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直径页岩岩芯环形密封舱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直径页岩岩芯环形密封舱夹持装置,用于评价页岩岩芯层天然层理缝渗透能力,属于非常规储层增产改造
技术介绍
页岩气藏储层具有超低孔、超低渗的物性特征,发育有相当数量的天然裂缝,为页岩气的渗流提供空间和通道,而天然裂缝中层理缝占有较大比例。如何评价页岩储层层理缝的渗透能力,将直接影响压裂设计参数的针对性和压后产能预测的准确性。由于层理缝多以水平缝为主,是导致页岩流动能力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层理缝的长度及其与渗流方向的角度是影响岩样流动能力的关键因素。当前传统的压裂中常用的二维或三维模型的施工净压力分析结果除判定主裂缝和天然裂缝之外,无法描述层理缝所提供的导流能力信息,对层理缝的影响尚无有效手段进行判定,目前室内常规评价普遍采用的标准尺寸岩芯(直径2.54cm,长度4-5cm)夹持器进行室内评价试验。但要使得页岩岩芯层理缝的测试更加接近储层真实情况,特别是层理缝内的径向流动状态,需要进行更大尺度的岩芯流动模拟试验。因此亟需全直径真实岩芯工程模拟装置实现层理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直径页岩岩芯环形密封舱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1)、推筒Ⅰ(2)、筒体(3)、推筒Ⅱ(5)和密封套(6),接头(1)与筒体(3)同轴密封配合且固定连接形成一封闭内腔,筒体(3)内壁上设置有两级台阶面,第一级台阶面(13)处的内径大于第二级台阶面(15),岩芯(9)与密封套(6)同轴配合置于第二级台阶面(15)底部,推筒Ⅰ(2)大端外表面与筒体(3)第一级台阶面(13)同轴密封配合,小端端面与岩芯(9)端面接触配合,推筒Ⅱ(5)大端和小端外表面分别与第一级台阶面(13)和第二级台阶面(15)同轴密封配合,小端端面与密封套(6)端面接触配合;接头(1)端面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直径页岩岩芯环形密封舱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1)、推筒Ⅰ(2)、筒体(3)、推筒Ⅱ(5)和密封套(6),接头(1)与筒体(3)同轴密封配合且固定连接形成一封闭内腔,筒体(3)内壁上设置有两级台阶面,第一级台阶面(13)处的内径大于第二级台阶面(15),岩芯(9)与密封套(6)同轴配合置于第二级台阶面(15)底部,推筒Ⅰ(2)大端外表面与筒体(3)第一级台阶面(13)同轴密封配合,小端端面与岩芯(9)端面接触配合,推筒Ⅱ(5)大端和小端外表面分别与第一级台阶面(13)和第二级台阶面(15)同轴密封配合,小端端面与密封套(6)端面接触配合;接头(1)端面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泵注入口Ⅰ(12),筒体(3)上设置有泵注入口Ⅱ(4)和用于测试岩芯(9)轴向和径向流出液量的通道;泵注入口Ⅱ(4)为一个或多个,泵注入口Ⅱ(4)位于推筒Ⅰ(2)大端和推筒Ⅱ(5)大端之间的筒体(3)上,泵注入口Ⅱ(4)与推筒Ⅰ(2)大端和推筒Ⅱ(5)大端之间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直径页岩岩芯环形密封舱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筒Ⅰ上设置有过流孔(14),内部轴向设置有盲孔(16),盲孔(16)与岩芯(9)配合的一端为开口端,推筒Ⅰ(2)大端和推筒Ⅱ(5)大端之间的内腔通过过流孔(14)与盲孔(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炬辉,王娟,耿周梅,潘勇,张俊成,郭凌峣,龚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