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29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包括外罩、设置于外罩顶端的输入轴、设置于外罩底部的输出轴、设置于外罩内的第一级变速机构、第二级变速机构,所述输入轴的下端穿过外罩且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与其配合,所述输入轴的下端与第一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上端穿过外罩且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与其配合,所述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级变速机构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两级变速的形式,在实现变速的同时还可以对能量进行回收,必要时可以切换为主动变速模式,实现可主动变速比可调。调。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变速
,特别是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发展新能源技术同时,通过机电装置回收能量也成为焦点;汽车悬架系统因路面不平度引起振动时,往往会导致大量能量的损耗,同时也会降低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型,如果有一种专用汽车的能量回收装置能将一部分能量收集,用于汽车其他耗能元件,便可以实现低碳环保,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提高平顺性和舒适性;
[0003]然而环卫专用车的作业工况十分复杂,例如,在吸污工况下液态垃圾固液分离筛桶中产生偏心荷载,随着吸污装置转速的加快或减慢,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偏心振动;在运输工况下由于上装污水质量变化,且污水在储存罐中晃动影响车身俯仰和侧倾运动;在自卸工况下装置作业导致簧载质量和质心位置变化以及污水流动过程带来的随机性振动极易造成整车及其零部件运行失稳;传统悬架的控制策略难以克服环卫专用车在吸污、运输和自卸等过程中具有车身簧载质量变化、筛筒和真空泵周期激振、滚筒偏心系统振动等难题,综合考虑多种作业工况变化和能量消耗约束,开发高效的主动控制策略与能量回收尤为重要;
[0004]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环卫车控制方式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环卫专用车作业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可以实现利用机械结构与电磁效应实现主动变速,同时实现部分能量的回收,用于控制环卫车吸污装置的转速,缓解环卫车偏心载荷周期性振动问题。
[0006]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包括外罩、设置于外罩顶端的输入轴、设置于外罩底部的输出轴、设置于外罩内的第一级变速机构、第二级变速机构,所述输入轴的下端穿过外罩且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与其配合,所述输入轴的下端与第一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上端穿过外罩且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与其配合,所述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级变速机构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
[0007]其中,所述第一级变速机构包括第一级四角转盘、第一级导向底座、第一级导向管、第一电机定子绕组、第一电机动子;所述输入轴的下端与四角转盘连接,所述第一级四角转盘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机动子,所述第一级导向底座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级导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8个呈圆周阵列的第一级导向管,其中,8个第一级导向管中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两个构成一个导向路径;4个第一电机动子分别设置在各个第一级导向管中,并且可以在对应的导向路径中运动;
[0008]其中,所述第二级变速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二级四角转盘、第二级导向底座、第二级导向管、第二电机定子绕组、第二电机动子;所述连接杆上端同心固定在第一导向底座下端且与第一级导向底座连为一体做同步运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级四角转盘固连,第二级四角转盘的4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第二电机动子;第二级导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8个圆周阵列的第二级导向管;其中,8个所述第二级导向管中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两个构成一个导向路径;4个第二电机动子分别设置在各个第二级导向管中,并且可以在对应的导向路径中运动。
[0009]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在第一级导向底座上,第一导向管和第五导向管构成第一导向路径,第二导向管和第六导向管构成第二导向路径,第三导向管和第七导向管构成第三导向路径,第四导向管和第八导向管构成第四导向路径。
[0010]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在第二级导向底座上,第九导向管和第十三导向管构成第一导向路径,第十导向管和第十四导向管构成第二导向路径,第十一导向管和第十五导向管构成第三导向路径,第十二导向管和第十六导向管构成第四导向路径。
[0011]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级导向管、第二级导向管中分别布满第一电机定子绕组、第二电机定子绕组。
[0012]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二级四角转盘与第一级导向底座绕第一级四角转盘做公转的同时通过也在围绕连接杆自转。
[0013]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级四角转盘和第二级四角转盘各自的四个臂的长度相等,且四个臂之间互相成直角布置。
[0014]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级四角转盘的半径为所述第一级导向底座的半径的一半。
[0015]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二级四角转盘的半径为所述第二级导向底座的半径的一半。
[0016]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设第一级四角转盘角速度为ω1,第一级导向底座角速度为ω2,第二级四角转盘的角速度为ω3,第二级导向底座的角速度为ω4,则:
[0017]ω1>ω2=ω3>ω4。
[0018]其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一级的能量回收装置,有着更多功能与优越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两级变速装置可以通过结构本身实现变速,同时可以回收能量;此外,对于吸污装置导致环卫车剧烈的周期性偏心振动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切换为主动变速模式,根据工况需要对线圈输入电流,使其对导体产生电磁阻尼,从而使输出轴的转速根据工况需要进行变化,控制环卫车质心变化幅度变小,使得环卫车运行更加稳定,增加零部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中第一级变速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中第二级变速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中第二级四角转盘与第一级导向底座安装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中第一电机动子在第一级导向管中的安装
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A、输入轴;100B、外罩;100C、输出轴;1、第一电机定子绕组;2A、第一电机动子;2B、第二电机动子;11、第一级四角转盘、12、第一级导向底座;13A~13H、第一级导向管;13A、第一导向管;13B、第二导向管;13C、第三导向管;13D、第四导向管;13E、第五导向管;13F、第六导向管;13G、第七导向管;13H、第八导向管;21、连接杆;22、第二级四角转盘;23、第二级导向底座;24A~24H、第二级导向管;24A、第九导向管;24B、第十导向管;24C、第十一导向管;24D、第十二导向管;24E、第十三导向管;24F、第十四导向管;24G、第十五导向管;24H、第十六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1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面仅以一种最优化的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设计原理进行详细阐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卫车电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100B)、设置于外罩(100B)顶端的输入轴(100A)、设置于外罩(100B)底部的输出轴(100C)、设置于外罩(100B)内的第一级变速机构、第二级变速机构,所述输入轴(100A)的下端穿过外罩(100B)且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与其配合,所述输入轴(100A)的下端与第一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输出轴(100C)的上端穿过外罩(100B)且通过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与其配合,所述输出轴(100C)的上端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级变速机构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级变速机构包括第一级四角转盘(11)、第一级导向底座(12)、第一级导向管(13A~13H)、第一电机定子绕组(1)、第一电机动子(2A);所述输入轴(100A)的下端与四角转盘连接,所述第一级四角转盘(11)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机动子(2A),所述第一级导向底座(12)与第二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级导向底座(12)的上表面设置有8个呈圆周阵列的第一级导向管(13A~13H),其中,8个第一级导向管(13A~13H)中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两个构成一个导向路径;4个第一电机动子(2A)分别设置在各个第一级导向管(13A~13H)中,并且可以在对应的导向路径中运动;其中,所述第二级变速机构包括连接杆(21)、第二级四角转盘(22)、第二级导向底座(23)、第二级导向管(24A~24H)、第二电机定子绕组、第二电机动子(2B);所述连接杆(21)上端同心固定在第一导向底座下端且与第一级导向底座(12)连为一体做同步运动;所述连接杆(21)的下端与第二级四角转盘(22)固连,第二级四角转盘(22)的4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第二电机动子(2B);第二级导向底座(23)的上表面设置有8个圆周阵列的第二级导向管(24A~24H);其中,8个所述第二级导向管(24A~24H)中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两个构成一个导向路径;4个第二电机动子(2B)分别设置在各个第二级导向管(24A~24H)中,并且可以在对应的导向路径中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超尹澳沈钰杰景兴建黄霏杨晓峰刘雁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宏特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