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烫印成型品、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本申请专利技术涉及烫印成型品、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基于汽车车身的轻量化的燃料消耗率的提高、以及汽车车身的碰撞安全性的提高,正在推进构成汽车车身的钢板的高强度化。图36是表示汽车的车身本体中的车身侧的构成部件即A柱下侧外侧板1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如图36所示那样,A柱下侧外侧板1在其上部具有角部2。在角部2具有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纵壁3以及与车辆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纵壁4。在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纵壁3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A柱下侧内侧板5重叠地进行接合的朝外凸缘3a。另一方面,与车辆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纵壁4成为前玻璃的搭载面,在纵壁4的边缘未设置朝外凸缘,而仅由纵壁4形成。在本说明书中,还将该纵壁4称为“玻璃面凸缘”。图37(a)以及图37(b)是表示A柱下侧外侧板1的冷态下的以往的2工序成型方法的说明图。以往,如图37(a)所示那样,在第1个工序中对角部2的两个纵壁3、4分别拉深成型了朝外凸缘3a、4a之后,如图37(b)所示那样,在第2个工序中对与车辆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纵壁4的朝外凸缘4a进行弯曲返回成型,由此在冷态下通过2个工序对A柱下侧外侧板1进行了成型。但是,钢板的高强度化(例如抗拉强度1200MPa以上)与成型性处于自相矛盾的关系,难以不产生破裂或褶皱地制造具有两个纵壁3、4、且更高强度的A柱下侧外侧板1。此外,由于通过2个工序进行成型,因此制造成本提高。近年,通过烫印方法来制造在角部2具有两个纵壁3、4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烫印成型品,是具有12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以及马氏体钢组织的至少一方,且具有沿着长边方向从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依次相连的第一部、角部以及第二部的钢制的烫印成型品,其特征在于,/n上述第一部、上述角部以及上述第二部分别为,在与上述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中观察的情况下,具有顶板、以及与上述顶板相连的两个纵壁;/n上述第二部具有与上述纵壁相邻接的第一朝外凸缘;/n上述角部具有:/n从上述第一部的上述纵壁延伸的纵凸缘;/n与上述两个纵壁中位于上述角部的外周侧的纵壁相邻接的第二朝外凸缘;以及/n上述纵凸缘与上述第二朝外凸缘相连的迁移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烫印成型品,是具有12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以及马氏体钢组织的至少一方,且具有沿着长边方向从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依次相连的第一部、角部以及第二部的钢制的烫印成型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上述角部以及上述第二部分别为,在与上述长边方向垂直的截面中观察的情况下,具有顶板、以及与上述顶板相连的两个纵壁;
上述第二部具有与上述纵壁相邻接的第一朝外凸缘;
上述角部具有:
从上述第一部的上述纵壁延伸的纵凸缘;
与上述两个纵壁中位于上述角部的外周侧的纵壁相邻接的第二朝外凸缘;以及
上述纵凸缘与上述第二朝外凸缘相连的迁移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印成型品,其中,
该烫印成型品为A柱下侧外侧板。
3.一种烫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是通过烫印方法对坯料进行冲压成型而制造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烫印成型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坯料配置在冲头以及坯料保持器、与冲模以及弯曲模之间,该冲模与上述坯料保持器对置地配置,
通过上述冲头支承上述坯料中成型为上述顶板的部分,
通过上述坯料保持器和上述冲模,夹入上述坯料中、上述第一部以及上述角部的成型为上述两个纵壁中位于上述角部的外周侧的纵壁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使上述冲模以及上述弯曲模向上述冲头相对地接近,通过上述冲头、上述坯料保持器以及上述冲模对成型为上述纵壁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拉深成型,并且,通过上述冲头以及上述弯曲模对除了被拉深成型的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进行弯曲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烫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坯料中成型为位于上述角部的外周侧的上述纵壁以及上述纵凸缘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达到成型下止点之前被拉拔,而由上述坯料保持器与上述冲模进行的夹入结束。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烫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进一步具备与上述冲头对置地配置的衬垫,通过上述冲头以及上述衬垫夹持上述坯料中成型为上述顶板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烫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冲模以及上述坯料保持器均具有:第一面,与上述坯料中、上述第一部以及上述角部的成型为上述两个纵壁中位于上述角部的外周侧的纵壁的部分抵接而夹入;弯曲部,与上述第一面连续;以及第二面,与上述弯曲部连续,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一面向从上述弯曲模远离的方向倾斜,
在上述冲头以及上述弯曲模进行弯曲成型的同时,上述冲模以及上述坯料保持器各自的上述第二面对上述坯料进行拉深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烫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成型中途的上述坯料中,由上述冲模以及上述坯料保持器各自的上述第二面限制的部分的端部、与通过上述冲头以及上述弯曲模进行弯曲成型而成为上述第一朝外凸缘的部分的端部之间的冲压方向上的差为20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烫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冲模的上述弯曲部设置于上述弯曲模的弯曲稜线部的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并且,上述坯料保持器的上述弯曲部设置于上述冲头的冲头肩R部的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烫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坯料保持器中的上述第二面相对于上述第一面的倾斜角度,为(上述冲头的冲头肩R部的倾斜角度-30度)以上,且为(上述冲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研一郎,忍田良之,中泽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