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包括横杆;背板架,所述背板架的左侧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所述背板架的左侧铰接有背板连杆;头板架,所述头板架位于背板架的右方,所述头板架与所述背板架铰接;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锁定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锁定片固接在所述背板架上,所述锁定片上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左侧与所述背板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右侧与所述头板架铰接;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头板架相对于背板架向下转动,让出一个枕头的放置空间,病人斜靠状态时头部背靠头枕的姿态较为舒适。
A structure of self extension decompression anti clamping be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床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改进床架结构的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床头可自动升降的床,但其使用时一方面其背板升起会挤压腰腹部的空间,对人体造成不适;另一方面,背板落下时,假使人手被持续地夹在背板与床架之间,将会对人手造成严重伤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背板升起时不会挤压腰腹部空间,并且降下时能够人手拉起背板避免持续夹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包括横杆;背板架,所述背板架的左侧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所述背板架的左侧铰接有背板连杆;头板架,所述头板架位于背板架的右方,所述头板架与所述背板架连接,所述头板架的下侧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杆;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缸体和和沿缸体滑动的活动杆,所述缸体铰接在所述床架上,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床架铰接,所述驱动轴上固接有均向左下方伸出的输入连杆和联动连杆,所述输入连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所述联动连杆与所述背板连杆铰接,所述驱动轴上还固接有向右伸出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第一连杆的底面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向上转动时,驱动杆抵着第一连杆向上转动背板架带动头板架同时向上转动,同时背板架向右滑动,转起时不会对腰部过度挤压,减轻病人压力;由于驱动杆与第一连杆抵接,当驱动杆向下转动,背板架向下转动时,背板架和头板架处出现夹手的情况时,人手能够拉起头板架,避免持续夹手造成严重伤害。背板架上放置有外设的背板,同时驱动机构通常地使用电动推杆,现有技术中,电动推杆动作时与床板架或头板架保持铰接,由此,床板架下降,夹到手时会保持夹手的状态,人手不能拉起头板架或背板架避免进一步夹伤。本技术的结构,背板架和头板架处出现夹手的情况时,人手能够拉起头板架,避免持续夹手造成严重伤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架的右侧与所述头板架铰接,所述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还包括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锁定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锁定片固接在所述背板架上,所述锁定片上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左侧与所述背板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右侧与所述头板架铰接。由于背板升起后头部靠,人体重力对背板的造成压力减少,头枕的压缩量较小,头枕相对平躺状态凸出的高度较高,造成颈椎前屈,长时间保持颈椎前屈对人体身体不利。第一孔和第二孔用外设的销轴连接时,离合组件处于联接状态时,背板架和头板架是保持固定的,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向上转动时,背板架带动头板架同时向上转动,背板架和头板架此时是处于共面的状态,病人无枕头的状态下背靠舒适;第一孔和第二孔互相独立,离合组件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连杆向上转动时,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头板架相对于背板架向下转动,让出一个枕头的放置空间,病人斜靠状态时头部背靠头枕的姿态较为舒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杆上固接有槽框,所述槽框位于所述床架的内侧,所述槽框内设有滑槽,所述槽框的侧壁上设有向所述床架内侧开出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滑槽,所述背板架的左侧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提供一种简易地实现滑动连接的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架的左侧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滑槽内滚动。滑轮的设置使得背板架的滑动阻力更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的高度小于所述槽框的高度。从而滑轮滑动时所产生的噪声能被槽框的侧板阻挡,降低噪声的音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孔为腰形孔。第二孔设置为腰形孔,第一孔内穿入销轴时能够更易穿入第二孔,第二孔与第一孔的制造精度要求更低,加工更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10-横杆;120-槽框;121-滑槽;200-背板架;210-背板连杆;220-背板型材;310-锁定片;311-第一孔;320-第一连杆;321-第二孔;330-第二连杆;410-缸体;420-活动杆;430-驱动轴;431-输入连杆;432-联动连杆;440-驱动杆;441-滚轮;442-第二转轴;500-头板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或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下面结合图1-图2,对实施例作出详述。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包括一对横杆110;背板架200,所述背板架200的左侧与所述横杆110滑动连接,所述背板架200的左侧铰接有背板连杆210;头板架500,所述头板架500位于背板架200的右方,所述头板架500与所述背板架200连接,所述头板架500的下侧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杆320;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驱动轴430,驱动装置具体为电动推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缸体410和和沿缸体410滑动的活动杆420,所述缸体410铰接在所述床架上,所述驱动轴430与所述床架铰接,所述驱动轴430上固接有均向左下方伸出的输入连杆431和联动连杆432,所述输入连杆431与所述活动杆420铰接,所述联动连杆432与所述背板连杆210铰接,所述驱动轴430上还固接有向右伸出的驱动杆440,所述驱动杆440与第一连杆320的底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440的右端还设有第二转轴442和滚轮441,第二转轴442固接在驱动杆440上,滚轮441与所述第二转轴442转动连接,使得驱动杆440与第一连杆320之间的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摩擦阻力较小。在图1中,为了便于显示内部结构,位于图中靠下位置的第一连杆320的上方隐藏了背板型材220,在具体实施该结构时,位于图1中靠下位置的第一连杆320的结构与位于图1中靠上位置的第一连杆320的结构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架,所述床架包括横杆;/n背板架,所述背板架的左侧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所述背板架的左侧铰接有背板连杆;/n头板架,所述头板架位于背板架的右方,所述头板架与所述背板架连接,所述头板架的下侧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杆;/n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缸体和和沿缸体滑动的活动杆,所述缸体铰接在所述床架上,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床架铰接,所述驱动轴上固接有均向左下方伸出的输入连杆和联动连杆,所述输入连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所述联动连杆与所述背板连杆铰接,所述驱动轴上还固接有向右伸出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第一连杆的底面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架,所述床架包括横杆;
背板架,所述背板架的左侧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所述背板架的左侧铰接有背板连杆;
头板架,所述头板架位于背板架的右方,所述头板架与所述背板架连接,所述头板架的下侧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杆;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缸体和和沿缸体滑动的活动杆,所述缸体铰接在所述床架上,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床架铰接,所述驱动轴上固接有均向左下方伸出的输入连杆和联动连杆,所述输入连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所述联动连杆与所述背板连杆铰接,所述驱动轴上还固接有向右伸出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第一连杆的底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架的右侧与所述头板架铰接,所述自延位减压防夹床板结构还包括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锁定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锁定片固接在所述背板架上,所述锁定片上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才,梁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