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88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立杆、第一转轴、连接杆、第二转轴和指针,其中,所述立杆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立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指针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车轮贴地性测量试验中定位车轮轮心在斜坡上的纵向位置的准确性。

A pos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测试车轮贴地性能的试验方法是:车轮单轮延20°斜坡上行,至有轮胎离地为止,此时测量车轮在斜坡上的行程,即车轮轮心至斜坡下边缘的沿斜坡表面纵向的距离。目前是靠目视估算车轮轮心在斜坡表面的纵向位置,数据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以解决车轮贴地性测量试验中估算车轮轮心在斜坡表面的纵向位置的数据准确性较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底座、立杆、第一转轴、连接杆、第二转轴和指针,其中,所述立杆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立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指针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三转轴,其中,所述立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指针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立杆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所述立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立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缝隙,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缝隙内,且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立杆的第二端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的一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的一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的一面与所述指针的第一端的一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指针的第一端,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指针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底座包含磁铁。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底座、立杆、第一转轴、连接杆、第二转轴和指针,其中,所述立杆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立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指针活动连接。这样,由于在车轮贴地性测量试验中,现有技术是通过目视来估算车轮轮心在斜坡表面的纵向位置,本技术实施例,利用所述定位装置定位车轮轮心在斜坡上的纵向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目视估算的主观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定位装置使用场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立杆2、第一转轴3、连接杆4、第二转轴5和指针6,其中,所述立杆2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一面,所述立杆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与所述连接杆4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指针6活动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1、立杆2、第一转轴3、连接杆4、第二转轴5和指针6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者塑料材料等,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对立杆2和底座1的相位位置关系不作限定,例如,立杆2可以垂直于底座1的一面,立杆2也可以与底座1的一面形成60度角度。所述立杆2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一面可以理解为,立杆2的第一端与底座1的一面连接。所述立杆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与所述连接杆4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可以理解为,立杆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转轴3与连接杆4的第一端连接,且立杆2与连接杆4的相对位置可供调节。同理,所述连接杆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指针6活动连接可以理解为,连接杆4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5与指针6连接,且连接杆4与指针6的相对位置可供调节。通过调节连接杆5和指针6的位置,可以调节指针与车轮轮心的相对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定位装置定位车轮贴地性测量试验中车轮轮心在斜坡上的纵向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目视估算的主观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三转轴7,其中,所述立杆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7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指针6活动连接。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增加连接杆4的数量,可以实现增大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范围。另外,还可以通过不同长度的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即改变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的长度,来调节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范围,例如,增长第一连接杆41或第二连接杆42的长度,可以使得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高度的上限变高。另外,该实施方式中,对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的连接杆4的数量不作限定,即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任意多个连接杆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立杆2垂直于所述底座1所在的平面,所述立杆2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该实施方式中,对上述固定连接是否具有可拆性不作限定,上述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式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式连接。另外,该实施方式中,对上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立杆2和底座1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立杆2和底座1可以通过钉子钉在一起实现固定连接,立杆2和底座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立杆2的第二端设置有缝隙,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缝隙内,且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与所述立杆2的第二端活动连接。该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杆41与立杆2连接,且第一连接杆41可在垂直于第一转轴3的平面内转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第二端的一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第一端的一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三转轴7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第一端,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该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杆41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且第二连接杆42可在垂直于第三转轴7的平面内转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第二端的一面与所述指针6的第一端的一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二转轴5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第二端和所述指针6的第一端,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第二端与所述指针6的第一端活动连接。该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第二连接杆42与指针6连接,且指针6可在垂直于第二转轴5的平面内转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1中的所述底座1包含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杆、第一转轴、连接杆、第二转轴和指针,其中,所述立杆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立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指针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杆、第一转轴、连接杆、第二转轴和指针,其中,所述立杆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面,所述立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指针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三转轴,其中,所述立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指针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所述立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