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的设计方案,是由锅炉外套,内套快速气化套,氢化助燃剂输供管,储气室、炉口燃烧环管,内导气管,外导气管,超导液加热环管,超导液内外加热套,氢化助燃剂导气管,炉口燃烧环型闭合管、氢化气喷射腔管,环型导气腔管,燃烧气喷射孔,排烟管,排烟管内置超导液加热管,烟气封盖炉底气封组成。其特点是用煤炭燃烧产生热能为锅炉热子内套氢化室及快速氢化套,加热使氢化助燃剂氢化转变成氢化气供炉膛和炉口增值燃烧实现热能上下分离循环燃烧达到超节能多用高热值利用目的,具有投一份燃料同时做三份热功(烧水、做饭、采暖)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于能源日趋枯竭,价格递年增长,消费开支加重,节能作为一个世界性亟待解决的难题,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已有技术和各种采暖设备耗能高,体积大而笨重,热效率低、操作费时、费力、监护性强,用途单一、季节性强,不能全年及多方面的应用,在使用中有诸多不便。只有研制超时代新型多功能、多用途锅炉才能解决已有锅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弊端问题。因此研制了专利申请号为200320100394、5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热子效应氢化超导采暖锅炉。使其具备了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热子效应氢化超导的功效,但还是因为氢化慢及独立外燃烧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便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慢及独立外燃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便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在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热子效应氢化超导采暖锅炉的设计基础上又在四个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使其更加优先于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热子效应氢化超导采暖炉的设计方案。设计出燃烧功能更独特,燃烧理念更新颖,锅炉内部构造及燃烧方式更完善的科技新产品,实现了快速氢化(即用、即燃),更加小型化炉体仅是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热子效应氢化超导采暖锅炉的三分之一,内燃、外燃综合化,高温强制燃烧及保温自然燃烧和低氧封炉燃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煤及固体可燃物变气体燃烧。使其达到高温燃烧超导快速传达室热的目的,为超节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本专利技术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具有封炉50-60小时不熄火、即用、即燃、免监护性强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技术是在锅炉内加装热子效应氢化发生装置,利用热子效应氢化发生装置和炉膛内的高温,把一种不能直接燃烧的物质转化成一种廉价高热值可燃烧的气体,少部分在炉膛内辅助燃料增值燃烧为氢化室加热并延长燃料燃烧时间达到节能目的,大部分经风压转炉口燃烧气喷气孔燃烧,实现了热能在炉膛造气在炉口上下分离气体循环燃烧。同时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的黑烟被氢化后转变成了可燃气并充分燃烧。炉口中氢化气和烟气燃烧产生的热能温度可达360℃,高温燃烧可节省烧水、做饭、炒菜时间,其燃烧产生的热能值比煤炭及煤气提高3-4倍。即煤变氢化气增值燃烧(6斤水+2分钱氢化助燃剂=6斤煤的热量),且热能值比不采用氢化气助燃提高2-3倍,这样就达到了超节能的目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与采用已有各种技术生产的锅炉相互比较,在投入相等数量的煤炭,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炉膛内及炉口火焰温度较已有其它技术和平的锅炉高1-1.5倍,高热值火焰高达50-70cm,热值高就能缩短烧水、做饭、炒菜时间50-70%,可使锅炉辐射面积增加一倍,对流值比不利用氢化气助燃增加1.5倍。高热且具有停用后5-8分钟能将未燃尽的煤炭氢化还原成焦煤可再反复燃烧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中的所指的超导介质传热采暖技术,是应用稳定的复合化学介质液在能量传导过程中代替水为导热介质,超导介质传热采暖可克服传统水暖的气阻、腐蚀、热传递效率低的三大弱点,从根本上解决了热回流温度低的问题。在炉膛温度不太高时也可持续恒温供暖,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及工业供暖,农业温室、烘干设备,各种散热器等方面,超导介质具有启动温度低、传热速度快,55℃即可传热。生炉5-8分钟暖气片表面温度达45-50℃,高倍介质配比、散热器表面温度可达70-90℃,热循环时间短、节能50%,与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锅炉匹配使用节能可达80%。具有零下40℃不结冰,暖气片和管道无冻隐患,无腐蚀、不结垢,管道终身不用维修,使用寿命长,一次添料,永久使用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和超导技术、使投入炉内的煤炭利用率提高2倍,而且炉膛内和炉口燃烧火焰的温度有很大的提高,采用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较用其它技术生产的锅炉省煤50-80%,冬季供100平米左右采暖面积,每日(日常生活烧水、做饭、炒菜)8-12斤,夏季日常生活用煤每日仅3斤,一炉多用,即经济又实惠。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具有将煤炭燃烧时所产生的浓烟经氢化后转变成可燃烧气体全部燃烧,不产生黑烟、废渣极少,即节能又环保,真正实现了只买炉子,不买气,一年四季用燃气的设想,节能值是其它锅炉的50-80%,为用户减轻很多的经济负担,用本专利技术技术生产的锅炉一年四季均可应用,烧水、做饭、炒菜、洗浴、采暖、饮事,花一次钱多方面常年年受益,彻底解决了单一采暖锅炉的季节性,局限性应用的问题,其特点是其它已有技术生产各种锅炉无法比拟的。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的先进性经专利检索尚无发现有类似设计方案。其先进的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科学原理及设计方案均属国际首创。新设计方案使本锅炉体积大大缩小,仅是已有技术炉体体积的四分之一,而热能利用率却提高200%,本专利技术的锅炉设计方案不仅应用于民用采暖饮事,还可应用于制造工业锅炉、火电锅炉。本专利技术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锅炉的研制成功对发展国民经济,节约能源,降低锅炉制造成本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将起到积极作用。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的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生产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设计方案和生产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制造方法结构是结合下面实施例来完成的。 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1是锅炉外套;2是锅炉热子内套两端分别与氢化室上封板4和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3是氢化室下封板内端与锅炉热子内套2连接;外端与锅炉外套1连接;4是氢化室上封板内端与锅炉热子内套2连接;外端与锅炉外套1连接;5是炉口燃烧环管内置导气管下端与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并导通,上端通过氢化室上封板与炉口燃烧环管12连接;6是炉口燃烧环管外置导气管下端与锅炉外套1连接并导通储气室,29上端通过超导液加热外套28、内套27与炉口燃烧环管12连接;7是氢化助燃剂输供管上端与快速氢化套、8连接、并导通、下端与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并留有氢化助燃剂注入孔30;8是快速氢化套下端与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9是氢化气助燃氢导气管下端通过氢化室下封板3与环型气腔管15连接;10是添煤口设在锅炉正面锅炉外套1中端与锅炉内套2用连接板相连接;11是超导液加热环管一端与超导液加热内套27连接,另一端通过并垂直排烟管中间与散热器给水管相连接;12是炉口燃烧环型闭合管并设有燃气喷射孔。环管垂直与内置导气管5外置导气管6连接;13是氢化气喷射腔管两端分别与环型气腔管15连接中间设有导气孔并与氢化助燃剂气导气管9连接;14是炉底条两端分别与储气室下封板31相连接;15是环型导气腔管下端与储气室下封板31相连接;上端与氢化室下封板相连接;16是炉底气封活动板;17是供氧管内端与锅炉外套1相连接;18是御灰口;19是散热器回水管内端与超导液加热外套28相连接;20是锅炉上炉盖;21是炉口锅灶支架;22是排烟管下端与超导液加热外套28连接;23是超导液加热管下端与超导液加热环管11相连接;24是烟气封盖内端与炉口燃烧环型闭合管相连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超节能热子效应氢化气助燃多用超导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1是锅炉外套;2是锅炉热子内套两端分别与氢化室上封板4和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3是氢化室下封板内端与锅炉热子内套2连接;外端与锅炉外套1连接;4是氢化室上封板内端与锅炉热子内套2连接;外端与锅炉外套1连接;5是炉口燃烧环管内置导气管下端与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并导通,上端通过氢化室上封板与炉口燃烧环管12连接;6是炉口燃烧环管外置导气管下端与锅炉外套1连接并导通储气室,29上端通过超导液加热外套28、内套27与炉口燃烧环管12连接;7是氢化助燃剂输供管上端与快速氢化套、8连接、并导通、下端与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并留有氢化助燃剂注入孔30;8是快速氢化套下端与氢化室下封板3连接;9是氢化气助燃氢导气管下端通过氢化室下封板3与环型气腔管15连接;10是添煤口设在锅炉正面锅炉外套1中端与锅炉内套2用连接板相连接;11是超导液加热环管一端与超导液加热内套27连接,另一端通过并垂直排烟管中间与散热器给水管相连接;12是炉口燃烧环型闭合管并设有燃气喷射孔。环管垂直与内置导气管5外置导气管6连接;13是氢化气喷射腔管两端分别与环型气腔管15连接中间设有导气孔并与氢化助燃剂气导气管9连接;14是炉底条两端分别与储气室下封板31相连接;15是环型导气腔管下端与储气室下封板31相连接;上端与氢化室下封板相连接;16是炉底气封活动板;17是供氧管内端与锅炉外套1相连接;18是御灰口;19是散热器回水管内端与超导液加热外套28相连接;20是锅炉上炉盖;21是炉口锅灶支架;22是排烟管下端与超导液加热外套28连接;23是超导液加热管下端与超导液加热环管11相连接;24是烟气封盖内端与炉口燃烧环型闭合管相连接,外端与超导液加热内套27相连接,25是氢化助燃剂添加咀内端与锅炉外套1相连接;26是燃烧气喷射孔;27是超导液加热内套、下端与氢化室上封板4相连接,上端与超导液加热外套28相连接;28是超导液加热外套下端与氢化室上封板4相连接,上端与超导液加热内套27相连接;29是储气室;30是氢化助燃剂注入孔;31是储气室下封板内端与炉底条14连接,外端与锅炉外套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艳锋,
申请(专利权)人:裴艳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