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和自动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48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的热可熔合/可熔化的材料幅材边缘侧塑化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和自动焊接机。用于材料幅材的粗糙化装置(7,7')从加热组件上侧(13)和/或加热组件下侧(13')突出,该粗糙化装置(7,7')在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布置在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前方,其中,粗糙化装置(7,7')与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邻接地横向于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多个在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伸展的锐缘构成的凸起的粗糙化元件(9),粗糙化元件(9)优选地在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具有变化的高度。自动焊接机具有如此构成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

Contact welding heating components and automatic we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和自动焊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其用于使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的热可熔合/可熔化的材料幅材边缘侧塑化,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可导入在重叠的下部材料幅材和重叠的上部材料幅材之间并可沿着所述下部材料幅材和所述上部材料幅材移动,其具有:用于接触所述上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上侧和用于接触所述下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下侧;在焊接过程中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的运动方向上的用于所述材料幅材的前部加热组件材料导入侧和后部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所述材料幅材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上侧和所述加热组件下侧在形成楔形轮廓的情况下彼此连接;以及至少一个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上侧和/或所述加热组件下侧突出的用于所述材料幅材的粗糙化装置,所述粗糙化装置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的运动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前方。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机,其用于将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的热可熔合/可熔化的材料幅材边缘侧连接,其具有接触焊接加热组件,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可导入在重叠的下部材料幅材和重叠的上部材料幅材之间并可沿着所述下部材料幅材和所述上部材料幅材移动以使所述材料幅材塑化。
技术介绍
这种接触焊接加热组件是众所周知的,其或是构成为用于热空气焊接设备的热空气槽焊接喷嘴,或是构成为用于所谓的电加热楔形件焊接设备的具有电加热器的加热楔形元件,并且构成为它们的加热元件组合。在热空气焊接设备中,例如通过电加热元件或气体火焰加热空气流,并且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热空气借助特别设计的焊接喷嘴被引导到待焊接材料上,其中,焊接喷嘴通常构成为楔形槽缝接喷嘴。在电加热楔形件焊接设备中,进行电加热楔形元件的加热以电焊接材料,其中,加热楔形件直接通电,由所插入的电加热筒被加热或间接借助感应被加热。在这两种类型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中,接触焊接加热组件被加热,其中,其加热组件上侧和加热组件下侧在焊接过程中接触上部材料幅材或下部材料幅材以加热材料幅材。实际的焊接过程不仅在热空气焊接设备中而且在电加热楔形件焊接设备中在边缘侧熔合/熔化即材料幅材的塑化之后通过对材料幅材的压实来进行。在焊接塑料幅材和薄膜时,相应加热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在两个待焊接薄膜之间沿其边缘侧移动,其中,该材料在电加热焊接楔形件的情况下,仅通过与加热组件上侧和加热组件下侧接触并且在热空气槽焊接喷嘴的情况下还通过从喷嘴流出的热空气被加热。在其中加热元件被引导的材料的重叠区域中,上部材料和下部材料首先在表面上塑化以进行焊接过程,然后借助后续的按压辊或按压滚子来材料配合地连接或焊接。当焊接污染的或涂覆的材料幅材时,所产生的接缝质量经常不能令人满意。对此,已知当材料幅材和薄膜在焊接前变粗糙时,可以实现更好焊接。为此,例如参照出版物EP1254759B1、EP0914935B1和EP1358993B1。EP1254759B1公开了一种用于借助热空气焊接设备焊接塑料幅材或薄膜的热空气槽焊接喷嘴,其具有:用于使待彼此焊接的上部或下部塑料幅材或薄膜接触的上侧和下侧,以及从上侧和下侧的表面突出的磨削装置,和在至少一个表面中的空气孔,其中,从表面突出的磨削装置具有横向于焊接方向布置的凸起部,这些凸起部布置在空气孔的边缘以及沿焊接方向在空气孔前方。在这里,上侧和/或下侧构成为楔形,其中,在上侧和下侧之间优选地附加布置有电加热器。EP0914935B1提出了一种用于焊接塑料幅材的热空气焊接装置,其具有:为排出热空气而设置的具有槽状开口的喷嘴,该喷嘴设置成在两个待焊接材料幅材之间吹入热空气,其中,在槽状开口的上游或者沿加工方向在该槽状开口的下游设置有至少一个滚子状或辊状的磨削装置,以便将材料幅材的待焊接表面在压实之前进行磨削或粗糙化。磨削装置可拆卸地布置在从槽状喷嘴侧向突出的保持构件上。磨削装置的远离喷嘴的前缘与从上方看时的喷嘴开口轮廓平行地伸展,其中,在喷嘴开口的区域中布置有向上和/或向下突出的引导板或磨削板,待焊接的幅材沿该引导板或该磨削板在焊接之前被顺沿引导或被顺沿磨削。此外,存在弹簧状的薄片,这些弹簧状的薄片从槽状的喷嘴开口向下或向上突出,并且这些弹簧状的薄片如此并置,使得它们适配于待磨削表面的每个轮廓。EP1358993B1教导了一种用于焊接塑料幅材的热空气焊接装置,热空气焊接装置具有为排出热空气而设置的具有槽状开口的喷嘴,以便在两个待焊接的材料幅材之间吹入热空气,其中,在槽状开口的上游或者沿加工方向在该槽状开口的下游设置有至少一个滚子状或辊状的磨削装置,该磨削装置构成为锥形或者锥形渐缩。磨削装置可拆卸地布置在从槽状喷嘴侧向突出的保持构件上。磨削装置的远离喷嘴的前缘与从上方看时的喷嘴开口轮廓大体平行或略成角度地伸展。已经表明,对于上面列出的现有技术,对于可焊接性差的材料幅材,例如在将旧的与新的密封幅材或具有不可焊接涂层的密封幅材接合时,无法实现最佳焊接,因为待连接材料幅材在焊接前仅少量细微粗糙化。
技术实现思路
以此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行方案,该可行方案即使对于可焊接性差的材料幅材也能实现焊接质量的改善,并因此保证材料幅材之间的耐用的、耐久的、优选持久的材料配合连接,即实现其可靠的均质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以及具有并列独立权利要求16的特征的自动焊接机来实现。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可以从引用的权利要求中得知。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为接触焊接加热组件的用于接触上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上侧和/或用于接触下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下侧设置靠近用于材料幅材的后部加热组件材料幅材导出缘的槽状表面区域。在这里,槽状表面区域应类似于螺纹表面,即形成具有轮廓开槽部和锐缘切口状实施的凸起部的表面,这些轮廓开槽部或凸起部在接触焊接加热组件或自动焊接机的运动方向上直线对准地伸展。在焊接材料幅材时,材料幅材的两个边缘侧加热的连接区域在材料幅材的边缘压实之前通过切割优选地在侧向上彼此偏移地多次开槽,由此一方面扩大了连接区域的接触表面,另一方面从材料幅材的表面转移到材料幅材的内部。因此在这里,通过焊接产生了用于材料配合连接过程的齿状接触表面,这些齿状接触表大于原始的平坦接触表面。在通过按压辊或按压滚子接合材料幅材的连接区域时,形成的不是二维连接缝,而是三维连接缝。通过齿状接合可以使两种材料幅材在从外部可见的焊缝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在内部通过明显较宽的内部连接缝彼此牢固连接,由此同时也显著改善了表面可焊性差的材料幅材的焊接质量。材料幅材的有效内部连接表面依赖于所实施的开槽部的深度和数量。与平坦的连接表面相比,该齿状连接表面可以容易地增加多达50%以上。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中,其设置用于使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的热可熔合/可熔化的材料幅材边缘侧塑化,粗糙化装置与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邻接地横向于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的运动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多个在焊接过程中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的运动方向上伸展的锐缘构成的凸起的即增高的粗糙化元件。所述粗糙化元件不必是锋利的。重要的是,将所述粗糙化元件如此确定尺寸,使得所述粗糙化元件可以在施加压力下穿透到材料中,也就是说,例如其宽度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其用于使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的热可熔合/可熔化的材料幅材边缘侧塑化,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可导入在重叠的下部材料幅材和重叠的上部材料幅材之间并可沿所述下部材料幅材和所述上部材料幅材移动,其具有:用于接触所述上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上侧(13)和用于接触所述下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下侧(13');在焊接过程中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用于所述材料幅材的前部加热组件材料导入侧(14)和后部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所述材料幅材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上侧(13)和所述加热组件下侧(13')在形成楔形轮廓的情况下彼此连接;以及至少一个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上侧(13)和/或所述加热组件下侧(13')突出的用于所述材料幅材的粗糙化装置(7,7'),所述粗糙化装置(7,7')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装置(7,7')与所述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邻接地横向于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延伸,并具有多个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伸展的锐缘构成的凸起的粗糙化元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6 DE 202017106063.21.一种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其用于使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的热可熔合/可熔化的材料幅材边缘侧塑化,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可导入在重叠的下部材料幅材和重叠的上部材料幅材之间并可沿所述下部材料幅材和所述上部材料幅材移动,其具有:用于接触所述上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上侧(13)和用于接触所述下部材料幅材的加热组件下侧(13');在焊接过程中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用于所述材料幅材的前部加热组件材料导入侧(14)和后部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所述材料幅材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上侧(13)和所述加热组件下侧(13')在形成楔形轮廓的情况下彼此连接;以及至少一个通过所述加热组件上侧(13)和/或所述加热组件下侧(13')突出的用于所述材料幅材的粗糙化装置(7,7'),所述粗糙化装置(7,7')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装置(7,7')与所述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邻接地横向于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延伸,并具有多个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伸展的锐缘构成的凸起的粗糙化元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装置(7,7')和所述粗糙化元件(9)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具有变化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装置(7,7')和所述粗糙化元件(9)在所述加热组件材料导出缘(8)的方向上具有最大高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装置(7,7')和所述粗糙化元件(9)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具有弧形的走向。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装置(7,7')和所述粗糙化元件(9)构成为在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上中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装置(7,7')和所述粗糙化元件(9)构成为与所述接触焊接加热组件(2)的运动方向正交地中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焊接加热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罗斯林罗杰·比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莱丹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