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345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包括槽钢模板,所述槽钢模板共有两个且两个槽钢模板相平行设置,两个槽钢模板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与槽钢模板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其中一个槽钢模板远离另一个槽钢模板的一侧设有路缘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限位装置控制模板支设的工艺,人力成本大幅度下降,由1名模板工和4名普工变为2名普工;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平均每天完成模板支设量由70m变为150m。在保证模板支设精度的同时,又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效益可观。

A kind of limit device used for sidewalk formwork e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铺设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大多数人行道是混凝土结构,此外还有碎石、木头、橡胶和其它材料制的结构。混凝土结构的人行道在铺设时,宽度有1.2m和1.5m等多种,人行道内侧边与路缘石外侧之间留有间隙且带有内向的坡度便于排水。为保证人行道的施工质量,模板支设的精度尤为重要,常规工艺是依靠技术工种掌握支模的精度和进度,一般需要专设1名模板工和4名普工,通过定点、拉线、调整坡度等方式支设模板,每天仅能支设模板约70m,施工效率较低,投入成本较高,而且精度常常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包括槽钢模板,所述槽钢模板共有两个且两个槽钢模板相平行设置,两个槽钢模板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与槽钢模板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其中一个槽钢模板远离另一个槽钢模板的一侧设有路缘石,路缘石与槽钢模板相平行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与槽钢模板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远离路缘石的槽钢模板与路缘石之间设有第三限位架,所述第三限位架包括斜杆、竖杆和横杆,其中斜杆的两端架设在槽钢模板和路缘石之间且与槽钢模板相垂直,第三限位架的竖杆固定在斜杆的一端上部,竖杆位于靠近路缘石的一端,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杆的顶端与斜杆的上表面,竖杆与横杆相垂直设置,斜杆与横杆的锐角夹角度数为2°,横杆与水平面相平行,横杆的上部贴合设有磁性水平尺,所述磁性水平尺的度数为0°。靠近路缘石的槽钢模板与路缘石之间留有间隙。靠近路缘石的槽钢模板与路缘石之间的间隙为.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限位装置控制模板支设的工艺,人力成本大幅度下降,由1名模板工和4名普工变为2名普工;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平均每天完成模板支设量由70m变为150m。在保证模板支设精度的同时,又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效益可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槽钢模板;2-路缘石;3-第一限位架;4-第二限位架;5-第三限位架;6-磁性水平尺;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包括槽钢模板1,所述槽钢模板1共有两个且两个槽钢模板1相平行设置,两个槽钢模板1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架4,所述第二限位架4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其中一个槽钢模板1远离另一个槽钢模板1的一侧设有路缘石2,路缘石2与槽钢模板1相平行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架3,所述第一限位架3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远离路缘石2的槽钢模板1与路缘石2之间设有第三限位架5,所述第三限位架5包括斜杆、竖杆和横杆,其中斜杆的两端架设在槽钢模板1和路缘石2之间且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第三限位架5的竖杆固定在斜杆的一端上部,竖杆位于靠近路缘石2的一端,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杆的顶端与斜杆的上表面,竖杆与横杆相垂直设置,斜杆与横杆的锐角夹角度数为2°,横杆与水平面相平行,横杆的上部贴合设有磁性水平尺6,所述磁性水平尺6的度数为0°。靠近路缘石2的槽钢模板1与路缘石2之间留有间隙。靠近路缘石2的槽钢模板1与路缘石2之间的间隙为0.5m。本技术在使用时,以1.2m宽人行道施工为例,采用2组限位装置投入施工,每组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架3、第二限位架4和第三线限位架5,其中第一限位架3保证与路缘石的间距0.5m、第二限位架4保证人行道的宽度1.2m、第三限位架5保证内向2%的坡度。限位装置采用25mm×25mm方钢管和便携式磁性水平尺6制作,使用方便快捷。本技术通过采用限位装置控制模板支设的工艺,人力成本大幅度下降,由1名模板工和4名普工变为2名普工;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平均每天完成模板支设量由70m变为150m。在保证模板支设精度的同时,又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效益可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模板(1),所述槽钢模板(1)共有两个且两个槽钢模板(1)相平行设置,两个槽钢模板(1)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架(4),所述第二限位架(4)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其中一个槽钢模板(1)远离另一个槽钢模板(1)的一侧设有路缘石(2),路缘石(2)与槽钢模板(1)相平行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架(3),所述第一限位架(3)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远离路缘石(2)的槽钢模板(1)与路缘石(2)之间设有第三限位架(5),所述第三限位架(5)包括斜杆、竖杆和横杆,其中斜杆的两端架设在槽钢模板(1)和路缘石(2)之间且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第三限位架(5)的竖杆固定在斜杆的一端上部,竖杆位于靠近路缘石(2)的一端,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杆的顶端与斜杆的上表面,竖杆与横杆相垂直设置,斜杆与横杆的锐角夹角度数为2°,横杆与水平面相平行,横杆的上部贴合设有磁性水平尺(6),所述磁性水平尺(6)的度数为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行道模板支设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钢模板(1),所述槽钢模板(1)共有两个且两个槽钢模板(1)相平行设置,两个槽钢模板(1)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架(4),所述第二限位架(4)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其中一个槽钢模板(1)远离另一个槽钢模板(1)的一侧设有路缘石(2),路缘石(2)与槽钢模板(1)相平行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架(3),所述第一限位架(3)与槽钢模板(1)相垂直设置且与水平面相平行,远离路缘石(2)的槽钢模板(1)与路缘石(2)之间设有第三限位架(5),所述第三限位架(5)包括斜杆、竖杆和横杆,其中斜杆的两端架设在槽钢模板(1)和路缘石(2)之间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亮刘远森余建波唐芹牛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