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348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右上固定有转台,所述转台上端设有上端限位装置,所述转台下端设有下端限位装置。所述转台上端连接有芯棒A,芯棒A收集完成线卷时,转台逆时针转动,当转到90°时,触发万向行程开关,关闭驱动系统,在惯性力作用下再转动90°,经过延迟时间5秒,上液压驱动控制上液压缸顶紧上接触块,使线卷有竖直向转动到水平向,芯棒B可继续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液压缸限位提高了卡紧精度,易于维护,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保证高速线材生产中集卷站工序的顺畅运行,从而提高车间生产作业率。

A double core bar rotary device in the coiler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
本技术属于线材集卷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
技术介绍
双芯棒式集卷站是高速线材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集卷站设备结构复杂,多个设备动作顺序进行,因而对双芯棒的旋转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传统的液压传动式集卷站没有专门的定位装置,定位精度不易控制,经常出现双芯棒旋转不到位或过位的状况,极大的影响了集卷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制约生产。传统的液压传动式集卷站仅依靠液压回转缸的内花键与双芯棒回转装置的花键轴之间的啮合实现双芯棒的旋转或制动,由于这种结构的花键啮合处侧隙较大,芯棒旋转到位后往往产生晃动,偏离正确位置,无法实现准确定位。因控制或误操作原因,这种集卷站双芯棒在旋转时经常出现旋转过位的情况,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包括驱动箱1,所述驱动箱1右上固定有转台2,所述转台2可以作180°旋转,所述转台2上端设有上端限位装置4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箱(1),所述驱动箱(1)右上固定有转台(2),所述转台(2)上端设有上端限位装置(41),所述转台(2)下端设有下端限位装置(42),所述转台(2)上端连接有芯棒A(31),所述芯棒A(31)下端设有芯棒A卡环(311),所述转台(2)下端连接有芯棒B(32),所述芯棒B(32)下端设有芯棒B卡环(321),所述上端限位装置(41)右端设有上液压驱动(51),所述上液压驱动(51)左端连接有上液压缸(511),所述下端限位装置(42)右端设有下液压驱动(52),所述下液压驱动(52)左端连接有下液压缸(521),所述上液压驱动(51)和下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卷站双芯棒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箱(1),所述驱动箱(1)右上固定有转台(2),所述转台(2)上端设有上端限位装置(41),所述转台(2)下端设有下端限位装置(42),所述转台(2)上端连接有芯棒A(31),所述芯棒A(31)下端设有芯棒A卡环(311),所述转台(2)下端连接有芯棒B(32),所述芯棒B(32)下端设有芯棒B卡环(321),所述上端限位装置(41)右端设有上液压驱动(51),所述上液压驱动(51)左端连接有上液压缸(511),所述下端限位装置(42)右端设有下液压驱动(52),所述下液压驱动(52)左端连接有下液压缸(521),所述上液压驱动(51)和下液压驱动(52)中部设有万向行程开关(6),所述驱动箱(1)下端设有支撑板(422),所述支撑板(422)中部设有加强板(421),所述支撑板(422)靠近转台(2)的一侧设有底板(423),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毅张凤华覃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江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