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用于静电放电和浪涌保护的箝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79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同时用于静电放电和浪涌保护的箝位电路,由第一RC网络、第一反相器、第二RC网络、分压器、比较器、第三RC网络、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下拉路径、第一上拉路径、第二上拉路径和箝位晶体管级联而成;第一RC网络、第一反相器、第二RC网络、分压器、比较器、第三RC网络、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下拉路径、第一上拉路径、第二上拉路径和箝位晶体管的前端均与VDD导线连接;第一RC网络、第一反相器、第二RC网络、分压器、比较器、第三RC网络、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下拉路径、第一上拉路径、第二上拉路径和箝位晶体管的末端均与GND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箝位电路,满足了同时静电放电和浪涌保护的要求。

A clamping circuit for both ESD and surg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时用于静电放电和浪涌保护的箝位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保护
,是电压敏感的箝位电路结构,涉及一种可同时用于静电放电和浪涌保护的箝位电路。
技术介绍
静电放电(ESD)是集成电路的重要可靠性问题。ESD是指带电体积累了电荷之后,接触到集成电路并产生电荷转移,形成放电过程,对集成电路造成损伤。浪涌是集成电路面临的另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通常浪涌电流流入集成电路的电源线并对电路造成损伤,是典型的电过应力(EOS)事件。一般情况下,ESD电流上升时间短(小于10ns),总放电时间也短(小于1us);浪涌电流上升时间长(通常1us至10us),总放电时间也长(大于10us)。传统ESD箝位电路是用于集成电路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的ESD保护,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希望对现有ESD箝位电路进行改进,使得其能同时实现ESD和浪涌保护。图1是传统的RC触发ESD箝位电路,由RC网络、反相器和箝位晶体管组成。RC网络由电阻和电容串联构成,当发生ESD事件时,电源线上的电压迅速升高,RC网络产生响应,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信号经过反相器后变为高电平,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同时用于静电放电和浪涌保护的箝位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第一RC网络、第一反相器、第二RC网络、分压器、比较器、第三RC网络、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下拉路径、第一上拉路径、第二上拉路径和箝位晶体管级联而成,/n其中,第一RC网络由电容C1和电阻R1串联而成,输出RC检测电压Vesd;/n第一反相器由PMOS晶体管Mp1和NMOS晶体管Mn1串联而成,产生电压Vesdn并将其输入给第二上拉路径中的PMOS晶体管Mp8;/n第二RC网络由电容C2和电阻Mn2串联而成,产生检测电压Vpower-on并输入给第一上拉路径中的PMOS晶体管Mp7;/n分压器由n个二极管连接的PMOS晶体管串联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用于静电放电和浪涌保护的箝位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第一RC网络、第一反相器、第二RC网络、分压器、比较器、第三RC网络、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下拉路径、第一上拉路径、第二上拉路径和箝位晶体管级联而成,
其中,第一RC网络由电容C1和电阻R1串联而成,输出RC检测电压Vesd;
第一反相器由PMOS晶体管Mp1和NMOS晶体管Mn1串联而成,产生电压Vesdn并将其输入给第二上拉路径中的PMOS晶体管Mp8;
第二RC网络由电容C2和电阻Mn2串联而成,产生检测电压Vpower-on并输入给第一上拉路径中的PMOS晶体管Mp7;
分压器由n个二极管连接的PMOS晶体管串联而成,输出参考电压Vref和偏置电压Vbias;
比较器由NMOS晶体管Mn3、Mn4和Mn5,以及PMOS晶体管Mp2和Mp3连接而成;
第三RC网络由电阻Mn6和电容C3串联而成,输出检测电压Veos;
第二反相器由PMOS晶体管Mp4和NMOS晶体管Mn7串联而成,输出信号输入给第三反相器;
第三反相器由PMOS晶体管Mp5和NMOS晶体管Mn8串联而成,输出信号Vcomp2并输入给第一上拉路径中的PMOS晶体管Mp6;
第一上拉路径由PMOS晶体管Mp6和Mp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年张超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