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污车的罐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128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污车的罐体结构,罐体的开口处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盖板,罐体内依次设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依次形成进液腔、第一滤液腔、第二滤液腔和排液腔,罐体内连通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进液管位于罐体内的一端位于进液腔内的上部,排液管位于罐体内的一端位于排液腔内的底部,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均包括上滤板和下滤板,对应的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均通铰链连接,下滤板通过锁扣装置与罐体内壁的底部固定,罐体的顶部还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立管。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污车的罐体结构,使得与排液管连通的排液腔内的污液不含有固态污料,从而使得液态污料的利用率提高。

Tank structure of suction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污车的罐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吸污车的污料罐体结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吸污车的罐体结构。
技术介绍
吸污车(Suctionsewagetruck)吸污车是收集、中转清理运输污泥、污水,避免二次污染的新型环卫车辆,吸污车可自吸自排,工作速度快,容量大,运输方便,适用于收集运输粪便、泥浆、原油等液体物质。吸污车采用国内技术领先的吸污车真空泵,吸力大,吸程远,特别适合用于下水道内的淤积物的抽吸、装运和排卸,尤其是可吸下水道泥浆、淤泥、石子、砖块等较大物体。吸污车主要用于清洗城市下水道,管道的沉积物,死角泥沟的疏通,也可用于清洗工业排液管道,壁面等,并可兼作洒水,运水和冲公路用,紧急时可用于救火。目前的吸污车罐体内都有过滤装置,主要是为了将所吸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吸污车内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物料中的固态污料会堵住过滤组装置的滤孔。另外,在吸污车的实际运行中,还要避免过滤过后的液态污料回流后再次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污车的罐体结构,通过多道工序的过滤,从而使得与排液管连通的排液腔内的污液不含有固态污料,从而使得液态污料的利用率提高;利用吸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和加速对罐体内的液体物料的惯性作用,使得第一过滤板接触的固态污料不会持续挂在第一过滤板上,保证了第一过滤板的过滤效果,还能避免过滤后的液态污料回流;通过通气立管的结构,不仅能够使得罐体内与外界连通,进而可以对罐体内进行进液或排液,而且通过浮球的作用,还能够形成一个浮球阀,避免吸污车的罐体内的物料过多。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吸污车的罐体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罐体的开口处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盖板,所述罐体内沿着从盖板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使罐体内依次形成进液腔、第一滤液腔、第二滤液腔和排液腔,所述罐体内连通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罐体内的一端位于进液腔内的上部,所述排液管位于罐体内的一端位于排液腔内的底部,所述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均包括上滤板和下滤板,对应的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均通铰链连接,所述下滤板通过锁扣装置与罐体内壁的底部固定,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立管。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滤板的上滤板A的下部均匀设有过滤孔A,所述上滤板A的上部均匀设有一排立杆,相邻两个立杆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的宽度大于等于过滤孔A的直径。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滤板的下滤板A面向盖板的一侧平行设有与下滤板A匹配的活动滤板,所述活动滤板面向下滤板A的一侧均匀设有多根垂直于活动滤板的导向杆A,所述导向杆A远离活动滤板的一端穿过下滤板A对应所设导向孔后固定于限位扩大头A,所述导向杆A的外侧壁上、位于下滤板A与活动滤板之间的位置套置有设有预压力的弹簧A;所述下滤板A上、位于上下相邻两个导向孔之间设有过滤孔B,所述过滤孔B内穿设有导向杆B,所述导向杆B背向盖板的一端固定有扩大头B,所述导向杆B的外侧壁上、位于下滤板A与扩大头B之间的位置套置有设有预压力的弹簧B,所述导向杆B面向盖板的一端穿过活动滤板对应所设的过滤孔C后固定有扩大头C,所述扩大头C面向盖板的端面为锥面,所述导向杆B的外侧壁表面、位于下滤板A与活动滤板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限位块A,当限位块A与下滤板A贴合接触的时候,扩大头C与活动滤板贴合接触。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簧A的一端与下滤板A接触、另一端与活动滤板接触。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块A外端与导向杆B轴心之间的距离与过滤孔C的半径相等。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向杆B的外侧壁、位于导向杆B与扩大头B的连接处设有与过滤孔B匹配的凸环A,所述过滤孔B内壁、位于面向盖板的一端向内设有翻边A、形成缩口A,所述缩口A的半径小于限位块A与导向杆B轴心之间的距离。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簧B的一端与翻边A接触、另一端与凸环A接触。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环A的长度小于下滤板A背向盖板的一侧端面与翻边A之间的距离。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过滤孔B背向盖板一端的孔口边沿设有导入槽A,所述导入槽A的槽面为锥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滤板的上滤板B均匀设有一排立杆,相邻两个立杆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第二滤板的下滤板B上均匀设有过滤孔A。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三滤板的上滤板C上均匀设有过滤孔A,所述第三滤板的下滤板C上均匀设有过滤孔D,所述过滤孔D内穿设有导向杆C,所述导向杆C背向盖板的一端固定有扩大头D,所述导向杆C的外侧壁上、位于下滤板C与扩大头D之间的位置套置有设有预压力的弹簧C,所述导向杆C的外侧壁表面、面向盖板的一端穿过下滤板C对应所设的过滤孔D后均匀分布有多个限位块B。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向杆C的外侧壁、位于导向杆C与扩大头D的连接处设有与过滤孔D匹配的凸环B,所述过滤孔D内壁、位于面向盖板的一端向内设有翻边B、形成缩口B,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缩口B的半径小于限位块B与导向杆C轴心之间的距离。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簧C的一端与翻边B接触、另一端与凸环B接触。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环B的长度小于下滤板C背向盖板的一侧端面与翻边B之间的距离。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过滤孔D背向盖板一端的孔口边沿设有导入槽B,所述导入槽B的槽面为锥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滤板的边沿、第二滤板的边沿和第三滤板的边沿分别固定设有密封圈。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液管由排液腔的上部一侧进入罐体内、并依次穿过第三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的上滤板对应所设的安装通孔后进入进液腔内的上方。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液腔内的上方、位于上滤板的对应位置出水平设有第四滤板,所述第四滤板与罐体内壁接触两侧的两端通过罐体内壁所设的限位卡块组匹配限位,所述罐体的内壁两侧、位于进液腔的上方对称设有四组限位卡块组,每组限位卡块组分别包括上下两个卡块,并且上下两个卡块之间的间距与第四滤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四滤板的四侧边沿分别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第四滤板的两侧边沿分别与罐体内壁接触密封、所述第四滤板的两端边沿分别与第一滤板和盖板接触密封。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四滤板固定有“L”形连接管,当第四滤板限位于限位卡块组的时候,所述“L”形连接管的横向管口与进液管位于罐体内的管口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L”形连接管的立向管口向下穿过第四滤板。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液管位于罐体内的管口外侧壁设有与“L”形连接管连接用的导入坡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液管固定于罐体的内壁,所述出液管固定于罐体内的底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吸污车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罐体(1)的开口处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盖板(2),所述罐体(1)内沿着从盖板(2)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滤板(5)、第二滤板(4)和第三滤板(3),使罐体(1)内依次形成进液腔(9)、第一滤液腔(8)、第二滤液腔(7)和排液腔(6),所述罐体(1)内连通设有进液管(10)和排液管(11),所述进液管(10)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位于进液腔(9)内的上部,所述排液管(11)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位于排液腔(6)内的底部,所述第一滤板(5)、第二滤板(4)和第三滤板(3)均包括上滤板和下滤板,对应的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均通铰链(21)连接,所述下滤板通过锁扣装置与罐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所述罐体(1)的顶部还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立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吸污车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罐体(1)的开口处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盖板(2),所述罐体(1)内沿着从盖板(2)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滤板(5)、第二滤板(4)和第三滤板(3),使罐体(1)内依次形成进液腔(9)、第一滤液腔(8)、第二滤液腔(7)和排液腔(6),所述罐体(1)内连通设有进液管(10)和排液管(11),所述进液管(10)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位于进液腔(9)内的上部,所述排液管(11)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位于排液腔(6)内的底部,所述第一滤板(5)、第二滤板(4)和第三滤板(3)均包括上滤板和下滤板,对应的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均通铰链(21)连接,所述下滤板通过锁扣装置与罐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所述罐体(1)的顶部还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立管(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5)的上滤板A(52)的下部均匀设有过滤孔A(25),所述上滤板A(52)的上部均匀设有一排立杆(26),相邻两个立杆(26)之间设有空隙(27),所述空隙(27)的宽度大于等于过滤孔A(25)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车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5)的下滤板A(51)面向盖板(2)的一侧平行设有与下滤板A(51)匹配的活动滤板(53),所述活动滤板(53)面向下滤板A(51)的一侧均匀设有多根垂直于活动滤板(53)的导向杆A(532),所述导向杆A(532)远离活动滤板(53)的一端穿过下滤板A(51)对应所设导向孔后固定于限位扩大头A(533),所述导向杆A(532)的外侧壁上、位于下滤板A(51)与活动滤板(53)之间的位置套置有设有预压力的弹簧A(534);所述下滤板A(51)上、位于上下相邻两个导向孔之间设有过滤孔B(54),所述过滤孔B(54)内穿设有导向杆B(55),所述导向杆B(55)背向盖板(2)的一端固定有扩大头B(552),所述导向杆B(55)的外侧壁上、位于下滤板A(51)与扩大头B(552)之间的位置套置有设有预压力的弹簧B(555),所述导向杆B(55)面向盖板(2)的一端穿过活动滤板(53)对应所设的过滤孔C(531)后固定有扩大头C(554),所述扩大头C(554)面向盖板(2)的端面为锥面,所述导向杆B(55)的外侧壁表面、位于下滤板A(51)与活动滤板(53)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限位块A(551),当限位块A(551)与下滤板A(51)贴合接触的时候,扩大头C(554)与活动滤板(53)贴合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污车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B(55)的外侧壁、位于导向杆B(55)与扩大头B(552)的连接处设有与过滤孔B(54)匹配的凸环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霏徐京宁王锦王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宏特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