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785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包括定子硅钢片以及转子硅钢片,所述转子硅钢片轴心处插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磁筒、转子硅钢片以及转轴在包塑成型加工后得以有效的降低零部件的组装工艺成本,极大的提高了转轴在实施转动时的转动同轴度,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在实施转动时的转动效率,随后通过将组合后的转子通过轴承与前轴承安插至定子结构内即可构成本无刷燃油泵芯结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传统量产方式上因零部件过多而导致成本投入过高的情况,且通过将定子硅钢片以分体式结构实施制作能够极大的降低定子绕线时的量产难度,同时通过在端盖组件上设有的限位柱能够有效的对转子与定子之间实施转动时进行有效的同轴定位。

Core structure of a brush free fue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泵芯结构
,具体为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
技术介绍
燃油泵是汽车配件行业的专业术语,是电喷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位于车辆油箱内部,燃油泵在启动和发动机运转时工作,如果发动机停止而点火开关仍处于ON时,HFM-SFI控制模块关闭燃油泵的电源,以避免意外点火,燃油泵向分油管输送高压燃油,保证向喷油嘴供应持续的燃油,泵芯是油泵的心脏,可以说油泵性能的高低,寿命的长短决定泵芯设计,制造水平的高底和优劣,泵芯主要由定子,转子,叶片,压力侧板,侧板以及密封件等组成,但现有技术中的针对无刷燃油泵用的泵芯结构在实际应用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技术中的无刷燃油泵芯结构需要更多零部件,在制作时模具需求较多,导致成本高,管理费用增加,且在实际量产时不能很好解决复杂的装配工艺,导致制造或装配过程不良率很高,同时传动结构转子同轴度保证难度大,可变因素多,一致性较差故而难以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子硅钢片;/n转子硅钢片(7);/n其中,所述转子硅钢片(7)轴心处插接有转轴(8),所述转子硅钢片(7)外围套接有磁筒(6),且磁筒(6)、转子硅钢片(7)以及转轴(8)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n其中,定子硅钢片还包括:/n极靴(1);/n极腭(2);/n包塑体(3);/n其中,所述极靴(1)与所述包塑体(3)通过塑料包塑固定连接,所述包塑体(3)外围缠绕有漆包线(4),所述包塑体(3)与所述极腭(2)插接,且极靴(1)、极腭(2)和包塑体(3)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n其中,所述包塑体(3)还包括:/n压装位(11);/n前泵盖(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硅钢片;
转子硅钢片(7);
其中,所述转子硅钢片(7)轴心处插接有转轴(8),所述转子硅钢片(7)外围套接有磁筒(6),且磁筒(6)、转子硅钢片(7)以及转轴(8)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
其中,定子硅钢片还包括:
极靴(1);
极腭(2);
包塑体(3);
其中,所述极靴(1)与所述包塑体(3)通过塑料包塑固定连接,所述包塑体(3)外围缠绕有漆包线(4),所述包塑体(3)与所述极腭(2)插接,且极靴(1)、极腭(2)和包塑体(3)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
其中,所述包塑体(3)还包括:
压装位(11);
前泵盖(9);
定位孔(12);
其中,所述压装位(11)内壁包塑有轴承(5),所述前泵盖(9)轴心处包塑有前轴承(10);
其中,所述转子硅钢片(7)与定子硅钢片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硅钢片还包括:
机壳(14);
其中,所述定子硅钢片外围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机壳(14);
其中,所述机壳(14)用于作为定子硅钢片和转子硅钢片(7)的防护装置,且机壳(14)用于作为定子硅钢片的安装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4)还包括:
端盖组件(13);
其中,所述机壳(14)一端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端盖组件(13),所述端盖组件(13)用于作为机壳(14)的防护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4)还包括:
进油盖(19);
其中,所述机壳(14)另一端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进油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张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