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层;主间隔物及辅隔垫物,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层,保护层,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保护层内部和表面,与主间隔物对应;凹槽开设于保护层,与辅间隔物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二基板的第二基层上设置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在第二基板的保护层上开设凹槽,辅间隔物与凹槽相对且可伸入凹槽,使得面板的段差得以增大,增大量为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的厚度与凹槽的深度之和,进而有效的增大了段差,增大液晶冗余,提升面板品质。
A display component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组件主要由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CF)基板和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对组且密封周边形成,这种由两块基板对盒形成的结构也称为液晶盒,盒内填充液晶材料。其中,CF基板是实现液晶显示器的色彩显示的关键材料,同时还影响显示亮度、对比度等光学特性。CF基板主要包括玻璃基板(GlassSubstrate,GS)、黑矩阵(BlackMatrix,BM)、色阻(ColorResist,CR)、ITO(IndiumTinOxides,铟锡氧化物)和柱状间隔物(PostSpacer,PS)。PS用于维持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的间隙稳定。液晶盒内一般有两种PS,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维持液晶盒间隙的主PS(Main-PS,MPS),另外一种是在液晶盒厚变小时起到支撑作用的辅PS(Sub-PS,SPS)。在非正常情况下,例如当温度过高时,液晶体积膨胀,MPS支撑力减小,液晶膨胀后会局部聚集在一起出现重力Mura(亮度不均、斑点),定义出现重力Mura的边界液晶量为L1;当温度过低时,液晶体积缩小,盒厚变小,SPS产生支撑力,阻止液晶盒厚的进一步下降,此时局部空间仍有可能因无液晶而出现真空气泡,定义出现真空气泡的边界液晶量为L2。在L1与L2之间的液晶量,称为LCmargin(液晶冗余),在此范围内不会出现重力mura与真空气泡,LCmargin在合理的范围内要求越大越好。MPS和SPS随着液晶盒间隙的减小而先后接触TFT基板,产生PS段差,当段差过小时,无法保证液晶冷缩后仍能够充满液晶盒,进而易产生真空气泡,使得LCmargin过小,合适的段差是保证足够大的LCmargin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液晶显示组件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提供新的增大段差的方案,以增大LCmargin。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旨在解决显示组件的LCmargin较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层;主间隔物和辅间隔物,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层,与所述第一基层相对间隔设置;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开设有可供辅间隔物伸入的凹槽;以及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所述半导体垫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层内部,所述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与所述主间隔物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上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半导体垫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所述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层对应所述半导体垫块的部位形成凸起,所述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凸起上并与所述主间隔物抵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金属层、半导体有源层、第二金属层及像素电极,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和第一缓冲层之间,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和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所述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垫块和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在同一制程中间隔形成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所述透明导电垫块和所述像素电极在同一制程中间隔形成于所述第二缓冲层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垫块和所述像素电极的间距大于5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垫块和所述半导体有源层的厚度相同;和/或所述透明导电垫块和所述像素电极的厚度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垫块的厚度大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的厚度;和/或所述透明导电垫块的厚度大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内部;或者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层的表面;或者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内部;或者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基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间隔物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辅间隔物的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的黑矩阵和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色阻块,所述黑矩阵在不同的色阻块之间形成遮光带;所述主间隔物和辅间隔物设于所述遮光带上,或者设于所述色阻块上与所述遮光带对应的部位;在一个所述色阻块对应的区域内,设置一个所述主间隔物或辅间隔物;所述主间隔物和辅间隔物等数量均匀交错分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第一基层;黑矩阵,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色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及黑矩阵上,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色阻块,所述不同颜色的色阻块通过所述黑矩阵相间隔;主间隔物和辅间隔物,间隔设置于所述黑矩阵上或者所述色阻层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部位;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层,与所述第一基层相对间隔设置;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第二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半导体垫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朝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其中,自所述第二缓冲层的表面向所述第二基层的方向开设有可供所述辅间隔物伸入的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缓冲层或者延伸至所述第一基层;所述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层叠,所述透明导电垫块与所述主间隔物抵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基层上设置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在第二基板的保护层上开设凹槽,主间隔物与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相对抵接,辅间隔物与凹槽相对且可伸入凹槽,由于半导体垫块、透明导电垫块和凹槽的设置,使得面板的段差得以增大,最大可增加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的厚度和保护层的厚度之和,进而有效的增大了段差,增大液晶冗余,提升显示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第二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向剖面中的一半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向剖面中的另一半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第四种截面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n所述第一基板包括:/n第一基层;/n主间隔物和辅间隔物,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n所述第二基板包括:/n第二基层,与所述第一基层相对间隔设置;/n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开设有可供辅间隔物伸入的凹槽;以及/n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所述半导体垫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层内部,所述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与所述主间隔物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第一基层;
主间隔物和辅间隔物,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
第二基层,与所述第一基层相对间隔设置;
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开设有可供辅间隔物伸入的凹槽;以及
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所述半导体垫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层内部,所述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垫块和透明导电垫块与所述主间隔物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上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
所述半导体垫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
所述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层对应所述半导体垫块的部位形成凸起,所述透明导电垫块设置于所述凸起上并与所述主间隔物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金属层、半导体有源层、第二金属层及像素电极,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和第一缓冲层之间,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和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所述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所述半导体垫块和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在同一制程中间隔形成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上;
所述透明导电垫块和所述像素电极在同一制程中间隔形成于所述第二缓冲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垫块和所述像素电极的间距大于5μ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垫块和所述半导体有源层的厚度相同;和/或
所述透明导电垫块和所述像素电极的厚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垫块的厚度大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的厚度;和/或
所述透明导电垫块的厚度大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