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帘辅助排气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411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帘辅助排气方法及其装置,在工作台设置气帘产生器以包围其部分面积,且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接收型气罩,此接收型气罩外沿的垂直下方可完全涵盖前述的面积,接着激活气帘产生器吹出气帘至接收型气罩开口处,并激活接收型气罩吸引气流。接收型气罩吸引的气流与气帘界定出屏蔽空间,使气帘可将屏蔽空间内部产生的污染源导引至接收型气罩而排出,达成辅助排气的功效,并局限污染源于屏蔽空间内以防止污染源侧向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罩排气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气帘辅助排气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有油烟、工厂焊锡区、有机溶剂、铅、粉尘或特定化学物质的运作场所,多依实际状况设置有局部排气装置在工作台周围以维护人体健康。现有的局部排气装置通常是在其上方装置抽气罩,但此抽气罩的捕集效率会受到污染源侧向扩散与环境侧风的影响而降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前人提供一种具背墙、侧墙与前拉门的排气柜,此排气柜虽可减少环境侧风的影响,但由于排气柜侧墙与前拉门的结构使得工作台大小与操作者上肢活动空间都受到限制,而且前拉门的设计于操作上并不方便。因此,改善使用接收型气罩时污染源侧向扩散与环境侧风影响的缺点,并同时保留工作台大小与操作形式的弹性实为一重要课题。为解决此重要课题,在1988年12月6号公开的美国专利号4788905案中,揭露一种风扇装置,设置于工作台下方,使风扇向上吹送气流而在工作台周围形成向上气帘,可隔绝工作台内部污染源侧向扩散并减低环境侧风,但受限于风扇装置的尺寸大小,其不适用于大型工作台,且一般工作台下方不一定具有容置风扇装置的空间。此外,在1991年8月27日公开的美国专利号5042456案中,揭露一种气罩通风装置,此气罩通风装置于工作台和操作者间提供向上气帘,并在侧墙上提供垂直侧墙的气流以导引污染源往中间流动,此装置虽可解决污染源侧向扩散与环境侧风的问题,但垂直侧墙的气流将会干扰向上气帘与接收型气罩的功效,同时此装置具侧墙与背墙的结构限定了工作台的大小与操作者可行动的区域。另外,在2002年9月17日公开的美国专利号6450879案中揭露一种气帘产生器,此气帘产生器设置于工作台和操作者间而提供向上气帘,但此向上气帘仅隔绝污染源往操作者方向侧扩散,并未隔绝污染源往未设置气帘产生器的侧边扩散。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2004年6月22日公开的美国专利号6752144案中揭露一种气帘产生器,而本专利技术即为此案的延伸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帘辅助排气方法及其装置,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一种气帘辅助排气方法是利用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接收型气罩吸引气流而排出,且配合多个设置于工作台外沿且位于接收型气罩垂直下方的范围内的气帘产生器吹出的多个气帘以辅助接收型气罩的吸引气流而排出的捕集效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为先设置各气帘产生器包围工作台部分面积,令此面积小于接收型气罩的开口面积。接着激活各气帘产生器吹出具送气速度的气帘,此送气速度为送气方向与送气速率组成,其中送气速率依远离气帘产生器而呈现递减。吹送各气帘至接收型气罩开口处,其中各气帘的有效作用面积小于接收型气罩开口面积,且送气方向的垂直分量指向接收型气罩开口处。并激活接收型气罩吸引具排气速率的气流,此排气速率依远离接收型气罩呈递减,且位于接收型气罩开口处的排气速率大于送气速率,其中具排气速率的气流与各气帘界定成屏蔽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用以设置于工作台,其结构上包括有接收型气罩与气帘产生器,此接收型气罩设置于工作台上方,而气帘产生器设置于工作台外沿,各气帘产生器吹出的气帘朝向接收型气罩开口处,使得气帘、工作台与接收型气罩共同包围成一个屏蔽空间,其中气帘用以辅助接收型气罩的捕集效能。另外,本专利技术可配合具墙面的工作台而施行方法及设置装置,此时将设置各气帘产生器的方法调整为以各气帘产生器配合各墙面包围该工作台部分面积,令此面积小于该接收型气罩的开口面积即可。另外,在装置方面只需设置气帘产生器于不具墙面的工作台外沿,使其配合墙面与接收型气罩以围成一个屏蔽空间即可。当工作台内部产生污染源,此气帘可举升污染源至接收型气罩而排出,借此辅助接收型气罩的捕集效率,同时被气帘导引至屏蔽空间内部的污染源可减低环境侧风对其的影响。在分界高度下,向内向下的涡流可将污染源拦截并拘束,再将其推向工作台桌面,令污染源中粒径较大的微粒粘附于桌面,而其余微粒则顺着向内向下涡流进入气帘而举升到接收型气罩开口处。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将工作台内部产生的污染源导引至接收型气罩而排出并有效防止污染源侧向扩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架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帘产生器剖面图;图4A及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图5A及图5B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流场剖面图;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功效测试的实验数据图。其中,附图标记10屏蔽空间 11接收型气罩12工作台13气帘产生器14通风管15气帘16向上出风口17墙面18上升气流 19分界高度20垂直静滞区21向内向下涡流22入风口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帘辅助排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所示,先设置各气帘产生器包围工作台部分面积(步骤S100),令此面积小于接收型气罩的开口面积。接着激活各气帘产生器吹出具送气速度的气帘(步骤S101),此送气速度为气帘产生器的吹力决定,且由送气方向与送气速率组成,其中送气速率依远离气帘产生器而呈现递减。吹送各气帘至接收型气罩开口处(步骤S102),其中各气帘的有效作用面积小于开口面积,且送气方向的垂直分量指向接收型气罩开口处。并激活接收型气罩吸引具排气速率的气流(步骤S103),此排气速率由接收型气罩的吸引力决定,且依远离接收型气罩呈递减,且位于接收型气罩开口处的气罩排气速率大于气帘送气速率,其中具排气速率的气流与各气帘界定成屏蔽空间。此外,在屏蔽空间的吹出气帘的推升力与接收型气罩的吸引力呈平衡状态的位置会形成分界高度,此平衡状态指的是吹出气帘的推升力减弱至无法举升气流与接收型气罩的吸引力减弱至无法吸引气流。因此位于分界高度下的气帘所提供的剪应力将形成向内向下的涡流。此平衡状态形成的分界高度具有垂直静滞效果,也也即气流在分界高度没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另外,本专利技术可配合具墙面的工作台而施行方法,此时将设置各气帘产生器的方法调整为以各气帘产生器配合各墙面包围该工作台部分面积,令此面积小于该接收型气罩的开口面积即可。此时位于分界高度下的气帘所提供的剪应力与墙壁阻挡的作用配合而形成向内向下的涡流。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架构图,如图中所示本装置用以设置于开放式的工作台12,此装置包括有接收型气罩11,用以设置于该工作台12上方,及多个气帘产生器13,用以设置于工作台12外沿,各气帘产生器13吹出的气帘15朝向接收型气罩11开口处,气帘15可形成气墙(图中仅标示一个气帘产生器13的气帘15所形成的气墙以供代表),使得各气帘产生器13吹出的气帘、工作台12与接收型气罩11共同包围住一个屏蔽空间10,以此装置辅助接收型气罩11的捕集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配合具墙面(图中未显示)的工作台12而设置,此时气帘产生器13用以设置于不具墙面的工作台12外沿,令气帘产生器13吹出的气帘、墙面、工作台12与接收型气罩11共同包围成一个屏蔽空间,如此也可辅助接收型气罩11的捕集效率。此接收型气罩11可为厨房作业环境的抽油烟机或实验室与厂房中的抽气罩。而此气帘产生器13可互相连结以形成多件式结构,如图中所示在矩形的开放式工作台12,可放置四件气帘产生器13以互相连结,若工作台12具一个墙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帘辅助排气方法,利用一设置于一工作台上方的接收型气罩吸引气流而排出,且配合多个设置于该工作台外沿且位于该接收型气罩垂直下方的范围内的气帘产生器吹出的多个气帘以辅助该接收型气罩的吸引气流而排出的捕集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设置各该气帘产生器包围该工作台的一面积,令该面积小于该接收型气罩的一开口面积;激活各该气帘产生器吹出具一送气速度的该气帘,该送气速度为一送气方向与一送气速率组成,该送气速率依远离该气帘产生器呈递减;吹送各该气帘至该接收型 气罩开口处,其中各该气帘的有效作用面积小于该开口面积,且该送气方向的一垂直分量指向该接收型气罩开口处;及激活该接收型气罩吸引具一排气速率的气流,该排气速率依远离该接收型气罩呈递减,且位于该接收型气罩开口处的该排气速率大于该送气速率, 具该排气速率的气流与各该气帘界定一屏蔽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源裴培鑫王顺志张振平石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