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基三明治结构的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35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为ZnO基三明治结构的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在带有电极层的基底上制备ZnO种子层,得到带有ZnO种子层的基片;在ZnO种子层表面生长ZnO纳米柱,得到带有半导体材料ZnO纳米柱的基片;将上一步所得到的基片进行退火处理;在上一步所得到的基片上沉积PEDOT:PSS层,得到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所述薄膜在紫外照射后,其电流从基态的纳安级别上升到微安级别,并能在紫外光关闭后电流值能迅速回到基态的纳安级别,此过程可循环重复且在紫外灯照射下,电流没有明显的衰减,这种性能可保持2‑3个月。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更低且更易得,制备工艺更简单,光响应性能更优越,适用性较强。

Self powered UV detection film with ZnO based sandwich struc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ZnO基三明治结构的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具体涉及ZnO基三明治结构的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的愈发成熟,紫外光电探测器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诸如在环境监测、空间技术、医疗检测、生物领域及军事通讯等方面。传统的紫外光电探测器主要分为硅基半导体和光电倍增管两大类,硅基半导体由于其禁带宽带为1.2eV,使得它对可见光区域有一定的响应,进而导致对紫外检测的灵敏度不理想,若在外部增加滤光片,也会因此而增加器件结构的复杂性,同时造成部分能量消耗;光电倍增管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是其体积较大,能耗和暗电流噪声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SiC、GaN和ZnO等宽带隙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了制备紫外探测器的首选材料,它们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及禁带宽度易调整,但该类器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诸如灵敏度较低、暗电流较大以及制备工艺相对复杂等。因此,为解决现有光电探测器件灵敏度较低、暗电流较大及自供电的问题,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ZnO基三明治结构的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带有电极层的基底上制备ZnO种子层,得到带有ZnO种子层的基片;/nS2、在ZnO种子层表面生长ZnO纳米柱,得到带有半导体材料ZnO纳米柱的基片;/nS3、将上一步所得到的基片进行退火处理;/nS4、在上一步所得到的基片上沉积PEDOT:PSS层,得到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ZnO基三明治结构的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带有电极层的基底上制备ZnO种子层,得到带有ZnO种子层的基片;
S2、在ZnO种子层表面生长ZnO纳米柱,得到带有半导体材料ZnO纳米柱的基片;
S3、将上一步所得到的基片进行退火处理;
S4、在上一步所得到的基片上沉积PEDOT:PSS层,得到自供电紫外探测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之前还包括步骤:
S3’、在步骤S2得到的基片上沉积CuO薄膜层,得到带有CuO薄膜层的基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基底为带有氧化铟锡电极层的玻璃基底;步骤S4中将铟颗粒作为电极沉积在PEDOT:PSS层上,作为上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基底为带有氧化铟锡电极层的玻璃基底;步骤S4中在PEDOT:PSS层上喷金以制备上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通过水热法将ZnO纳米柱生长在ZnO种子层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ZnO种子层表面生长ZnO纳米柱的步骤包括:
步骤21、配置ZnONRs生长前驱体溶液;
步骤22、将带有Z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振亚邹节新杨凤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