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785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包括定子硅钢片以及转子硅钢片,所述转子硅钢片轴心处插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磁筒、转子硅钢片以及转轴在包塑成型加工后得以有效的降低零部件的组装工艺成本,极大的提高了转轴在实施转动时的转动同轴度,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在实施转动时的转动效率,随后通过将组合后的转子通过轴承与前轴承安插至定子结构内即可构成本无刷燃油泵芯结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传统量产方式上因零部件过多而导致成本投入过高的情况,且通过将定子硅钢片以分体式结构实施制作能够极大的降低定子绕线时的量产难度,同时通过在端盖组件上设有的限位柱能够有效的对转子与定子之间实施转动时进行有效的同轴定位。

Core structure of a brush free fue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泵芯结构
,具体为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
技术介绍
燃油泵是汽车配件行业的专业术语,是电喷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位于车辆油箱内部,燃油泵在启动和发动机运转时工作,如果发动机停止而点火开关仍处于ON时,HFM-SFI控制模块关闭燃油泵的电源,以避免意外点火,燃油泵向分油管输送高压燃油,保证向喷油嘴供应持续的燃油,泵芯是油泵的心脏,可以说油泵性能的高低,寿命的长短决定泵芯设计,制造水平的高底和优劣,泵芯主要由定子,转子,叶片,压力侧板,侧板以及密封件等组成,但现有技术中的针对无刷燃油泵用的泵芯结构在实际应用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技术中的无刷燃油泵芯结构需要更多零部件,在制作时模具需求较多,导致成本高,管理费用增加,且在实际量产时不能很好解决复杂的装配工艺,导致制造或装配过程不良率很高,同时传动结构转子同轴度保证难度大,可变因素多,一致性较差故而难以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包括定子硅钢片以及转子硅钢片,所述转子硅钢片轴心处插接有转轴,所述转子硅钢片外围套接有磁筒,且磁筒、转子硅钢片以及转轴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定子硅钢片还包括极靴、极腭和包塑体,所述极靴与所述包塑体通过塑料包塑固定连接,所述包塑体外围缠绕有漆包线,所述包塑体与所述极腭插接,且极靴、极腭和包塑体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所述包塑体还包括压装位、前泵盖以及定位孔,所述压装位内壁包塑有轴承,所述前泵盖轴心处包塑有前轴承,所述转子硅钢片与所述定子硅钢片插接。优选的,所述定子硅钢片还包括机壳,所述定子硅钢片外围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用于作为定子硅钢片和转子硅钢片的防护装置,且机壳用于作为定子硅钢片的安装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机壳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机壳一端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用于作为机壳的防护装置。优选的,所述机壳还包括进油盖,所述机壳另一端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进油盖,所述进油盖用于作为转子硅钢片和定子硅钢片的油料输送装置,且用于作为机壳的防护装置,所述机壳用于作为端盖组件、进油盖以及出油盖通过铆接为一体的连接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机壳还包括出油盖,进油盖一侧的所述机壳内壁四周靠近一端处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出油盖,所述出油盖用于作为转子硅钢片以及定子硅钢片的油料输出装置。优选的,所述机壳还包括叶轮,所述出油盖和进油盖之间的所述机壳内摆放有叶轮,且叶轮中部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叶轮用于作为油料吸附的负压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限位柱,所述端盖组件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轴心线与所述转轴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限位柱与所述转轴相邻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限位柱用于作为转轴的定位装置,所述限位柱一端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压铸有石墨泵钉,且石墨泵钉与定位孔为过盈配合,所述石墨泵钉用于作为端盖组件的防护装置。优选的,所述包塑体一侧中部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转子硅钢片、转轴以及磁筒通过压铸成型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定子硅钢片通过极靴与极腭实施组合,并将极靴通过塑料包塑后做成包塑体,同时将包塑体外围缠绕漆包线并将包塑体压入至极腭后,在压装位中包塑轴承,且将转子硅钢片内安插转轴并将转轴与转子硅钢片通过塑料包塑的方式与磁筒实施一体成型包塑加工,从而使得磁筒、转子硅钢片以及转轴在包塑成型加工后得以有效的降低零部件的组装工艺成本,极大的提高了转轴在实施转动时的转动同轴度,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在实施转动时的转动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噪音带来的环境污染并提高用户在工作时的环境舒适度,同时通过将组合后的转子通过轴承与前轴承包塑至定子结构内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传统量产方式上因零部件过多而导致成本投入过高的情况,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加工工艺的成本,且通过将定子硅钢片以分体式结构实施制作即通过分体包塑加工能够极大的降低定子绕线时的量产难度,有效的提高了加工量产时的便捷性与灵活性,同时通过在端盖组件上设有的限位柱能够有效的对转子与定子之间实施转动时进行有效的同轴定位,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转子转动时的噪音污染并实现对端盖组件的有效保护,进而极大的延长了端盖组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端盖组件在实施装配时得以更加灵活便利,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方式上定子与转子间同轴度差的情况,同时通过在限位柱一端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压铸有石墨泵钉,使得端盖组件的限位柱一端与转轴实施偏转时得以有效的实现对端盖组件受到冲击时实施防护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进而使得端盖组件在通过限位柱对转轴实施轴向定位时实现更好的实施同轴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转子转动时的运行速率以及结构运行时的稳定系数从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定子硅钢片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装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包塑体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磁筒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极靴;2-极腭;3-包塑体;4-漆包线;5-轴承;6-磁筒;7-转子硅钢片;8-转轴;9-前泵盖;10-前轴承;11-压装位;12-定位孔;13-端盖组件;14-机壳;17-出油盖;18-叶轮;19-进油盖;20-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包括定子硅钢片和转子硅钢片7,所述转子硅钢片7轴心处插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呈圆柱型,通过转轴8能够有效的使得转子硅钢片7通过轴承5在定子硅钢片中实施定位转动,所述转子硅钢片7外围套接有磁筒6,且磁筒6、转子硅钢片7以及转轴8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从而有效的降低工艺成本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动时的同轴度,降低零部件的数量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投产成本,通过在磁筒6内安插转子硅钢片7使得转动硅钢片7在定子硅钢片中转动时得以有效的实现切割磁场的效果,定子硅钢片还包括极靴1、极腭2以及包塑体3,所述极靴1与所述包塑体3通过塑料包塑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极靴1得以有效的与所述包塑体3外围通过塑料实施包塑从而与包塑体3连为一体,从而使得极靴1与包塑体3得以有效的实施同步运转的效果,所述包塑体3外围缠绕有漆包线4,所述包塑体3与所述极腭2插接,且极靴1、极腭2和包塑体3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从而使得定子硅钢片得以实施分体式设计从而达到在定子外围实施绕线时能够更加灵活便捷,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定子绕组在量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子硅钢片;/n转子硅钢片(7);/n其中,所述转子硅钢片(7)轴心处插接有转轴(8),所述转子硅钢片(7)外围套接有磁筒(6),且磁筒(6)、转子硅钢片(7)以及转轴(8)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n其中,定子硅钢片还包括:/n极靴(1);/n极腭(2);/n包塑体(3);/n其中,所述极靴(1)与所述包塑体(3)通过塑料包塑固定连接,所述包塑体(3)外围缠绕有漆包线(4),所述包塑体(3)与所述极腭(2)插接,且极靴(1)、极腭(2)和包塑体(3)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n其中,所述包塑体(3)还包括:/n压装位(11);/n前泵盖(9);/n定位孔(12);/n其中,所述压装位(11)内壁包塑有轴承(5),所述前泵盖(9)轴心处包塑有前轴承(10);/n其中,所述转子硅钢片(7)与定子硅钢片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硅钢片;
转子硅钢片(7);
其中,所述转子硅钢片(7)轴心处插接有转轴(8),所述转子硅钢片(7)外围套接有磁筒(6),且磁筒(6)、转子硅钢片(7)以及转轴(8)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
其中,定子硅钢片还包括:
极靴(1);
极腭(2);
包塑体(3);
其中,所述极靴(1)与所述包塑体(3)通过塑料包塑固定连接,所述包塑体(3)外围缠绕有漆包线(4),所述包塑体(3)与所述极腭(2)插接,且极靴(1)、极腭(2)和包塑体(3)通过包塑成型加工而成;
其中,所述包塑体(3)还包括:
压装位(11);
前泵盖(9);
定位孔(12);
其中,所述压装位(11)内壁包塑有轴承(5),所述前泵盖(9)轴心处包塑有前轴承(10);
其中,所述转子硅钢片(7)与定子硅钢片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硅钢片还包括:
机壳(14);
其中,所述定子硅钢片外围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机壳(14);
其中,所述机壳(14)用于作为定子硅钢片和转子硅钢片(7)的防护装置,且机壳(14)用于作为定子硅钢片的安装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4)还包括:
端盖组件(13);
其中,所述机壳(14)一端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端盖组件(13),所述端盖组件(13)用于作为机壳(14)的防护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刷燃油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4)还包括:
进油盖(19);
其中,所述机壳(14)另一端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有进油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张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