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波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07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波纹管,包括波纹管、焊接在波纹管内环壁上的内网套、焊接在波纹管外环壁上的外网套以及管道,还包括固定在外网套两端的安装块、与管道相连的转接环块、插杆以及设置在插杆侧壁上的插块,两安装块远离外网套的一端均设有供转接环块远离管道一端块插入的安装槽,安装块内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一空腔,插杆两相对设置在第一空腔内,转接环块的外壁设有插槽,转接环块内设有与插槽相连通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驱动插块插入插槽内的驱动组件,第二空腔内设有将插块固定在插槽内的抵紧组件;该波纹管方便安装不同直径尺寸的管道,方便拆装,适用范围广。

A kind of metal be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波纹管
本技术涉及金属波纹管的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波纹管。
技术介绍
金属波纹管是一种外形规则的波浪样的管材,常用的金属波纹管有碳钢的和不锈钢的,也有钢质衬塑的、铝质的等等,波纹管起到密封、降噪、储能、热补偿和介质隔离作用。目前所使用的金属波纹管普遍存在做拉伸和压缩线性运动时,会发生变形,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在波纹管的内环壁上焊接网套,同时在波纹管的外环壁上套设网套,网套不仅分担金属软管在轴向、径向上静负荷,还在流体沿着管道流动产生的脉动作用的条件下能够保证波纹管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还能保证波纹管部分不直接的受到相对摩擦、撞击等方面的机械损伤,编织了网套的波纹管,提高了波纹管的强度,提高了其工作性能。现有的对网套的安装方法一般先将网套套在波纹管上,然后在波纹管的两端焊接两个套环接头,套环接头与管道一体相连;当需要对不同直径尺寸的管道相连时,由于套环焊接在网套上,难以更换套环,且套环采用焊接方式,操作麻烦,耗时费力,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波纹管,其优点是:该波纹管方便安装不同直径尺寸的管道,方便拆装,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金属波纹管,包括波纹管、焊接在波纹管内环壁上的内网套、焊接在波纹管外环壁上的外网套以及管道,还包括固定在外网套两端的安装块、与管道相连的转接环块、插杆以及设置在插杆侧壁上的插块,两所述安装块远离外网套的一端均设有供转接环块远离管道一端块插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内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插杆两相对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所述转接环块的外壁设有插槽,所述转接环块内设有与插槽相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驱动插块插入插槽内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将插块固定在插槽内的抵紧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转接环块插入安装槽内,其次通过驱动组件将插块插入插槽内;然后通过抵紧组件将插块固定在插槽内,从而实现了管道与外网套之间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波纹管,方便安装,便于工作人员更换不同直径尺寸的管道,适用范围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接环块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转接环块直径尺寸较小的一端插入安装槽内,所述转接环块直径尺寸较大的一端与管道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接环块呈梯形设置,当插入安装槽内一定位置时,转接环块的外壁可抵紧在安装槽的内壁上,便于插块对准插槽,进而可通过驱动组件将插入插槽内,提高了安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与第一套筒套接配合的第二套筒、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外壁上的驱动杆以及设置在第一套筒外壁底端的滑块,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插杆固定连接,两所述驱动杆的顶端均延伸出安装块的侧壁外,所述安装块的外壁沿其周向设有供驱动杆滑移的开口,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滑块滑移的滑槽,所述第二套筒内设有固定第一套筒的锁紧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两个驱动杆相互靠近,进而第一套筒在第二套筒内滑移,进而两个插杆相互靠近,从而可将插块插入插槽内;其次通过锁紧组件实现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紧固连接,从而可将插块稳定固定在插槽内,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对第一套筒的滑移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第一套筒侧壁上的第一弹性块以及第二弹性块,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沿其轴向均布设有若干与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相配合的卡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套筒的一端在第二套筒内滑移时,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移,当将插块插入插槽内后,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分别卡嵌在卡槽内,进而实现了对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提高了插块位于插槽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的楔块、设置在楔块侧壁的滑移杆、与滑移杆相连的弧形卡箍以及螺栓,所述滑移杆远离楔块的一端延伸出转接环块的侧壁外,所述转接环块的侧壁沿其轴向设有供滑移杆移动的滑移口,所述插块的侧壁设有与楔块相配合的楔形槽,所述弧形卡箍的侧壁两端相对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转接环块的外壁均布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栓由外至内依次插入通孔、螺纹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块插入插槽内后,首先通过滑移杆驱动楔块在第二空腔内滑移,进而可将楔块插入楔形槽内;其次将螺栓由上至下依次插入通孔、螺纹孔内,进而可将弧形卡箍固定在转接环块的外壁上,从而加强了插块位于插槽内的稳定性,实现了管道与外网套之间的稳定连接;该锁紧组件,结构简单,方便拆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接环块的内环壁沿其弧度方向设有与滑移口同向的导向槽,所述滑移杆的侧壁设有在导向槽内滑移的导向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和导向槽的组合,对滑移杆的滑移起到限位作用,进而提高了楔块滑移过程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滑移口的侧壁均设有记忆海绵伸缩环,两所述记忆海绵伸缩环的内环壁分别与驱动杆、滑移杆的外壁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记忆海绵伸缩环具有良好的恢复性,当驱动杆和滑移杆在滑移时,两个记忆海绵伸缩环能够分别与驱动杆和滑移杆紧密贴合,避免灰尘或其他杂物进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同时提高了驱动杆和滑移杆之间滑移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插杆位于第一空腔内的相对侧壁设有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沿转接环块的径向伸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插块插入插槽内后,利用锁紧弹簧的弹性力,可将插块抵紧在插槽内,进而提高了对插块固定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转接环块插入安装槽内,通过驱动组件将插块插入插槽内;再通过抵紧组件将插块固定在插槽内,从而实现了管道与外网套之间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波纹管,方便安装,便于工作人员更换不同直径尺寸的管道,适用范围广;2、首先通过滑移杆驱动楔块在第二空腔内滑移,进而可将楔块插入楔形槽内;其次将螺栓由上至下依次插入通孔、螺纹孔内,进而可将弧形卡箍固定在转接环块的外壁上,从而加强了插块位于插槽内的稳定性,实现了管道与外网套之间的稳定连接;该锁紧组件,结构简单,方便拆装;3、利用锁紧弹簧的弹性力,可将插块抵紧在插槽内,进而提高了对插块固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的部分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用于体现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图2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中的部分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中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波纹管;2、内网套;3、外网套;4、管道;5、安装块;6、转接环块;7、插杆;8、插块;9、安装槽;10、第一空腔;11、插槽;12、第二空腔;13、驱动组件;131、第一套筒;132、第二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波纹管,包括波纹管(1)、焊接在波纹管(1)内环壁上的内网套(2)、焊接在波纹管(1)外环壁上的外网套(3)以及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外网套(3)两端的安装块(5)、与管道(4)相连的转接环块(6)、插杆(7)以及设置在插杆(7)侧壁上的插块(8),两所述安装块(5)远离外网套(3)的一端均设有供转接环块(6)远离管道(4)一端块插入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块(5)内设有与安装槽(9)相连通的第一空腔(10),所述插杆(7)两相对设置在第一空腔(10)内,所述转接环块(6)的外壁设有插槽(11),所述转接环块(6)内设有与插槽(11)相连通的第二空腔(12),所述第一空腔(10)内设有驱动插块(8)插入插槽(11)内的驱动组件(13),所述第二空腔(12)内设有将插块(8)固定在插槽(11)内的抵紧组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波纹管,包括波纹管(1)、焊接在波纹管(1)内环壁上的内网套(2)、焊接在波纹管(1)外环壁上的外网套(3)以及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外网套(3)两端的安装块(5)、与管道(4)相连的转接环块(6)、插杆(7)以及设置在插杆(7)侧壁上的插块(8),两所述安装块(5)远离外网套(3)的一端均设有供转接环块(6)远离管道(4)一端块插入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块(5)内设有与安装槽(9)相连通的第一空腔(10),所述插杆(7)两相对设置在第一空腔(10)内,所述转接环块(6)的外壁设有插槽(11),所述转接环块(6)内设有与插槽(11)相连通的第二空腔(12),所述第一空腔(10)内设有驱动插块(8)插入插槽(11)内的驱动组件(13),所述第二空腔(12)内设有将插块(8)固定在插槽(11)内的抵紧组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块(6)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转接环块(6)直径尺寸较小的一端插入安装槽(9)内,所述转接环块(6)直径尺寸较大的一端与管道(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包括第一套筒(131)、与第一套筒(131)套接配合的第二套筒(132)、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筒(131)和第二套筒(132)外壁上的驱动杆(133)以及设置在第一套筒(131)外壁底端的滑块(134),所述第一套筒(131)和第二套筒(13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插杆(7)固定连接,两所述驱动杆(133)的顶端均延伸出安装块(5)的侧壁外,所述安装块(5)的外壁沿其周向设有供驱动杆(133)滑移的开口(16),所述第二套筒(132)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滑块(134)滑移的滑槽(26),所述第二套筒(132)内设有固定第一套筒(131)的锁紧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荣马振豪陆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创立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