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40886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包括步骤:判断多路供电端的电压是否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周期性检测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和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当检测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供电端的电压时,将供电端与合并端断开,可实现电压的隔离,避免多路供电端之间的相互影响。

A multi-channel combined power supply method,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伴随云计算、AI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服务器的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电源功率的需求也更大。为了实现大数据处理或更智能的功能,一些附加板卡通常会增加特定功能的处理器,这对电源功率需求也会变大,这就有时会碰到一些线路的功率不能满足板卡需求的情况,为了满足板卡的功率要求,会由多路电源合并为一路去为板卡供电。现有板卡中多路电源合并会遇到其中一路电压波动或突增造成合并后电压跟随波动,对后端器件造成伤害。由于一路电压的波动或突增窜入到另一路电压,对另一路电压的器件造成伤害。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多路电源合并方法,在图1示出的多路合并供电方案中,电源A和电源B通过二极管进行电源合并,该方案中可以实现合并电压两方的隔离,例如:电源A的电压出现波动或突增时,由于电源B线路上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源A上的波动不会传递至电源B;合并后的电源假如出现波动也不会传递到电源A或电源B;但是由于二极管的导通压降特性,电源A和电源B的电压都会变小(大约0.7V),对于电压有要求的器件来讲无法接受;另外,由于二极管的导通阻抗,当电流持续导通时二极管的阻抗会带来较大的发热和较多的电能损耗。在图2示出的多路合并供电方案中,电源A和电源B通过对向的MOS管然后进行电源合并,由于MOS管的导通阻抗要比二极管小,当持续电流带来的发热和电能损耗也比二极管小。当电源A或电源B一方没电时,没电的一方MOS管截止,可以实现电源的隔离。但是,当两方的MOS管都导通时,电源A或电源B的电源波动和突增会影响到另一方。也就是当两方电源都导通时,无法实现电压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提出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包括步骤:判断多路供电端的电压是否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周期性检测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和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继续周期性检测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不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重新将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控制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在预设时间段后与所述合并端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控制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在预设时间段后与所述合并端断开。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强制导通指令,将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强制导通;响应于接收到强制断开指令,将重新导通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强制断开。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多路供电端的电压是否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周期性检测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和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继续周期性检测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不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重新将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控制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在预设时间段后与所述合并端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控制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在预设时间段后与所述合并端断开。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当检测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供电端的电压时,将供电端与合并端断开,可实现电压的隔离,避免多路供电端之间的相互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多路合并供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多路合并供电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合并供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如图3所示,其可以包括步骤:S1,判断多路供电端的电压是否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S2,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S3,周期性检测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和所述合并端的电压;S4,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当检测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供电端的电压时,将供电端与合并端断开,可实现电压的隔离,避免多路供电端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继续周期性检测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响应于所述合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包括步骤:/n判断多路供电端的电压是否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n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n周期性检测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和所述合并端的电压;/n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合并供电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多路供电端的电压是否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
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
周期性检测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和所述合并端的电压;
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继续周期性检测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
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不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重新将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分别将每一路供电端与合并端导通,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多路供电端的电压均处于设定的电压阈值,控制所述每一路供电端在预设时间段后与所述合并端导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将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断开,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合并端的电压大于所述供电端的电压,控制电压小于所述合并端的所述供电端在预设时间段后与所述合并端断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强制导通指令,将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强制导通;
响应于接收到强制断开指令,将重新导通的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合并端强制断开。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