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控制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中央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301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中央控制盒,属于中央电器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中央控制盒工作电流大、安全性低、易打火损坏、集成度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主要包括输入电源、负载信号输入端、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负载等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设计简洁,电路稳定性高,工作电流小,弱电环境,安全性能高,低功耗,环保节能;无电弧打火现象困恼,产品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少,轻便小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传统中央控制盒设计思维,在中央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Switch control circuit and its central control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控制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中央控制盒
本技术属于中央电器控制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工作电流小、安全性高、低功耗环保节能、无打火现象、产品使用寿命长的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应用该电路的中央控制盒。
技术介绍
中央控制盒被广泛应用于拖拉机、汽车等电器中,主要作用是减少回路线速的数量和对电器进行集中控制。传统中央控制盒电气部分主要包括继电器开关电路、闪光器电路、保险丝等等。也即是传统中央控制盒是利用继电器开关电路实现用电设备的开关功能,利用保险丝实现过载保护功能。但中央控制盒存在以下不足:1.继电器电路设计存在工作电流大,在吸合过程中易产生电弧打火现象,一方面安全性能差,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2.一个中央控制盒上会有很多个继电器,占用空间大,不利于电路板的集成和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作电流小、安全性高、低功耗环保节能、无打火现象、产品使用寿命长的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应用该电路的中央控制盒。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源,还包括负载信号输入端、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负载;所述输入电源为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负载,其根据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负载回路的导通与关断。优选地,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包括负载信号输入端、NMOS管、PMOS管、子开关电路;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经子开关电路与所述PMOS管电气连接,所述子开关电路控制所述PMOS管导通与关断;所述PMOS管与所述NMOS管电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NMOS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输入电源、所述NMOS管、所述负载构成所述负载回路,NMOS管的导通与关断决定所述负载回路的通与断。优选地,所述子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3的b极经电阻R51与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e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3的c极经电阻R49与PMOS管的G极、电阻R47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与PMOS管的S极电气连接,所述PMOS管的S极还与电源端电气连接;所述PMOS管的D极与电阻R44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地,且与所述NMOS管的G端电气连接;所述NMOS管S端接所述负载4,所述NMOS管S端与其G端电气连接稳压管D9;所述NMOS管的D端电气连接所述输入电源1。优选地,所述电阻R44与接地之间电气连接起滤波作用的电容C10,所述电容C10的两端并联起分压作用的电阻R46。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状态跟踪电路单元、保护执行电路单元;所述状态跟踪电路单元采集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上的取样电压,其输入端与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电气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保护执行电路单元电气连接,由所述保护执行电路单元关断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并控制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处于保持关断的状态。优选地,所述状态跟踪电路单元以通用运放为核心,所述保护执行电路单元以逻辑与门为核心;所述通用运放的正端和负端分别采集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上的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所述通用运放的输出端与逻辑与门的其中一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逻辑与门的另一输入端与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逻辑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电气连接,控制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的关断;所述逻辑与门的输出端还经反馈电路将电信号反馈至所述状态跟踪电路单元,通过所述状态跟踪电路单元、所述保护执行电路单元保持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一直处于关断状态。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由所述保护执行电路单元控制。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报警子开关电路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报警子开关电路与所述逻辑与门的输出端电气连接。一种中央控制盒,所述中央控制盒内应用了上述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巧妙利用MOS管实现负载回路的通断,电路设计简洁不冗长,电路稳定性高,工作电流小,弱电环境,安全性能高,低功耗,环保节能;无电弧打火现象困恼,产品使用寿命长;2.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子器件体积小、集成程度高,占用空间很小,实现了中央控制盒的小型化需求;3.本技术功能强大,在负载做功过程中实时监控回路状态,若过载异常则自动切断回路,并在维修前使回路处于保持切断状态;且实现该功能的电路设计巧妙简洁,以最少的元器件既实现了产品的功能又保证了电路的稳定性;4.本技术还具备报警功能,哪边出现故障一目了然,且该报警电路仅用很少数量的元器件即可实现;5.本技术整体元器件数量少、对型号无特别要求,均为市场常见芯片,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6.本技术改变传统中央控制盒设计思维,在中央电器控制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系统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电路原理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电路原理图二;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电路原理图一;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4电路原理图二。图中:1.输入电源;2.负载信号输入端;3.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4.负载;5.主控模块;6.状态跟踪电路单元;7.保护执行电路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源1,还包括负载信号输入端2、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负载4;所述输入电源1为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提供工作电源;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负载4,其根据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2的输入信号控制负载回路的导通与关断。优选地,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包括负载信号输入端2、NMOS管、PMOS管、子开关电路;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2经子开关电路与所述PMOS管电气连接,所述子开关电路控制所述PMOS管导通与关断;所述PMOS管与所述NMOS管电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NMOS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输入电源1、所述NMOS管、所述负载4构成所述负载回路,NMOS管的导通与关断决定所述负载回路的通与断。巧妙利用MOS管实现负载回路的通断,电路设计简洁不冗长,电路稳定性高,工作电流小,弱电环境,安全性能高,低功耗,环保节能;无电弧打火现象困恼,产品使用寿命长。优选地,所述子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3的b极经电阻R51与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2电气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e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3的c极经电阻R49与PMOS管的G极、电阻R47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与PMOS管的S极电气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信号输入端(2)、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负载(4);所述输入电源(1)为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提供工作电源;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负载(4),其根据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2)的输入信号控制负载回路的导通与关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信号输入端(2)、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负载(4);所述输入电源(1)为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提供工作电源;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负载(4),其根据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2)的输入信号控制负载回路的导通与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开关控制电路模块(3)包括负载信号输入端(2)、NMOS管、PMOS管、子开关电路;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2)经子开关电路与所述PMOS管电气连接,所述子开关电路控制所述PMOS管导通与关断;所述PMOS管与所述NMOS管电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NMOS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输入电源(1)、所述NMOS管、所述负载(4)构成所述负载回路,NMOS管的导通与关断决定所述负载回路的通与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3的b极经电阻R51与所述负载信号输入端(2)电气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e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3的c极经电阻R49与PMOS管的G极、电阻R47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与PMOS管的S极电气连接,所述PMOS管的S极还与电源端电气连接;所述PMOS管的D极与电阻R44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地,且与所述NMOS管的G端电气连接;所述NMOS管S端接所述负载(4),所述NMOS管S端与其G端电气连接稳压管D9;所述NMOS管的D端电气连接所述输入电源(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44与接地之间电气连接起滤波作用的电容C10,所述电容C10的两端并联起分压作用的电阻R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玉李功杰薛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东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