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12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压合装置,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力缸压合装置容易出现上压合模具自动脱落的技术问题。该机构包括筒体以及与筒体相连接的动力缸,筒体能够套设在压合装置的用于连接上压合模具的直线光轴上,沿筒体的周向设有多个抱轴爪,抱轴爪能够在动力缸的作用下沿筒体径向移动以抱紧或松开直线光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压合装置,当压合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的抱轴爪抱紧用于连接上压合模具的直线光轴,从而防止在待机状态下上压合模具由于压力机动力缸接头松动或误操作而导致下落的情况发生,进而保障操作人员不会受到伤害,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An anti falling mechanism of pressing device and a pressing device with th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压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根据国家提出的智能制造2025计划,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紧跟国家的号召,目前许多采用人工压合的产品已经由自动化压合装置所代替,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压合装置均是采用由气缸、电缸等动力缸作为压合动力的来源。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压力机动力缸18、直线光轴17、设置在直线光轴17底部的上压合模具21和下压合模具22,由图1可以看出,在压力机处于待机状态时,即使压力机动力缸18没有任何动作,压力机动力缸接头20也极容易与压力机动力缸的活动端松动而脱落,导致设置在直线光轴17底部的上压合模具21因自重下落而与下压合模具22压合,容易砸伤员工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另外,在压力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上压合模具也容易因程序错误误触发而引起下压,导致出现伤人的情况。因此,针对采用动力缸为动力源的压合装置,亟需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压合装置在待机状态下自动脱落的防护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接的动力缸(11),其中,所述筒体能够套设在压合装置用于连接上压合模具的直线光轴上,沿所述筒体的周向设有多个抱轴爪(14),所述抱轴爪(14)能够在所述动力缸(11)的作用下沿所述筒体径向移动以抱紧或松开所述直线光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接的动力缸(11),其中,所述筒体能够套设在压合装置用于连接上压合模具的直线光轴上,沿所述筒体的周向设有多个抱轴爪(14),所述抱轴爪(14)能够在所述动力缸(11)的作用下沿所述筒体径向移动以抱紧或松开所述直线光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座(12)和筒身(10),其中,围绕所述筒身的外侧壁设有滑环(13),所述滑环(13)的内侧面与所述抱轴爪(14)的外侧面相接触设置,并且,所述滑环(13)与所述动力缸(11)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滑环(13)能够在所述动力缸(11)的作用下沿所述筒身(10)上下移动,以使其内侧面作用于所述抱轴爪(14)实现所述抱轴爪(14)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缸(11)的固定端通过固定座(23)固定连接至所述筒座(12)上,所述动力缸(11)平行于所述筒身(1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缸(11)的活动端通过连接板(16)与所述滑环(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6)的一端与所述滑环(13)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6)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缸(11)的活动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身(10)外壁沿所述筒体的轴向设有滑槽(15),在所述滑环(13)上设有与所述滑槽(15)相适配的滑块(24),在所述滑环(13)沿所述筒身(10)上下移动时,所述滑块(24)能够在所述滑槽(15)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身(10)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佳慧陆成聪谢洋贾玉龙王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