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包括下底板、凸模、上底板、凹模、压料圈、下压料板、上压料板、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下模氮气弹簧以及上模氮气弹簧;上模凹模与上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压机滑块上;下模凸模与下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工作台上;压料圈套在凸模外,压料圈与下底板之间设有下模氮气弹簧,压料圈与上底板之间设有上模氮气弹簧,上模氮气弹簧与下模氮气弹簧位置相对应;上压料板活动安装在凹模内,上压料板通过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与上底板连接;下压料板活动安装在凸模内,下压料板通过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与下底板连接。
A drawing die which can control the upper and lower pressing plate of drawing die to delay e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
本技术属于拉延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
技术介绍
后盖外板上部这种表面覆盖件冷冲压拉延模结构通常有五部分,分别是下底板、凸模、压料圈、上底板、凹模。上模凹模与上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压机滑块上;下模凸模与下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工作台上,压料圈套在凸模外,与下底板用侧销或退料板螺钉锁住,保证压料圈在下气垫的作用下浮起行程。这种结构对制件形状的起伏要相对连续,高低差不能在某处断崖式跳跃,否则拉延成形后容易开裂、起皱,棱线滑移,成形性不好。原拉延模具结构运动关系是开模时,上模随滑块打开,压料圈浮起,平板料放置在压料圈上,压机上滑块带动上模下行,与下模压料圈接触,将板料服帖在压料圈和凹模压料面上,再向下走完压料圈行程,使制件与凸模、凹模、压料圈完全服帖,完成拉延。如图1所示,某款SUV车型的后盖外板上部扰流板位置形状突起,R角小,后风窗与扰流板位置高度差大,拉延后R角容易滑移。故冲压工艺在原结构上增加上下压料板,改变传统工艺。新冲压工艺将后风窗位置做成活动上下压料板,目的是与压料圈同时压住板料一起拉延成形,避免R角滑移,以冲制优质拉延件。拉延模具由于多出了活动部件,改变了原来稳定的运动关系,开模时活动部件在氮气弹簧及压床托杆的作用下不受控制的顶出制件,拉延成型后的制件会产生变形,为了保证冲压工艺的有效性,需要设计一种模具结构保证工艺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保证了各个活动部件的运动顺序受到控制而对成型后的制件无损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包括下底板、凸模、上底板、凹模、压料圈、下压料板、上压料板、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下模氮气弹簧以及上模氮气弹簧;上模凹模与上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压机滑块上;下模凸模与下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工作台上;压料圈套在凸模外,压料圈与下底板之间设有下模氮气弹簧,压料圈与上底板之间设有上模氮气弹簧,上模氮气弹簧与下模氮气弹簧位置相对应;上压料板活动安装在凹模内,上压料板通过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与上底板连接;下压料板活动安装在凸模内,下压料板通过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与下底板连接。所述下模氮气弹簧分布在下底板的四个角上。所述下压料板行程为70mm,上压料板行程为130mm,压料圈行程为240mm,下模氮气弹簧行程为20mm,上模氮气弹簧行程为135mm。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延缓了下压料板及压料圈同时顶起而损伤制件、上压料板单独顶出而损伤制件以及压料圈与上压料板同时对制件上下顶出而损伤制件的问题。本技术针对产品的特性,冲压工艺新要求,巧妙地增加上下模氮气弹簧,并利用氮气弹簧的行程处理带有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模具结构。满足冲压工艺要求,布置简单,结构合理,满足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要求,对制件表面无损伤,在工程实践中对同类产品适用性强,未来应用价值前景可观。附图说明图1为某款SUV车型的后盖外板侧视形状曲线;图2为本技术模具闭合成型状态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模具开模135mm状态结构剖视图;图中:1-下底板;2-凸模;3-上底板;4-凹模;5-压料圈;6-下压料板;7-上压料板;8-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9-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10-下模氮气弹簧;11-上模氮气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新冲压工艺后,拉延模具中三个活动部件,其行程分别为下压料板行程70mm,上压料板行程130mm,压料圈行程240mm。当拉延成型完成之后,模具开模,上模上行,此时会产生三个问题。1,下模压料圈5在气垫作用下上行,如果此时下压料板6在普通氮气弹簧作用下也上行70mm,下压料板对冲制好的拉延制件会产生局部变形,所以下压料板必须控制顶出,选用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8,目的是活塞杆可以延时顶出。2,上模活动部件即上压料板7在氮气弹簧及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行130mm,顶着制件脱离凹模口,对冲制好的拉延制件也会产生严重的局部变形,即使上模用可控氮气弹簧,开模不会伸出活塞杆顶出上压料板,但上压料板也会在自重的作用下顶出,所以不必要选用可控氮气弹簧而选用普通氮气弹簧9即可。3,即使上述两个问题中氮缸都选择好了,还有一个更为严重问现象出现。就是下模压料圈5在压床气垫作用下会上行240mm,上压料板7在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9作用下下行130mm,制件两端受向上的力,而中间受向下的力,制件变形可想而知。基于以上三个新出现情况,并针对自动线生产时压料圈抬起20mm吸盘取件的要求,本结构从四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得到合格制件。1,首先要在生产压床气垫上解决,控制压床气垫在开模取件之前都禁止升起,生产压床气垫可以锁住一段时间,为本技术模具结构提供了有效保证。2,采用下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8,使其活塞杆延缓顶出。3,下模下底板1四角增加下模氮气弹簧10,行程为20mm,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模压料圈5在氮气弹簧作用下抬起20mm时,吸盘抓取制件。4,上模增加上模氮气弹簧11,行程为135mm,保证大于冲压工艺要求的上压料板130mm行程,主要目的是顶住压料圈,让拉延成型后的压料圈不上行的同时也保证上压料板130mm行程的释放,使制件始终服帖在凸模及压料圈上而不变形。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包括下底板1、凸模2、上底板3、凹模4、压料圈5、下压料板6、上压料板7、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8、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9、下模氮气弹簧10以及上模氮气弹簧11。上模凹模4与上底板3安装在一起,装在压机滑块上;下模凸模2与下底板1安装在一起,装在工作台上;压料圈5套在凸模2外,压料圈5与下底板1之间设有下模氮气弹簧10,压料圈5与上底板3之间设有上模氮气弹簧11,上模氮气弹簧11与下模氮气弹簧10位置相对应;上压料板7活动安装在凹模4内,上压料板7通过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9与上底板3连接;下压料板6活动安装在凸模2内,下压料板6通过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8与下底板1连接。下模氮气弹簧10分布在下底板1的四个角上。氮气弹簧规格:1,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8及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9所选规格应该遵照冲压工艺模拟所需求的压料力选择,本技术,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9选3个7.5T,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8选3个3T,满足要求。2,下模氮气弹簧10要能支起压料圈5的重量3T,所选氮缸为4个3T,共12T,满足支撑压料圈上行20mm吸盘取件。3,上模氮气弹簧11要能压住压料圈5,使之在上模具升起135mm,释放上压料板130mm行程过程中压料圈保持不动。所选氮气弹簧要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包括下底板、凸模、上底板、凹模、压料圈、下压料板、上压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下模氮气弹簧以及上模氮气弹簧;上模凹模与上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压机滑块上;下模凸模与下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工作台上;压料圈套在凸模外,压料圈与下底板之间设有下模氮气弹簧,压料圈与上底板之间设有上模氮气弹簧,上模氮气弹簧与下模氮气弹簧位置相对应;上压料板活动安装在凹模内,上压料板通过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与上底板连接;下压料板活动安装在凸模内,下压料板通过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与下底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拉延模上下压料板延缓顶出的拉延模具,包括下底板、凸模、上底板、凹模、压料圈、下压料板、上压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模压料板可控氮气弹簧、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下模氮气弹簧以及上模氮气弹簧;上模凹模与上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压机滑块上;下模凸模与下底板安装在一起,装在工作台上;压料圈套在凸模外,压料圈与下底板之间设有下模氮气弹簧,压料圈与上底板之间设有上模氮气弹簧,上模氮气弹簧与下模氮气弹簧位置相对应;上压料板活动安装在凹模内,上压料板通过上模压料板氮气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林,王强,宋铁明,安洪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