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40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由设于电机前端盖上的第一环形水道、沿圆周均布于电机外壳上的多个轴向水道和设于电机后端盖上的第二环形水道连接组成,所述前、后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的两端,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在前端盖上设有进水口与第一环形水道相通,在后端盖上设有出水口与第二环形水道相通,所述第一、第二环形水道并不完全闭合贯通,使前、后端盖在各环形水道的首尾端之间形成一个隔离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整个冷却水道为并联结构,水路行程短,水流速度快,避免了环向迂回,水路压力损失小,冷却效果好。

A cooling channel of moto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
技术介绍
驱动电机在持续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电机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机的可靠运行及性能。为了维持电机的正常工作,一般需要在电机上设计专门的冷却结构,将电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常见的冷却结构包括风冷、液冷及油冷等,或增加电机体积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现有的电机冷却水道多为单路串联形式,如螺旋形和S形,这种结构的冷却水从一端的进口到另一端的出口行程较长,电机壳体内部水流压力损失较大,从而影响冷却液的流速,降低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电机壳体内部液流压力损失小且制造成本低的电机壳体冷却水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由设于电机前端盖上的第一环形水道、沿圆周均布于电机外壳上的多个轴向水道和设于电机后端盖上的第二环形水道连接组成,所述前、后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的两端,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在前端盖上设有进水口与第一环形水道相通,在后端盖上设有出水口与第二环形水道相通,所述第一、第二环形水道并不完全闭合贯通,使前、后端盖在各环形水道的首尾端之间形成一个隔离台。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整个冷却水道为并联结构,水路行程短,水流速度快,避免了环向迂回,水路压力损失小,冷却效果好。工作时,冷却液从前端盖的进水口流入第一环形水道,然后流经外壳的各轴向水道,最后汇聚到后端盖的第二环形水道从出水口流出,带走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前端盖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图1中外壳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1中后端盖的立体结构图。图中:1-前端盖;11-第一环形水道;12-进水口;2-外壳;21-轴向水道;3-后端盖;31-第二环形水道;32-出水口;4-隔离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由设于电机前端盖1上的第一环形水道11、沿圆周均布于电机外壳2上的多个轴向水道21和设于电机后端盖3上的第二环形水道31连接组成,所述前、后端盖1和3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2的两端,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在前端盖1上设有进水口12与第一环形水道11相通,在后端盖3上设有出水口32与第二环形水道31相通,所述第一、第二环形水道11和31并不完全闭合贯通,使前、后端盖1和3在各环形水道的首尾端之间形成一个隔离台4。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整个冷却水道为并联结构,水路行程短,水流速度快,避免了环向迂回,水路压力损失小,冷却效果好。工作时,冷却液从前端盖1的进水口12流入第一环形水道11,然后流经外壳2的各轴向水道21,最后汇聚到后端盖3的第二环形水道31从出水口32流出,带走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由设于电机前端盖上的第一环形水道、沿圆周均布于电机外壳上的多个轴向水道和设于电机后端盖上的第二环形水道连接组成,所述前、后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的两端,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在前端盖上设有进水口与第一环形水道相通,在后端盖上设有出水口与第二环形水道相通,所述第一、第二环形水道并不完全闭合贯通,使前、后端盖在各环形水道的首尾端之间形成一个隔离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体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由设于电机前端盖上的第一环形水道、沿圆周均布于电机外壳上的多个轴向水道和设于电机后端盖上的第二环形水道连接组成,所述前、后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克骆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