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97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包括开口盛土筒、至少一个可旋式转板和至少一个测压管,开口盛土筒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竖长通口,可旋式转板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转板开口,所有可旋式转板依次紧密套设在开口盛土筒外壁上,且每一可旋式转板可转动,使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可对齐,每一测压管的测压管连接部分穿过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插入开口盛土筒内的注水土体试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较简易地灵活改变测压管的位置,从而获取更多关键截面的压力水头;可灵活地用于多次不同试验中,拆卸仪器比较方便,提高了试验效率和测压管的适用性;可同时安置多个测压管以同时测量不同位置截面处的压力水头。

A simple combined seepage device of free moving piez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工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土的渗流试验为测定土的渗透系数这一重要参数的试验,一直以来都是土工试验的重点。但对于传统的试验过程,其测压管的位置是固定的,使得灵活性大大降低。尤其是对于非均质土的渗透性,其分界面较多,需要测量的渗透系数较多,测压管的放置需要更灵活,对于不可移动的测压管而言,无疑增加了试验的难度,同时使得试验结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降低,不利于土渗流性质的深入研究。因此,如果有能够使得测压管可以自由移动的装置,将会使得土渗流试验的结果更为精确、操作更加方便,从而方便土渗流参数的确定,为工程提供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包括开口盛土筒、至少一个可旋式转板和至少一个测压管,所述开口盛土筒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竖长通口,所述可旋式转板为空心圆环片,其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转板开口,所述测压管为L型圆管,所述测压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测压管连接部分和测压管测量部分,所有所述可旋式转板依次紧密套设在所述开口盛土筒外壁上,且每一所述可旋式转板可转动,使所述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可对齐,所述开口盛土筒用于储存注水土体试样,每一所述测压管的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穿过所述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插入所述开口盛土筒内的注水土体试样。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盛土筒为空心圆柱体,其顶面为敞口。进一步地,所述竖长通口宽度与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的外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转板开口宽度与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的外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转板开口高度与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的外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盛土筒外径与所述可旋式转板内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测压管测量部分设有刻度,所述测压管测量部分用于测量待测点处的压力水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可较简易地灵活改变测压管的位置,从而获取更多关键截面的压力水头;2)可灵活地用于多次不同试验中,拆卸仪器比较方便,提高了试验效率和测压管的适用性;3)可同时安置多个测压管以同时测量不同位置截面处的压力水头,从而使得土的渗流试验进展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开口盛土筒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开口盛土筒,11-竖长通口,2-可旋式转板,21-转板开口,3-测压管,31-测压管连接部分,32-测压管测量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包括开口盛土筒1、至少一个可旋式转板2和至少一个测压管3。所述开口盛土筒1为空心圆柱体,其顶面为敞口,所述开口盛土筒1侧方设有竖长通口11。所述可旋式转板2为空心圆环片,其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转板开口21,所述可旋式转板2内径与所述开口盛土筒1外径相同,所述可旋式转板2紧密套设在所述开口盛土筒1外壁上,且所述可旋式转板2可在所述开口盛土筒1外壁转动及上下移动,每一所述可旋式转板2转动,使所述转板开口21与所述开口盛土筒1的竖长通口11对齐或错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至少有一个所述可旋式转板2,各所述可旋式转板2上下依次紧密套设在所述开口盛土筒1外壁上,具体地所述可旋式转板2的数量可依据试验时所述待开口盛土筒1需盛装实验土的高度来定,各所述可旋式转板2之间互相紧贴,以确保所述开口盛土筒1内待试验土中的水不会从各所述可旋式转板2之间及各所述可旋式转板2与所述开口盛土筒1外壁之间的间隙中流出。所述测压管3为L型圆管,所述测压管3包括测压管连接部分31和测压管测量部分32,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31套有橡胶套,使得所述测压管3与所述竖长通口11宽度、所述转板开口21可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竖长通口11宽度、所述转板开口21宽度及所述转板开口21高度与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31的外径均相同,所述测压管测量部分32设有刻度,所述测压管测量部分32用于测量待测点处的压力水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至少有一个所述测压管3,所述可旋式转板2的转板开口21与所述开口盛土筒1的竖长通口11对齐时,每一所述测压管3的测压管连接部分31依次穿过所述转板开口21和所述竖长通口11,然后插入所述盛土筒1内部,使得所述开口盛土筒1盛装的待试验土里的水可通过各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31流入各所述测压管测量部分32,以测量待测点处的压力水头。本技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S1,连接装置:连接好所述开口盛土筒1和若干所述可旋式转板2,使得所述可旋式转板2堆积的总高度大致与所述开口盛土筒1需盛土高度相同,然后旋转各所述可旋式转板2使得所述开口盛土筒1的所述竖长通口11不外露。步骤S2,盛土:向所述开口盛土筒1盛装用于试验的土。步骤S3,安装所述测压管3:选择一个测量土压力水头的初始点旋转所述可旋式转板2使得所述转板开口21和所述开口盛土筒1上的所述竖长通口11相对,然后嵌入所述测压管3的连接部分31。如果需要多个所述测压管3,则旋转对应位置的所述可旋式转板2,使得所述转板开口21和所述开口盛土筒1上的所述竖长通口11相对,从而嵌入更多所述测压管3。步骤S4,进行渗流试验:向所述开口盛土筒1内用于试验的土通水,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所述测压管3的测量部分32的测量数据。如果试验过程中需要移动某一所述测压管3,则旋转对应位置的所述可旋式转板2均使得所述转板开口21和所述开口盛土筒1上的所述竖长通口11相对,快速移动所述测压管3至对应位置再旋转原所述可旋式转板2使得转板开口21不再和所述竖长通口11相对即可。步骤S5,试验结束,拆卸装置。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盛土筒、至少一个可旋式转板和至少一个测压管,所述开口盛土筒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竖长通口,所述可旋式转板为空心圆环片,其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转板开口,所述测压管为L型圆管,所述测压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测压管连接部分和测压管测量部分,所有所述可旋式转板依次紧密套设在所述开口盛土筒外壁上,且每一所述可旋式转板可转动,使所述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可对齐,所述开口盛土筒用于储存注水土体试样,每一所述测压管的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穿过所述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插入所述开口盛土筒内的注水土体试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盛土筒、至少一个可旋式转板和至少一个测压管,所述开口盛土筒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竖长通口,所述可旋式转板为空心圆环片,其侧方设有轴向延伸的转板开口,所述测压管为L型圆管,所述测压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测压管连接部分和测压管测量部分,所有所述可旋式转板依次紧密套设在所述开口盛土筒外壁上,且每一所述可旋式转板可转动,使所述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可对齐,所述开口盛土筒用于储存注水土体试样,每一所述测压管的所述测压管连接部分穿过所述转板开口和竖长通口插入所述开口盛土筒内的注水土体试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可自由移动测压管组合渗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盛土筒为空心圆柱体,其顶面为敞口。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