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46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包括箱体、散热窗、红外加热装置主体、盖板、加工板、滑槽、转移机构、控制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电源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加工板前端安装有转移机构,当模具加热完成推出到转移机构上的承载板进行放置时,机构内设置有两组电机,两组独立电机分别控制承载板翻折角度和转动角度,能在角度调节完成后,对承载板进行翻转,模具即可滑落至到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减少人工的操作,提高了转移的安全性,有效的减少了安全隐患,并且在基座顶部左后端安装有辅助支架,能安装外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对推出的模具进行实时温度感应,便于外置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固定以及角度调节。

An infrared heating equipment for foaming in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热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发泡成型的模具就是塑料发泡模具,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泡沫塑件,在受热熔融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专用的红外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大多采用红外加热设备,进行快速加热,使其加热效率更高。在红外加热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模具较重,需要推入进行加热设备内进行加热,加热后温度推出时温度较高,直接开模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转移至冷却设备进行冷却,由于模具热量较高,人工操作转移时,安全性较低,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该装置包括箱体,转移机构,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转移且进行测温;加工板,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承载;滑槽,用于安装外置滑动板对被加工模具进行导出到所述转移机构上;优选的,所述加工板厚度为3cm,并且加工板顶部呈光滑状;优选的,所述滑槽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滑槽贯穿加工板前后两端。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上端开设有散热窗,所述箱体内上端安装有红外加热装置主体,所述箱体前后两端通过铰链与盖板相接,所述箱体内中部开口位置固定有加工板,所述加工板左右两端开设有滑槽,所述加工板前端面设置有转移机构,所述箱体右侧下端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右侧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并且红外加热装置主体通过第一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底部右端设置有电源线,并且控制器与电源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基座、第一从动带轮、轴座、第一齿带、防护件、第一电机、基板、承载板、辅助支架、弧形槽、第二电机、第一主动带轮、连接件、第二主动带轮、第二齿带和第二从动带轮,所述基座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内中部背面被设置在基座内左右两侧上端的轴座内的轴杆贯穿固定,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外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带,所述第一齿带左下端伸入至防护件内部,所述防护件固定在基座前端面右端,并且基座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二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轴座底部与基板焊接固定,所述基板顶端中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背面与加工板相接触,所述基座顶部左后端安装有辅助支架,所述基座内左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基座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三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护件内安装有第一主动带轮,并且第一主动带轮外径表面通过第一齿带与第一从动带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内中部与第一电机左侧输出轴进行固定,所述基座左侧上端安装有连接件,并且连接件内上端与左端轴座内中部轴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件顶部,并且第二电机底部输出轴贯穿连接件与第二主动带轮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外径表面通过第二齿带与第二从动带轮进行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内中部通过转轴贯穿基板与承载板底部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架包括支座、支撑件、安装件、调节件和线槽,所述支座底部固定在基座顶部,所述支座顶端中部垂直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内上端与安装件相铰接,所述安装件内右端与调节件相铰接,所述支撑件背面开设有线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齿带与第二齿带尺寸相同,并且两者厚度均为2.5cm。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内左右两端开设有两组条形槽,并且两组条形槽均与滑槽开口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呈半圆状,并且弧形槽内厚度大于第二齿带宽度。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内上端开设有安装锁槽,下端开设有锁孔。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架采用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采用合金钢材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技术所述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通过在加工板前端安装有转移机构,当模具加热完成推出到转移机构上的承载板进行放置时,机构内设置有两组电机,两组独立电机分别控制承载板翻折角度和转动角度,能在角度调节完成后,对承载板进行翻转,模具即可滑落至到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减少人工的操作,提高了转移的安全性,有效的减少了安全隐患,并且在基座顶部左后端安装有辅助支架,能安装外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对推出的模具进行实时温度感应,便于外置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固定以及角度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转移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辅助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支撑件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箱体-1、散热窗-2、红外加热装置主体-3、盖板-4、加工板-5、滑槽-6、转移机构-7、控制器-8、第一开关-9、第二开关-10、第三开关-11、电源线-12、基座-71、第一从动带轮-72、轴座-73、第一齿带-74、防护件-75、第一电机-76、基板-77、承载板-78、辅助支架-79、弧形槽-710、第二电机-711、第一主动带轮-712、连接件-713、第二主动带轮-714、第二齿带-715、第二从动带轮-716、支座-791、支撑件-792、安装件-793、调节件-794、线槽-79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包括箱体1,转移机构7,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转移且进行测温;加工板5,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承载;滑槽6,用于安装外置滑动板对被加工模具进行导出到所述转移机构7上;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板5厚度为3cm,并且加工板5顶部呈光滑状;进一步的,所述滑槽6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滑槽6贯穿加工板5前后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内上端开设有散热窗2,所述箱体1内上端安装有红外加热装置主体3,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通过铰链与盖板4相接,所述箱体1内中部开口位置固定有加工板5,所述加工板5左右两端开设有滑槽6,所述加工板5前端面设置有转移机构7,所述箱体1右侧下端固定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右侧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开关9、第二开关10和第三开关11,并且红外加热装置主体3通过第一开关9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底部右端设置有电源线12,并且控制器8与电源线12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移机构7包括基座71、第一从动带轮72、轴座73、第一齿带74、防护件75、第一电机76、基板77、承载板78、辅助支架79、弧形槽710、第二电机711、第一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转移机构(7),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转移且进行测温;/n加工板(5),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承载;/n滑槽(6),用于安装外置滑动板对被加工模具进行导出到所述转移机构(7)上;/n其中,所述加工板(5)厚度为3cm,并且加工板(5)顶部呈光滑状;/n其中,所述滑槽(6)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滑槽(6)贯穿加工板(5)前后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移机构(7),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转移且进行测温;
加工板(5),用于对被加热模具进行承载;
滑槽(6),用于安装外置滑动板对被加工模具进行导出到所述转移机构(7)上;
其中,所述加工板(5)厚度为3cm,并且加工板(5)顶部呈光滑状;
其中,所述滑槽(6)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滑槽(6)贯穿加工板(5)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上端开设有散热窗(2),所述箱体(1)内上端安装有红外加热装置主体(3),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通过铰链与盖板(4)相接,所述箱体(1)内中部开口位置固定有加工板(5),所述加工板(5)左右两端开设有滑槽(6),所述加工板(5)前端面设置有转移机构(7),所述箱体(1)右侧下端固定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右侧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开关(9)、第二开关(10)和第三开关(11),并且红外加热装置主体(3)通过第一开关(9)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底部右端设置有电源线(12),并且控制器(8)与电源线(1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具内发泡用红外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7)包括基座(71)、第一从动带轮(72)、轴座(73)、第一齿带(74)、防护件(75)、第一电机(76)、基板(77)、承载板(78)、辅助支架(79)、弧形槽(710)、第二电机(711)、第一主动带轮(712)、连接件(713)、第二主动带轮(714)、第二齿带(715)和第二从动带轮(716),所述基座(71)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72),所述第一从动带轮(72)内中部背面被设置在基座(71)内左右两侧上端的轴座(73)内的轴杆贯穿固定,所述第一从动带轮(72)外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带(74),所述第一齿带(74)左下端伸入至防护件(75)内部内部,所述防护件(75)固定在基座(71)前端面右端,并且基座(71)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6),所述第一电机(76)通过第二开关(10)与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轴座(73)底部与基板(77)焊接固定,所述基板(77)顶端中部设置有承载板(78),所述承载板(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清李德福吴锦裕林杏江林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浩博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