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件及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66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止水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竖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带接头孔的通水接头,所述基座周侧朝外设置有若干通水接口,所述接头孔与所述通水接口于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连通的通水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该止水件的过滤装置;通过该止水件的通水接头及侧向设置的通水接口的连通配合,能对输入或输出的水液方向进行调整,有效适应特定的安装环境,满足不同环境中不同结构的过滤装置安装使用需求。

A water stop and filt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水件及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止水件及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过滤装置应用中,于日常保养维护或定期更换耗材,滤芯需要经常更换;因此,滤芯于过滤装置中是可拆卸设置的。而长期多次对滤芯进行拆卸更换,或将会造成滤芯相关安装结构的损耗,当该相关安装结构损耗至一定程度时,或会造成结构损耗,而导致滤芯不能安装,而造成过滤装置使用上的影响。为确保安装结构的寿命,而采取有独特的滤芯安装结构形式的滤芯,存在应用单一,通用性差、加工成本高等一系列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止水件及过滤装置。一种止水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竖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带接头孔的通水接头,所述基座周侧朝外设置有若干通水接口,所述接头孔与所述通水接口于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连通的通水流道。进一步地,其中三个所述通水接头之间位置布置呈直线或呈三角形状,所述通水接头呈中空的圆柱状且所述接头孔设置于所述通水接头上端;所述通水接头内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上端凸出于所述通水接头。进一步地,所述通水接口设置有至少三个,各所述通水接口与各所述通水接头一一对应,各对应的所述通水接头及通水接口于所述基座内分别形成有独立连通的所述通水流道。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下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旁侧设置有限位柱。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侧还竖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接头。进一步地,各所述通水接头及各所述定位接头数量之和大于等于四个,其中四个所述通水接头和/或所述定位接头位置布置呈凸四边形状。还包括一种应用有如上述所述的止水件的过滤装置,包括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安装端设置有第一通水孔、第二通水孔及第三通水孔,各所述通水接头分别对应地与所述第一通水孔、第二通水孔及第三通水孔配合,以形成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件的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的安装端还包括设置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所述第一通水孔之间设置有连接水道以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水孔上可拆卸安装有封口构件;当所述封口构件安装至该第一通水孔位置时,使流至该第一通水孔位置的水流经所述连接水道引导以由所述导水孔导流;各所述通水接头分别对应地插接于所述导水孔、第二通水孔及第三通水孔,以形成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件的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构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导水孔位置,当所述封口构件所述第一通水孔位置拆卸而安装至所述导水孔位置时,使流至该第一通水孔位置的水流由该第一通水孔导流,各所述通水接头分别对应地插接于所述第一通水孔、第二通水孔及第三通水孔,以形成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件的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滤座,所述滤座形成有用于滤芯安装的座体腔,所述座体腔下部周侧设置有与各所述通水接口配合的座水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止水件的通水接头及侧向设置的通水接口的连通配合,能对输入或输出的水液方向进行调整,有效适应特定的安装环境,满足不同环境中不同结构的过滤装置安装使用需求。通过该止水件的通水接头及滤芯中通水孔与导水孔位置的布置,有效地确保所述滤芯与止水件之间结构安装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该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该导水孔及封口构件的设置,而令该滤芯的各通水孔位置可因应不同的安装结构而作出一定的调整,有效地提高该滤芯的安装通用性。所述过滤装置中,通过应用该滤芯、止水件及滤座的结构组合,而具备有结构简单稳定、使用寿命长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过滤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装置的第一局部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装置的第二局部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滤座与水路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滤芯1、安装端10、限位凸块101、第一通水孔11、第二通水孔12、第三通水孔13、导水孔14、封口构件15、定位接孔16、定位槽17、定位垫18、止水件2、基座20、通水接头21、接头孔211、加强筋板212、通水接口22、定位柱23、限位柱24、定位接头25、滤座3、座体30、座体腔31、座水入口32、止水件接孔33、限位槽34、导向槽35、水路板4、上板41、滤座安装位置411、下板42、下板通水孔42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芯、与所述滤芯配合的止水件、滤座及与所述滤座配合的水路板。所述滤芯1用于与止水件2及滤座3配合一侧的安装端10设置有用于纯水输出的第一通水孔11、用于原水输入的第二通水孔12、用于废水输出的第三通水孔13及导水孔14,所述导水孔14与所述第一通水孔11之间设置有连接水道以相互连通;还包括有封口构件15,所述封口构件15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通水孔11或所述导水孔14上。当所述封口构件15安装至该第一通水孔11位置时,有效对所述第一通水孔11形成封堵,使流至该第一通水孔11位置的水流经所述连接水道引导,以经由所述导水孔14导流;当所述封口构件15从所述第一通水孔11位置拆卸而安装至所述导水孔14位置时,有效对所述导水孔14形成封堵,使流至该第一通水孔11位置的水流正常地直接经由该第一通水孔11导流,以此进行所述第一通水孔11及所述导水孔14之间纯水输出的水流导流位置的更改。因应实际需要,于所述滤芯1结构中,所述导水孔14及其连接水道也可与所述第二通水孔12或所述第三通水孔13进行配合设置,以实现原水输入或废水输出的水流导流位置的更改。所述第一通水孔11、第二通水孔12及第三通水孔13排列呈直线布置,且所述第一通水孔11设置于该滤芯1安装端10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二通水孔12及第三通水孔13等距分布设置于所述纯水出孔两侧;所述导水孔14设置于所述直线位置的旁侧,所述导水孔14、第一通水孔11、第二通水孔12及第三通水孔13之间位置布置呈三角形状;所述安装端10上还设置有定位接孔16,所述定位接孔16相对于所述导水孔14布置于所述直线位置的另一侧;所述定位接孔16、导水孔14、第一通水孔11、第二通水孔12及第三通水孔13之间位置布置呈正方形状;呈正方形状布置的各孔洞的应用,即可令其与对应的分体接入的止水件2连接时实现连接稳定,而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所述安装端10于所述导水孔14、第一通水孔11、第二通水孔12及第三通水孔13之间位置的布置范围下凹形成有呈三角形状的定位槽17,所述定位槽17上配合设置有定位垫18,所述定位垫18压合于所述封口构件15;该定位垫18可选择为第一定位垫18或第二定位垫18,所述第一定位垫18对应所述导水孔14、第二通水孔12及第三通水孔13位置设置有三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垫18对应所述第一通水孔11、第二通水孔12及第三通水孔13位置设置有三个第二定位孔;当所述封口构件15安装至该第一通水孔11位置时,将配合使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水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竖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带接头孔的通水接头,所述基座周侧朝外设置有若干通水接口,所述接头孔与所述通水接口于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连通的通水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水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竖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带接头孔的通水接头,所述基座周侧朝外设置有若干通水接口,所述接头孔与所述通水接口于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连通的通水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三个所述通水接头之间位置布置呈直线或呈三角形状,所述通水接头呈中空的圆柱状且所述接头孔设置于所述通水接头上端;所述通水接头内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上端凸出于所述通水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接口设置有至少三个,各所述通水接口与各所述通水接头一一对应,各对应的所述通水接头及通水接口于所述基座内分别形成有独立连通的所述通水流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侧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旁侧设置有限位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侧还竖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接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水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水接头及各所述定位接头数量之和大于等于四个,其中四个所述通水接头和/或所述定位接头位置布置呈凸四边形状。


7.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乐平白晓峰屈丙勇陈逢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韦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