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森专利>正文

一种正压通风型煤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68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正压通风型煤锅炉,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团块状型煤为燃料,锅炉的烟风系统中只装设送风机的热水采暖锅炉。由水夹套,扩大空间侧对承集箱和对流管束,二三回程对流管束,热水集箱,侧对承上、下集箱和连通管等,分别连接连通构成辐射对流受热面和自然循环水路,分别切筑烟墙构成二三回程烟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大容积水夹套炉膛和扩大空间,以及低阻力烟道,既保证了正压通风的可靠性,又保证了烟尘的低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正压通风,不仅利于提高燃烧强度充分燃烧,大大降低电耗,而且消除了目前原煤锅炉或型煤锅炉普通存在的空气量系数过大,排烟损失过大的弊端,大大提高了锅炉的综合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团块状型煤为燃料,锅炉的烟风系统中只装设送风机的热水采暖锅炉。
技术介绍
国家在大气污染法中明确规定“应当采取措施推广低污染燃烧技术,逐步限制原煤燃烧,积极发展工业型煤”。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团块状工业型煤大多用于冶金,造气或化肥生产,并不适于锅炉燃烧。目前北方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冬季采暖使用的原煤散烧的锅炉,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迫使一些环保部门不得不将原煤散烧的锅炉强行改造成型煤锅炉,近两年无论从改造的团块状型煤锅炉还是新上的该锅炉,均是传统的锅炉结构和平衡通风方式。虽然在锅炉的烟尘排放上取得了好的效果,显示出了型煤所具有的优越特性,但是在热效率上,却是低于或接近原煤散烧的效果,在节能降耗上可以说是失去了型煤所具有的优越特性。从团块状型煤锅炉的测试结果显示,锅炉的空气过量系数偏大,大量的热量被冷空气吸收后排入大气所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克服目前团块状型煤锅炉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同时显著的型煤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平衡通风型煤锅炉的空气过量系数偏大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式便是正压通风,不仅能有效地消除锅炉漏风,减少排烟损失,而且还能提高燃烧强度,充分燃烧。根据型煤其密度比原煤散烧小、通风均匀阻力小的特点,结合本人多年的实际设计运行经验,认为在等于或小于20吨以下的层然热水锅炉,完全可以打破常规实现理想的正压通风。根据正压通风的炉墙和烟道的严密性要求较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正适应这一特点,炉膛水夹套首先保证了高温区的永远密封不需维修,二、三回程烟道由对流管束外壁构筑耐火材料,不仅工艺技术上完全可以保证,而且有对流管束的冷却对炉墙起着保护作用,况且处于低温区,显然是稳定可靠的。本专利技术的炉膛烟窗出口后的扩大空间,不仅利于高温烟气的辐射对流传热,而且极利于烟尘的扩容减速重力沉降,极利于降低锅炉的烟风阻力,对锅炉本体除尘和正压通风起着重要作用。本专利技术与本人已公开过的锅炉相比,无论从工艺结构上,还是从烟气走向上和水路走向上都有了大的改变。工艺结构上,彻底根除了因局部过热而水套拉裂的缺陷,烟气走向的变化,一方面显著改善了换热效果,另一方面显著均衡了烟气流速,对于降低烟风阻力提高换热效果更加显著;水路走向的变化,对于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炉膛温度强化燃烧更加显著。本专利技术非常便于设计烟气的合理流速,既可实现微正压下运行,也可实现微负压下运行,当然也就保证了正压通风方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团块状型煤用于冶金造气或化肥生产的经验,它比燃用原煤可减少烟尘排放量的50%,节煤15~27%。加入固硫剂,则固硫率可达40~60%。显然团块状型煤在工业锅炉上的成功应用,它的节能环保效益显著是不可置疑的。型煤比原煤散烧大大减少了漏煤浪费,大大改善了通风和均匀充分燃烧效果,此两项可提高热效率3%左右,正压通风消除了锅炉漏冷风,仅降低的排烟损失一项就可提高热效率10%以上,不用引风机省电一项又可节能5%左右,这样综合能效提高15%以上是完全可能的。如果采用低硫煤加固硫剂,不用引风机和脱硫除尘器,烟尘排放低于国家二类地区环保标准是完全有保证的,这样一方面实现了综合能耗的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实现了综合能效的大大提高。国家发改委在节能中长期规划中,把燃煤锅炉列入重点上程之首位,要求“十一五”期间把燃煤锅炉效率提高五个百分点的指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将远远超过这一指标。据工业锅炉杂志2005年第一期报道,从锅炉总台数上讲,<2t/h的锅炉仍占35%左右,2-10t/h的锅炉占60%左右。从用煤情况看,10t/h以下的锅炉用煤量约占工业锅炉用煤总量的50%。本专利技术在10吨甚至到20吨工业锅炉的成功应用,显然在整个工业锅炉行业,对我国建设资源节能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将作出积极贡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在图中1是炉底座,2是煤斗,3是进煤口,4是夹套前外封,5是夹套内封,6是前拱,7是三回程烟气进口,8是连通管,9是压力表管座,10是热水集箱,11是夹套外壁,12是夹套内壁,13是后拱,14是加药口,15是连通管,16是水封管,17是后上横集箱,18是连通管,19是排烟口,20是温度计管固,21是出水管,22是夹套后外封,23是夹套后内封,24是炉膛烟窗,25是后墙管,26是后墙,27是扩大空间对流管束,28是后下横集箱,29是烟箱后壁,30是烟箱底,31是连通管,32是扩大空间侧对承集箱,33是燃尽煤排出口,34是进水管,35是二回程烟道,36是二回程对流管束,37是侧对承上集箱,38是烟墙,39是烟墙,40是二回程烟道,41是二回程对流管束,42是侧对承下集箱,43是烟箱侧壁,44是烟箱顶壁,45是扩大空间,46是水夹套,47是连通管,48是连通管,49是烟箱,50是炉膛,51是连通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一种正压通风型煤锅炉,包括水夹套45,热水集箱10,扩大空间侧对承集箱32,扩大空间对流管束27,后上、下横集箱17、28,二回程对流管束36,侧对承上、下集箱34、42,三回程对流管束41,烟箱49等,进水管34在侧对面承上集箱37的上部纵向中心离后端段距离安装,出水管21在热水集箱10的后端中心安装。扩大空间对承集箱32的一端与夹套后外封22的下部两侧角安装,扩大空间对流管束27的上、下两内侧分别与热水集箱10和扩大空间侧对集箱32的两外侧径向连接。连通管18其上端与热水集箱10连接,其下端与后上横集箱17连接,连通管31其上端与后下横集箱28连接,其下端与扩大空间侧对承集箱32连接。连通管8、15其下端分别离夹套外壁11两端一段距离在上部纵向中心连接,其上端分别垂直与热水集箱10连接。连通管41其外侧下端离侧对承上集箱37前端一段距离在上部纵向中心连接,其内侧端分别离热水集箱10前端一段距离在两侧纵向中心连接;连通管48下端离侧对承下集箱42前端一段距离在上部纵向中心连接,其上内削端离夹套前外封4一段距离与夹套外壁11连接,二回程对流管束36其上内侧分别与热水集箱10两外侧中心径向连接,共下端与夹套外壁两侧纵问排列径向连接。三回程对硫管束41其上端与侧对承上集箱37半径下部径向连接,其下端与侧对承下集箱42半径上部径向连接。炉膛烟窗24穿过夹套后内封23和夹套后外封24靠上部中心连接。夹套内、外壁12、11两端分别与夹套前内、外封5、4和天套后内、外封23、22连接。排烟口19下端四边分别与二回程对流管束36顶壁紧固密封。烟箱顶壁44、烟箱底30和侧壁43的前、后端分别与二回程对流管束顶部后下横集箱28,三回程对流管束41外侧和烟箱后壁29四边端紧固密封。进煤口3分别离夹套前外、内封4、5的两侧和下端一段距离连接。燃尽煤排出口33分别离夹套后内、外封22、22的两侧和下端一段距离连接。压力表管座9,加药口14,水封管16,温度计管固20分别依次排列在热水集箱顶部纵向中心连接。烟墙38在二、三回程对流管束36、41的外内侧中间切筑。烟墙39在三回程对流管束41的外侧切筑。其锅炉水路,进水从进水管34进入,通过侧对承上集箱37,依次通过三回程对流管束41下降、上升,向前行,分别通过连通管48、47进入夹套46和热水集箱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压通风型煤锅炉,包括水夹套(46),热水集箱(10),扩大空间对承集箱(32),扩大空间对流管束(27),后、上、下横集箱(17、28),二回程对流管束(36)、侧对承上、下集箱(37、42),三回程对流管束(41),烟箱(44)等,其特征是,二回程对流管束(36)其上部内侧端与热水集箱(10)两侧中心径向连接,其下端与夹套外壁(11)纵向均布径向连接,三回程对流管束(41)其上、下端分别与侧对承上、下集箱(37、42)连接,后墙管(25)上、下端分别与后上、下横集箱(17、18)连接,扩大空间管束(27)其上、下端分别与热水集箱(10)和扩大空间侧对承集箱(32)连接,连通管(8、48、31、47、18)分别与热水箱(10)、水夹套(46),侧对承上下横集箱(37、42),后上、下横集箱(17、28)连通构成自然循环水路,分别在二、三回程对流管束(46、41)外侧构筑烟墙(26、38)构成锅炉二、三回程烟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王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