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敬平专利>正文

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39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涉及节能电加热技术,它针对现有电热管式加热方式热损大,耗能多的弊病,公开一种包括外壳、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外壳内沿横向逐依套设中隔套管、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与外壳夹持在上电极座、上固配件和下电极座、下固配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热能利用率高、热容小、消耗功率小、体积小、速热、节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对流体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特别是可对水、油、化工液 体或空气在流动中进行快速加热的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对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广泛采用电热管作为发热元件,由其组成 的供热装置存在着漏电隐患、易结垢、局部热速较快影响电元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其不足,8620666号专利公开了包含有控制电路、流体控制器、导水管、 加热体组成的电热水器,加热体是在耐热绝缘管外表面上绕上导体作引出电极, 再涂上电热膜液风千后成电热膜,再加上绝缘保护层,水从耐热绝缘管低端进 高端出,此管多支组合使用;还有CN1802043A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水电隔离的液 体加热元件,该元件它包括至少一个渗镀有半导体电热膜层与带有引出电极的 电热管基体组成,其中电热管基体与半导体电热膜层的外表面配置有反射体, 外壳外表面有绝缘层,此单元加热元件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在前解决方 案其传热由加热体、管壁、水而走完传热过程,热效率低,在同等条件下其热 过程速度慢,能耗大,尤其热容大造成功率大不能满足速热节能的要求,仍不 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热容小、消耗功 率小、体积小、速热、节能、安全、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有外壳、、流体入口和 流体出口,外壳内沿横向逐依套设中隔套管、外环外传热管、外环外绝缘层、外环型电发热件、外环内绝缘层、外环内传热管、内环外传热管、内环外绝缘 层、内环型电发热件、内环内绝缘层、内环内传热管、其中外环外传热管、外 环外绝缘层、外环型电发热件、外环内绝缘层和外环内传热管组为外环型发热 管,内环外传热管、内环外绝缘层、内环型电发热件、内环内绝缘层和内环内 传热管组为空心发热管,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与外壳夹持在上电极座、 上固配件和下电极座、下固配件之间,中隔套管上部设有上返流孔,上电极座 设有集流孔和上引出电极插孔,下电极座设有下返流孔和下引出电极插孔,外 壳与中隔套管之空间用作流体流入通道,中隔套管与外环外传热管之空间用作流体返流通道,外环内传热管与内环外传热管之空间用作流体加热升温通道, 流体经内环内传热管内的空心通道,工作时依次经流体入口流入通道,中隔套 管上部设有的上返流孔,流体返流通道进入下返流孔,经加热升温通道,通过 集流孔经空心发热管内腔从流体出口完成一次加热流入流出过程,此过程是外 环型发热件和内环型电发热件将电能对管道流体进行迂回多道次埋入式的加热 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热能利用率高、热容小、消耗功率小、体积小、速 热、节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断面结构示意图中l上固配件,2上电极座,3外壳,4中隔套管,5上返流孔,6外环外传热 管,7外环外绝缘层,8外环型电发热件,9外环内绝缘层,IO外环内传热管, ll下电极座,12下返流孔,13流体入口, 14下固配件,15流体出口, 16下引出电极插孔,17内环内传热管,18内环型内绝缘层,19内环型电发热件,20 内环外绝缘层,21内环外传热管,22集流孔,23上引出电极插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该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包含设有 一个外壳3、流体入口 13和流体出口 15,外壳3内沿横向逐依套设中隔套管4、 外环外传热管6、外环外绝缘层7、外环型电发热件8、外环内绝缘层9、外环 内传热管10、内环外传热管21、内环外绝缘层20、内环型电发热件19、内环 内绝缘层18、内环内传热管17、其中外环外传热管6、外环外绝缘层7、外环 型电发热件8、外环内绝缘层9和外环内传热管10组为外环型发热管,内环外 传热管21、内环外绝缘层20、内环型电发热件19、内环内绝缘层18和内环内 传热管17组为空心发热管,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与外壳3夹持在上电极 座2、上固配件l和下电极座ll、下固配件14之间,中隔套管4上部设有上返 流孔5,上电极座2设有集流孔22和上引出电极插孔23,下电极座ll设有下 返流孔12和下引出电极插孔16,外壳3与中隔套管4之空间用作流体流入通道, 中隔套管4与外环外传热管6之空间用作流体返流通道,外环内传热管10与内 环外传热管21之空间用作流体加热升温通道,流体经内环内传热管17内的空 心通道,工作时依次经流体入口 13流入通道,中隔套管4上部设有的上返流孔 5,流体返流通道进入下返流孔12,经加热升温通道,通过集流孔22经空心发 热管内腔从流体出口 15完成一次加热流入流出过程,此过程是外环型电发热件 8和内环型电发热件19将电能对管道流体进行迂回多道次埋入式的加热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包括有外壳、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外环型发热管由外环外传热管、外环外绝缘层、外环型电发热件、外环内绝缘层和外环内传热管组成,空心发热管由内环外传热管、内环外绝缘层、内环型电发热件、内环内绝缘层和内环内传热管组成,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与外壳夹持在上电极座、上固配件和下电极座、下固配件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 环型电发热件和内环型电发热件是电热丝绕制件或以碳为主要原料的电离子 发热层其中之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 环型电发热件和内环型电发热件,^制作中采用一层或多层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 隔套管上部设有上返流孔。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 电极座设有集流孔。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 电极座设有下返流孔。全文摘要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涉及节能电加热技术,它针对现有电热管式加热方式热损大,耗能多的弊病,公开一种包括外壳、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外壳内沿横向逐依套设中隔套管、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与外壳夹持在上电极座、上固配件和下电极座、下固配件之间。本专利技术具有热能利用率高、热容小、消耗功率小、体积小、速热、节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24H1/10GK101178249SQ20061013422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敬平 申请人:张敬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速热式流体加热器,包括有外壳、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外环型发热管由外环外传热管、外环外绝缘层、外环型电发热件、外环内绝缘层和外环内传热管组成,空心发热管由内环外传热管、内环外绝缘层、内环型电发热件、内环内绝缘层和内环内传热管组成,外环型发热管和空心发热管与外壳夹持在上电极座、上固配件和下电极座、下固配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敬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