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轮胎以及轮胎用胎圈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一对胎圈部;一对轮胎侧部,其从胎圈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以及胎面部,其从一个轮胎侧部向另一个轮胎侧部延伸。其中,针对充气轮胎的胎圈部而言,从提高固定于轮辋的固定性能的观点出发,采用如下构造:埋设具有胎圈线的胎圈芯,并且在该胎圈芯的周围具备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胎边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轮胎,该轮胎在胎圈芯的外周侧具有:下部胎边芯,其使用硬质的橡胶形成;以及上部胎边芯,其配置于比下部胎边芯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橡胶硬度比下部胎边芯的橡胶硬度低。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胎中,轮胎子午线方向截面中的从胎圈芯的外周面到上部胎边芯的上端为止的胎边芯整体的在轮胎径向上的高度H、从胎圈芯的外周面到下部胎边芯的上端为止的在轮胎径向上的高度h以及上部胎边芯的下端区域与下部胎边芯的上端区域的在轮胎径向上的重叠长度a被调整为特定的范围。另外,作为用于胎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该轮胎用胎圈构件具有:胎圈线;第1胎边芯,其直接接触于所述胎圈线或者隔着其他层接触于所述胎圈线,并且在轮胎径向上至少配置于包含比所述胎圈线靠外侧的位置在内的区域;以及第2胎边芯,其直接接触于所述第1胎边芯或者隔着其他层接触于所述第1胎边芯,并且在轮胎径向上至少配置于包含比所述第1胎边芯靠外侧的位置在内的区域,/n所述第1胎边芯包含树脂A,/n所述第2胎边芯包含树脂B,/n所述树脂A的熔点比所述树脂B的熔点高。/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6 JP 2017-1963621.一种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该轮胎用胎圈构件具有:胎圈线;第1胎边芯,其直接接触于所述胎圈线或者隔着其他层接触于所述胎圈线,并且在轮胎径向上至少配置于包含比所述胎圈线靠外侧的位置在内的区域;以及第2胎边芯,其直接接触于所述第1胎边芯或者隔着其他层接触于所述第1胎边芯,并且在轮胎径向上至少配置于包含比所述第1胎边芯靠外侧的位置在内的区域,
所述第1胎边芯包含树脂A,
所述第2胎边芯包含树脂B,
所述树脂A的熔点比所述树脂B的熔点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的熔点为164℃以上且216℃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第1胎边芯和所述第2胎边芯的却贝冲击强度均为5kJ/m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第1胎边芯的拉伸弹性模量比所述第2胎边芯的拉伸弹性模量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第1胎边芯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60MPa以上且1400MPa以下,
所述第2胎边芯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37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是在构成树脂的主链的构成单元中具有相互通用的骨架的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是热塑性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是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者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所述胎圈线被包含树脂C的包覆树脂层包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用胎圈构件,其中,在所述胎圈线与所述包覆树脂层之间配置有包含树脂D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笔本启之,山田拓海,中北行纪,铃木隆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