的正上方,此时吸头松开工件,工件掉落至导向板并随着导向板的倾斜方向移动至收集箱内,从而实现收集完成加工的工件。优选的,所述承载座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抽气孔,所述转盘对应所述承载座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抽气孔,且所述第一抽气孔与所述第二抽气孔相互连通,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抽气罩,且所述抽气罩的顶部穿过工作台并与转盘中位于加工工位处的第二抽气孔相互连通,所述抽气罩的底部连接于真空抽气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抽气孔与第二抽气孔相互连通,抽气罩与第二抽气孔连通,使得第一抽气孔与抽气罩相互连通,当承载座转动至加工工位时,抽气罩与转盘中位于加工工位处的第二抽气孔相通,真空抽气泵能够在抽气罩内形成负压,通过第一抽气孔以及第二抽气孔,能够将待加工的环形圈以及加强圈紧密吸附于承载座,在电烙铁对环形圈以及加强圈进行加工后并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避免环形圈以及加强圈粘附于电烙铁而脱离承载座。优选的,所述承载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抽气孔开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并与凹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环形圈以及加强圈放在凹槽内,此时凹槽对环形圈以及加强圈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环形圈与加强圈随着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发生偏移。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通过驱动电机电动的方式驱使转盘间歇转动,有利于提高耳套加强圈预加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可对环形圈以及加强圈进行热熔黏合加工,有利于提高环形圈与加强圈黏合加工的效率;2、卸料组件设置,省去人工卸料的操作,有利于提高环形圈与加强圈黏合加工的效率;3、工作人员将环形圈以及加强圈放在凹槽内,此时凹槽对环形圈以及加强圈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环形圈与加强圈随着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烙铁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省略收集箱且上料工位处的承载座未放置待加工工件时,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抽气罩、工作台、转盘以及承载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台(1)、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的安装架(101)、转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转盘(2)、至少三个设于转盘(2)上并用于承放工件的承载座(3)、对工件进行预定位加工的电烙铁(4)以及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且所述加工工位设于所述电烙铁(4)的下方,所述安装架(10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电烙铁(4)沿朝向或远离加工工位移动的升降气缸(6),所述工作台(1)对应卸料工位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完成加工的工件的收集组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转盘(2)间歇转动,以驱使所述承载座(3)依次转动至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台(1)、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的安装架(101)、转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转盘(2)、至少三个设于转盘(2)上并用于承放工件的承载座(3)、对工件进行预定位加工的电烙铁(4)以及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且所述加工工位设于所述电烙铁(4)的下方,所述安装架(10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电烙铁(4)沿朝向或远离加工工位移动的升降气缸(6),所述工作台(1)对应卸料工位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完成加工的工件的收集组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转盘(2)间歇转动,以驱使所述承载座(3)依次转动至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气缸(6)的活塞轴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件(71),所述电烙铁(4)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件(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烙铁(4)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电烙铁(4)呈三角整列分布于第一安装件(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套生产材料的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01)上设置有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气缸(81)、第二伸缩气缸(82)以及吸头(83),所述第一伸缩气缸(81)固设于所述安装架(101),所述第一伸缩气缸(81)的活塞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2)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2)沿朝向或远离卸料工位的方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富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