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26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包括机架、上翻座、上校平座、上校平辊、升降座、下校平座、下校平辊、上翻伸缩缸,上翻伸缩缸的伸缩杆与上翻座转动连接,机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机架前侧或后侧设有前后摆动机构,前后摆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升降机,升降机构的输入轴一端连接有升降驱动手轮,机架转动连接有摆动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对下校平座进行高度控制,顶升力大,便于调整版材弯曲度,通过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前后摆动机构使得整个版材在校平后提高平行度,荷叶边都校正的非常平整,提高产品品质,上翻伸缩缸驱动上翻座便于预涂感光版的穿版。

A leveling device for precoating sensitiv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涂感光版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
技术介绍
预涂感光版以薄铝板为支撑体,涂以重氮感光树脂的非银感光材料。在预涂感光版生产过程中通常通过卷曲的铝板基材进行整体涂覆各种材料后进行分切包装,产品版面不平整,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顶部后侧转动连接的上翻座、设置于所述上翻座底部的上校平座、设置在所述上校平座底部且左右水平延伸的上校平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升降的升降座、与所述机架后侧顶部转动连接的下校平座,所述下校平座顶部设有左右水平延伸的下校平辊,所述下校平座底部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升降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导向面贴合的弧形支撑面,所述下校平座和所述上翻座自后向前延伸,所述上校平座与所述下校平座处于校平工作状态时,所述下校平辊与所述上校平辊相互错开分布,所述上翻座底部前侧与所述机架顶部前侧贴合,所述机架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上翻伸缩缸,所述上翻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翻座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升降机构的丝杠竖直设置且顶部与所述升降座底部连接,所述机架前侧或后侧设有前后摆动机构,所述前后摆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前后摆动机构的丝杠一端与所述下校平座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水平左右延伸,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入轴一端连接有升降驱动手轮,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前后摆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的摆动手轮,所述机架前侧转动连接有左右水平延伸的引料辊,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入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上述设计中通过两个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对下校平座进行高度控制,顶升力大,便于调整版材弯曲度,通过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前后摆动机构使得整个版材在校平后提高平行度,荷叶边都校正的非常平整,提高产品品质,上翻伸缩缸驱动上翻座便于预涂感光版的穿版。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手轮和所述摆动手轮均位于所述机架同一侧,所述摆动手轮与所述前后摆动机构的输入端通过装有万向联轴器的传动轴连接,便于摆动手轮和升降驱动手轮单人同时控制。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竖直滑槽,所述升降座两端位于所述竖直滑槽内,便于升降座的升降,结构简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两个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对下校平座进行高度控制,顶升力大,便于调整版材弯曲度,通过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前后摆动机构使得整个版材在校平后提高平行度,荷叶边都校正的非常平整,提高产品品质,上翻伸缩缸驱动上翻座便于预涂感光版的穿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在图中1.机架,2.升降机构,3.升降驱动手轮,4.升降座,5.下校平座,6.引料辊,7.上翻伸缩缸,8.上校平辊,9.上翻座,10.上校平座,11.下校平辊,12.弧形导向面,13.弧形支撑面,14.摆动手轮,15.前后摆动机构,16.传动轴,17.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包括机架1、与所述机架1顶部后侧转动连接的上翻座9、设置于所述上翻座9底部的上校平座10、设置在所述上校平座10底部且左右水平延伸的上校平辊8、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升降的升降座4、与所述机架1后侧顶部转动连接的下校平座5,所述下校平座5顶部设有左右水平延伸的下校平辊11,所述下校平座5底部设有弧形导向面12,所述升降座4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导向面12贴合的弧形支撑面13,所述下校平座5和所述上翻座9自后向前延伸,所述上校平座10与所述下校平座5处于校平工作状态时,所述下校平辊11与所述上校平辊8相互错开分布,所述上翻座9底部前侧与所述机架1顶部前侧贴合,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上翻伸缩缸7,所述上翻伸缩缸7的伸缩杆与所述上翻座9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升降机构2的丝杠竖直设置且顶部与所述升降座4底部连接,所述机架1前侧或后侧设有前后摆动机构15,所述前后摆动机构15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前后摆动机构15的丝杠一端与所述下校平座5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水平左右延伸,所述升降机构2的输入轴一端连接有升降驱动手轮3,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前后摆动机构15的输入端连接的摆动手轮14,所述机架1前侧转动连接有左右水平延伸的引料辊6,两个所述升降机构2的输入端通过连接轴17连接。上述设计中通过两个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升降机构2对下校平座5进行高度控制,顶升力大,便于调整版材弯曲度,通过蜗轮蜗杆升降机的前后摆动机构15使得整个版材在校平后提高平行度,荷叶边都校正的非常平整,提高产品品质,上翻伸缩缸7驱动上翻座9便于预涂感光版的穿版。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手轮3和所述摆动手轮14均位于所述机架1同一侧,所述摆动手轮14与所述前后摆动机构15的输入端通过装有万向联轴器的传动轴16连接,便于摆动手轮14和升降驱动手轮3单人同时控制。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1上设有竖直滑槽,所述升降座4两端位于所述竖直滑槽内,便于升降座4的升降,结构简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顶部后侧转动连接的上翻座、设置于所述上翻座底部的上校平座、设置在所述上校平座底部且左右水平延伸的上校平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升降的升降座、与所述机架后侧顶部转动连接的下校平座,所述下校平座顶部设有左右水平延伸的下校平辊,所述下校平座底部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升降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导向面贴合的弧形支撑面,所述下校平座和所述上翻座自后向前延伸,所述上校平座与所述下校平座处于校平工作状态时,所述下校平辊与所述上校平辊相互错开分布,所述上翻座底部前侧与所述机架顶部前侧贴合,所述机架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上翻伸缩缸,所述上翻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翻座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升降机构的丝杠竖直设置且顶部与所述升降座底部连接,所述机架前侧或后侧设有前后摆动机构,所述前后摆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前后摆动机构的丝杠一端与所述下校平座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水平左右延伸,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入轴一端连接有升降驱动手轮,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前后摆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的摆动手轮,所述机架前侧转动连接有左右水平延伸的引料辊,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入端通过连接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涂感光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顶部后侧转动连接的上翻座、设置于所述上翻座底部的上校平座、设置在所述上校平座底部且左右水平延伸的上校平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升降的升降座、与所述机架后侧顶部转动连接的下校平座,所述下校平座顶部设有左右水平延伸的下校平辊,所述下校平座底部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升降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导向面贴合的弧形支撑面,所述下校平座和所述上翻座自后向前延伸,所述上校平座与所述下校平座处于校平工作状态时,所述下校平辊与所述上校平辊相互错开分布,所述上翻座底部前侧与所述机架顶部前侧贴合,所述机架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上翻伸缩缸,所述上翻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翻座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蜗轮蜗杆升降机,所述升降机构的丝杠竖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家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光宝利印刷版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