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节能、环保的零排放节能气化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小型锅炉结构为设有炉体及炉胆,两者之间构成水套,水套接热水出口和冷水回口,炉胆内为炉膛,炉膛底部设有挡灰板,挡灰板下方为落灰口,炉胆在挡灰板的附近接进风装置。使用时,位于挡灰板上的燃料燃烧后产生热量对水套内的水加热,热水经管道送入用热装置,散热后冷水再回流至水套内被加热,反复循环。这种结构的锅炉耗能大,燃料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产生的煤气及大量可燃粉尘自排烟管排出炉外,不但浪费能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使排放的烟气得到充分燃烧的零排放节能气化锅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零排放节能气化锅炉,设有炉体1及炉胆2,两者之间构成水套20,其特征在于炉体1为卧式,炉体1的顶部设有与炉膛18相通的回烟管8,在回烟管8的上方罩有送烟管道6,炉体的后部设有与炉膛18相通的排烟管道7,送烟管道6与排烟管道7间通过风机11连接;炉胆2底部呈锥体形,在上述锥体的外侧水套20内分别设有底部通风管3,底部通风管3通过管4连接,在底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排放节能气化锅炉,设有炉体(1)及炉胆(2),两者之间构成水套(20),其特征在于:炉体(1)为卧式,炉体(1)的顶部设有与炉膛(18)相通的回烟管(8),在回烟管(8)的上方罩有送烟管道(6),炉体的后部设有与炉膛(18)相通的排烟管道(7),送烟管道(6)与排烟管道(7)间通过风机(11)连接;炉胆(2)底部呈锥体形,在上述锥体的外侧水套(20)内分别设有底部通风管(3),底部通风管(3)通过管(4)连接,在底部通风管(3)上设有通入炉膛(18)内的风嘴(5);在水套(20)内还设有中部通风管(17),与中部通风管(17)相接有通入炉膛(18)内的风嘴(21)。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