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车辆用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95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车辆用灯,所述灯壳顶端内设置有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下方设置有多个可向所述透光玻璃外侧喷水的分水孔,方便对透光玻璃进行清洗;所述第二蓄水腔的顶端设置有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加水孔,可定期增加其蓄水量;所述灯壳后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蓄水腔和所述第二蓄水腔相连通,进而将所述第二蓄水腔的水抽离运输至第一蓄水腔,随着第一蓄水腔内水压的抬升,水经由分水孔呈多股水流柱喷出,进而对透光玻璃表面的污物进行冲刷。上述清洗过程中驾驶员无需下车,在施工运动过程中即可做到对灯体的清洁工作,使施工过程无需中断,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

A lamp for industria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车辆用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车辆用灯。
技术介绍
工业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经常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灯是工业车辆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可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为工业车辆提供照明,方便驾驶员确认货物位置,以方便更好的进行货物的转运工作。但现有的工业车辆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室外工作时),常因为室外环境的影响,会有泥垢粘到大灯前侧,从而影响正常的照明效果,而现有的清理方式,需要将车停车后对灯进行擦拭清理后再继续进行货物的转运,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施工进度,特别是较为泥泞的施工场地施工时,前大灯的污染频率较高,十分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车辆用灯,自带蓄水腔和水泵,可随时操控对灯体外侧进行清洗,不需停车下车,明显提高其使用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车辆用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灯壳和设置于所述灯壳前侧的透光玻璃,所述灯壳内设置有多个发光源,所述灯壳顶端内设置有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下方设置有多个可向所述透光玻璃外侧喷水的分水孔,所述第二蓄水腔的顶端设置有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加水孔;所述灯壳后侧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蓄水腔和所述第二蓄水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灯壳内两侧均设置有聚气腔,所述聚气腔内侧竖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透明玻璃外侧吹气的散气孔;所述灯壳后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聚气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蓄水腔与所述灯壳内腔之间还设置有导热件。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灯壳内腔顶部的吸热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蓄水腔底部的导热板,两者之间通过导热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水泵为微型水泵,其输入端通过运水管与所述第二蓄水腔相连通,其输出端通过运水管与所述第一蓄水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气泵为微型气泵,其通过运气管与所述聚气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灯壳靠近所述透光玻璃的一侧底部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底部设置有多个分流槽。优选地,所述发光源、所述水泵和所述气泵均设置有外置控制开关。优选地,所述灯壳底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工业车辆用灯,所述灯壳顶端内设置有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下方设置有多个可向所述透光玻璃外侧喷水的分水孔,方便对透光玻璃进行清洗;所述第二蓄水腔的顶端设置有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加水孔,可定期增加其蓄水量;所述灯壳后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蓄水腔和所述第二蓄水腔相连通,进而将所述第二蓄水腔的水抽离运输至第一蓄水腔,随着第一蓄水腔内水压的抬升,水经由分水孔呈多股水流柱喷出,进而对透光玻璃表面的污物进行冲刷,流下的水流经透光玻璃底部流出从而将污物带离。上述清洗过程中驾驶员无需下车,在施工运动过程中即可做到对灯体的清洁工作,使施工过程无需中断,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壳内两侧均设置有聚气腔,所述聚气腔内侧竖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透明玻璃外侧吹气的散气孔;所述灯壳后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聚气腔相连通,待水泵清洗工作完成后,气泵开始工作,其向聚气腔内部鼓入加速气流,后由散气孔输送至透光玻璃表面,加速透光玻璃周边的空气流动速度,缩短透光玻璃表面残留水分的挥发时间,保持透光玻璃表面的干燥度,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或飘絮的再次粘留,保证光线在穿透透光玻璃时的透射效果。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蓄水腔与所述灯壳内腔之间还设置有导热件,灯体照明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聚集在灯壳内腔中,通过导热件的设置,灯壳内腔的热量可传导至第二蓄水腔内的水中,水具有良好的吸热性能,从而维持灯壳处于一个温度较为适宜的工作环境,保证了灯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水泵工作时将第二蓄水腔内升温后的水喷洒在透光玻璃表面,可降低透光玻璃与喷洒水柱之间的温度差,避免透光玻璃因使用温度差较大的水冲洗造成碎裂,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灯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灯体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灯体的横向剖面图;图5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C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为:1灯体、11灯壳、12发光源、13安装槽、14透光玻璃、15密封垫圈、16第一蓄水腔、17分水孔、18聚气腔、19散气孔、110第二蓄水腔、111加水孔、112水泵、113气泵、114分流槽、2安装架、3导热件、31吸热板、32导热板、33导热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核心是提供一种工业车辆用灯,自带蓄水腔和水泵,可随时操控对灯体外侧进行清洗,不需停车下车,明显提高其使用效率。请参考图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灯体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灯体的横向剖面图;图5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C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业车辆用灯,包括灯体1,灯体1包括灯壳11和设置于灯壳11前侧的透光玻璃14,同时灯壳11内设置有多个发光源12,其可以是灯泡或灯管等。灯壳11通常大体为方形,其具有敞口的内腔,发光源12就位于所述内腔内。另外,可在灯壳11的内腔设置安装槽13,透光玻璃14通过安装槽13设置于灯壳11内,透光玻璃14与安装槽13之间还可设有密封垫圈15,防止进水。灯壳11的底部可设置有安装架2,安装架2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方便灯体1的安装。灯壳11顶端内设置有第一蓄水腔16和第二蓄水腔110,通常第二蓄水腔110的体积大于第一蓄水腔16。第一蓄水腔16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可向透光玻璃14外侧喷水的分水孔17,分水孔17可沿透光玻璃14的横向均匀排列,并且分水孔17通常为朝透光玻璃14一侧倾斜,方便对透明玻璃14的外表面进行清洗。第二蓄水腔110的顶端设置有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加水孔111,驾驶员可定期经加水孔111向第二蓄水腔110内加水。灯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车辆用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灯壳和设置于所述灯壳前侧的透光玻璃,所述灯壳内设置有多个发光源,其特征在于,/n所述灯壳顶端内设置有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下方设置有多个可向所述透光玻璃外侧喷水的分水孔,所述第二蓄水腔的顶端设置有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加水孔;所述灯壳后侧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蓄水腔和所述第二蓄水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车辆用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灯壳和设置于所述灯壳前侧的透光玻璃,所述灯壳内设置有多个发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壳顶端内设置有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下方设置有多个可向所述透光玻璃外侧喷水的分水孔,所述第二蓄水腔的顶端设置有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加水孔;所述灯壳后侧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蓄水腔和所述第二蓄水腔相连通。


2.如权1所述的工业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壳内两侧均设置有聚气腔,所述聚气腔内侧竖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向所述透明玻璃外侧吹气的散气孔;所述灯壳后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聚气腔相连通。


3.如权2所述的工业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水腔与所述灯壳内腔之间还设置有导热件。


4.如权3所述的工业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件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炳关炜陈超力汪建锋余云鹏郑继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