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87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驾驶室举升及回落系统用的动力装置,公开了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其包括壳体(1)和油箱(5),壳体(1)内设有换向腔(10),壳体(1)上安装有进油管(11),换向腔(10)内设有换向阀芯(2),还包括电磁线圈(3),换向腔(10)内还连通有第一出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换向阀芯(2)通过移动控制进油管(11)和第一出油口(12)或进油管(11)和第二出油口(13)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且方便扩展自动化控制操作;同时壳体、换向机构、电动泵高度集成,便于整车的安装与布局及适合增加外部防护,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Integrated electric control reversing oi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
本技术涉及汽车驾驶室举升及回落系统用的动力装置,尤其涉及了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
技术介绍
油泵是一种既轻便又紧凑的泵,有直列式、分配式和单体式三大类。油泵要有动力源才能运转,它下部的凸轮轴是由发动机曲轴齿轮带动的。油泵提出了一种具有一个由含铝材料制成的外壳的油泵和设置在该外壳中的可运动的模制件,其中,该可运动的模制件至少部分地由一种可烧结的、至少包含一种奥氏体的铁基合金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由一种可烧结材料制成的该模制件具有一个至少为该外壳的热膨胀系数60%的热膨胀系数。目前国内外商用车所用的驾驶室举升液压油泵,均采用手动操作换向,在实际操作翻转驾驶室时,需要手动切换操作手柄杆,控制驾驶举升或下降,基于该限制,驾驶室举升油泵必须安装在车体外部,且位置适合人工观察和操作。既限制了车身布局,也不利于油泵加装外部防护,同时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不利于扩展自动化控制;且易发生锈蚀、碰撞产生各种质量隐患。因此我们考虑开发一款具有电控操作换向功能的举升油泵,可以方便车身布局,适合加装外部防护,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且方便扩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1)连接的油箱(5),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换向腔(10),壳体(1)上安装有进油管(11),进油管(11)的一端与油箱(5)连通,进油管(11)的另一端与换向腔(10)的中部连通,换向腔(10)内设有换向阀芯(2),还包括电磁线圈(3),电磁线圈(3)安装在壳体(1)中并在通电情况下产生的磁性控制换向阀芯(2)的移动,换向腔(10)内还连通有第一出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第一出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分别位于换向腔(10)的左右两侧,换向阀芯(2)通过移动控制进油管(11)和第一出油口(12)或进油管(11)和第二出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1)连接的油箱(5),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换向腔(10),壳体(1)上安装有进油管(11),进油管(11)的一端与油箱(5)连通,进油管(11)的另一端与换向腔(10)的中部连通,换向腔(10)内设有换向阀芯(2),还包括电磁线圈(3),电磁线圈(3)安装在壳体(1)中并在通电情况下产生的磁性控制换向阀芯(2)的移动,换向腔(10)内还连通有第一出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第一出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分别位于换向腔(10)的左右两侧,换向阀芯(2)通过移动控制进油管(11)和第一出油口(12)或进油管(11)和第二出油口(13)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4),弹簧(4)的一端固安装在换向腔(10)的左侧,弹簧(4)的另一端与换向阀芯(2)连接并推动换向阀芯(2)向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电控换向油泵,其特征在于:电磁线圈(3)靠近换向腔(10)的右侧安装,通电状态下的电磁线圈(3)推动换向阀芯(2)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中邵金龙刘先镇吴卓泉陈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