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12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包括主体和进油口,主体一侧开口设置有进油口;进油口包括有回流槽和流动槽,回流槽包括有螺旋槽和回流口,流动槽包括有压力板、受力槽和复位板,该装置设置有回流槽,通过回流槽能够让燃油在泄漏出来的时候进行收集然后进行回流,使得入油口有一定的防护结构防止其燃油泄漏。

A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the inlet of fuel oil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燃油
,具体的,涉及一种燃油储蓄罐。
技术介绍
燃油是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燃料,通常用于在一些汽车或者机械设备动力的供给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燃油能够是现有的社会中的许多设备得以进行运送,让其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转,而通常燃油都是储蓄在油罐中进行储蓄以方便对其进行运输和储存,而现有的油罐的入油口都是通过直接通过其管道进行抽取和注入,因此在连接处没有任何的防护结构使得油会从其管道连接的缝隙处泄漏出来,使得燃油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燃油储罐在通过管道进行注入和抽取的时候会因为其连接处带有缝隙而带着去燃油会泄漏出来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包括主体和进油口,所述主体一侧开口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包括有回流槽和流动槽,所述回流槽开口设置于进油口顶端,所述流动槽开槽设置于进油口内部;所述回流槽包括有螺旋槽和回流口,所述螺旋槽固定连接于回流槽内壁,所述回流口开口设置于回流槽中部;所述流动槽包括有压力板、受力槽和复位板,所述压力板嵌入设置于流动槽中部,所述受力槽开口设置于压力板中部,所述复位板嵌入设置于压力板一侧。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回流槽为进油口顶端靠近边缘呈圆弧状的凹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旋槽为回流槽内壁表面呈螺旋状凹陷的凹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回流口为回流槽中部呈长方形状的开槽,且开槽整体呈倾斜状延伸贯穿其回流槽中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受力槽为压力板中部呈圆弧状凹陷的凹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复位板为压力板一侧呈长方形状的凸块,且凸块的一侧通过弹簧连接于流动槽。有益效果:(1)该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设置有回流槽,在注入和抽出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燃油从连接的缝隙处流出流动到进油口顶端的回流槽中,通过回流槽来对流出的燃油进行收集而在流进到回流槽的时候因为其螺旋槽来让其燃油产生一定的旋转增加冲击力来增加流速,然后流入到回流槽中的燃油会通过其回流口流进到流动槽中进行回流,让其入油口带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防止从缝隙处流出的燃油燃油不会泄漏出来造成浪费。(2)最后在燃油流进到流动槽的时候会因为其压力板上受力槽的凹槽处聚集,使得能够增加其压力板的压力,当承受一定重量的时候会迫使其压力板进行弯曲移动进行角度的改变让燃油重新流入到主体中,然后通过复位板一侧的弹簧来对其进行复位使得主体中的燃油不会流动到流动槽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油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油口的整体侧视解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中:主体1、进油口2、回流槽201、螺旋槽2011、回流口2012、流动槽202、压力板2021、受力槽2022、复位板2023。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5,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包括主体1和进油口2,主体1一侧开口设置有进油口2;进油口2包括有回流槽201和流动槽202,回流槽201开口设置于进油口2顶端,流动槽202开槽设置于进油口2内部;回流槽201包括有螺旋槽2011和回流口2012,螺旋槽2011固定连接于回流槽201内壁,回流口2012开口设置于回流槽201中部;流动槽202包括有压力板2021、受力槽2022和复位板2023,压力板2021嵌入设置于流动槽202中部,受力槽2022开口设置于压力板2021中部,复位板2023嵌入设置于压力板2021一侧。其中,回流槽201为进油口2顶端靠近边缘呈圆弧状的凹槽,通过回流槽201能够将泄漏流动到进油口2顶端表面的燃油进行收集然后回流。其中,螺旋槽2011为回流槽201内壁表面呈螺旋状凹陷的凹槽,通过螺旋槽2011能够在燃油流动到回流槽201的时候沿着其螺旋凹槽进行流动使得燃油进行旋转流动使得水流带有一定的冲击力,让流动的流速增加。其中,回流口2012为回流槽201中部呈长方形状的开槽,且开槽整体呈倾斜状延伸贯穿其回流槽201中部,通过回流口2012能够让流入到回流槽201的燃油流动到流动槽202中,同时因为其回流口2012整体成倾斜状设置,使得燃油在流入到流动槽202的时候会轻易的在从回流口2012往回进行流动。其中,受力槽2022为压力板2021中部呈圆弧状凹陷的凹槽,通过受力槽2022的凹槽使得燃油能够聚集在凹槽处,增加其压力板2021的重力,使得其能够在承受一定重量的时候向下进行移动改变角度。其中,复位板2023为压力板2021一侧呈长方形状的凸块,且凸块的一侧通过弹簧连接于流动槽202。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时,首先将燃油从进油口2注入到主体1中进行存储,而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其进油口2在将其抽出,而在注入和抽出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燃油从连接的缝隙处流出流动到进油口2顶端的回流槽201中,通过回流槽201来对流出的燃油进行收集而在流进到回流槽201的时候因为其螺旋槽2011来让其燃油产生一定的旋转增加冲击力来增加流速,然后流入到回流槽201中的燃油会通过其回流口2012流进到流动槽202中进行回流,使得从缝隙处流出的燃油能够进行回流使得其不会浪费,最后在燃油流进到流动槽202的时候会因为其压力板2021上受力槽2022的凹槽处聚集,使得能够增加其压力板2021的压力,当承受一定重量的时候会迫使其压力板2021进行弯曲移动进行角度的改变让燃油重新流入到主体1中,然后通过复位板2023一侧的弹簧来对其进行复位使得主体1中的燃油不会流动到流动槽20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包括主体(1)和进油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开口设置有进油口(2);/n所述进油口(2)包括有回流槽(201)和流动槽(202),所述回流槽(201)开口设置于进油口(2)顶端,所述流动槽(202)开槽设置于进油口(2)内部;/n所述回流槽(201)包括有螺旋槽(2011)和回流口(2012),所述螺旋槽(2011)固定连接于回流槽(201)内壁,所述回流口(2012)开口设置于回流槽(201)中部;/n所述流动槽(202)包括有压力板(2021)、受力槽(2022)和复位板(2023),所述压力板(2021)嵌入设置于流动槽(202)中部,所述受力槽(2022)开口设置于压力板(2021)中部,所述复位板(2023)嵌入设置于压力板(2021)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护结构,包括主体(1)和进油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开口设置有进油口(2);
所述进油口(2)包括有回流槽(201)和流动槽(202),所述回流槽(201)开口设置于进油口(2)顶端,所述流动槽(202)开槽设置于进油口(2)内部;
所述回流槽(201)包括有螺旋槽(2011)和回流口(2012),所述螺旋槽(2011)固定连接于回流槽(201)内壁,所述回流口(2012)开口设置于回流槽(201)中部;
所述流动槽(202)包括有压力板(2021)、受力槽(2022)和复位板(2023),所述压力板(2021)嵌入设置于流动槽(202)中部,所述受力槽(2022)开口设置于压力板(2021)中部,所述复位板(2023)嵌入设置于压力板(2021)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储罐入油口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恢宏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力加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