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6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座,杯体底部与杯座之间设有金属盘,金属盘包括金属盘侧壁和金属盘底壁,粉碎刀设于金属盘底壁上,杯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凸台,扰流凸台的底端延伸至杯体的底端,即杯体口部直径小于杯体底部直径,旋转液体沿着杯体上升的过程中会受到杯体内壁的斜向内部的压迫,具有向旋转中心汇流的分力,旋转水流的水头上冲高度会降低,水头会提前向中心回落,填充中心的打空漩涡,上下翻滚效果增强,提升了上下循环的效果,增大了液体与刀片的接触空间,提升了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机广泛运用与人们的生活中。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方的搅拌杯,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粉碎刀旋转。现有食品加工机的搅拌杯都是杯口直径尺寸大于杯底尺寸,这种杯体刀片旋转带起的旋转液体越往上水平直径越大,旋转水头到达最高点后靠重力回落的时间越久,杯体轴向的自循环效果差,相同时间内刀片切削物料的次数少,粉碎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效率高、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座,杯体底部与杯座之间设有金属盘,金属盘包括金属盘侧壁和金属盘底壁,粉碎刀设于金属盘底壁上,其中,所述杯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凸台,扰流凸台的底端延伸至杯体的底端。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台上设有扰流凸台筋。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台筋的上端延伸至扰流凸台顶端。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台设有多个且沿杯体的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设置。进一步的,相邻扰流凸台之间设有扰流筋。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盘侧壁的内表面上端设有扰流凸块,扰流凸块设有多个且均布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块的数量与扰流凸台的数量相同设置,金属盘与杯体安装到位后扰流凸台的底端与扰流凸块的上端对接且顺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锥度为α,4°≤α≤16°。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台上端的宽度不大于扰流凸台下端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台与杯体一体成型且由杯体侧壁局部加厚形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将杯体设置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即杯体口部直径小于杯体底部直径,旋转液体沿着杯体上升的过程中会受到杯体内壁的斜向内部的压迫,具有向旋转中心汇流的分力,旋转水流的水头上冲高度会降低,水头会提前向中心回落,填充中心的打空漩涡,上下翻滚效果增强,提升了上下循环的效果,增大了液体与刀片的接触空间,提升了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并且,还在杯体的内侧壁设置扰流凸台,且扰流凸台的底端延伸至杯体的底端,通过扰流凸台进一步增强杯体内的扰流效果,更好的提升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大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及满意度。2、通过在扰流凸台上设置扰流凸台筋,通过扰流凸台筋进一步增强了扰流效果,食材在随浆液旋转时,很好的增大了食材与粉碎刀之间的接触几率,从而大大增强了食材的粉碎细度,以提升食品加工机整体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3、扰流凸台筋的上端延伸至扰流凸台顶端,使得扰流凸台筋尽可能长,能更好的增强扰流效果,以提升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同时,扰流凸台筋与扰流凸台一体成型,即扰流凸台筋与扰流凸台一体结构,既保证了强度,又便于生产加工。4、扰流凸台设有多个且沿杯体的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设置,使得杯体内侧壁各处均设有扰流凸台,这样在浆液旋转时,能很好的被扰流凸台阻挡,以形成更好的扰流效果,以增强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5、通过在相邻扰流凸台之间设置扰流筋,可进一步增强扰流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6、通过在金属盘侧壁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扰流凸块,且扰流凸块设有多个且均布间隔设置,在粉碎刀旋转时带动浆液并使得浆液在周向上沿直线和弧线交替变化,使得形成的涡流变成不规则的,而由于粉碎刀的转速是不变的,食材液流受扰流凸块的阻力后其旋转速度也会下降,使得粉碎刀在单位时间内切削食材的频率增加,即在同样的时间内食材的粉碎的更加细腻,从而很好的提升了食品加工机整体的粉碎效果。7、扰流凸块的数量与扰流凸台的数量相同设置,金属盘与杯体安装到位后扰流凸台的底端与扰流凸块的上端对接且顺滑连接,这样使得金属盘与杯体接合处不会有食材残留,从而方便对杯体内部进行清洗,很好的避免食材残留而导致发霉发臭的问题,以方便用户下次使用。8、杯体的锥度为α,4°≤α≤16°,如此设置,使得杯体整体能更好的形成上小下大,从而能更好的将旋转液体水头向中心压迫导向,水头相对低,回落比较快,上下翻滚循环快速,进而提升食材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以提升食品加工机整体的加工效果。9、扰流凸台上端的宽度不大于扰流凸台下端的宽度,即靠近杯体杯口处的扰流凸台的宽度不大于靠近杯体底部处的扰流凸台的宽度,如此设置,可更好的将旋转液体水头向杯体中心压迫导向,即向粉碎刀的有效粉碎区域压迫,液流回落也更快,液流的整体循环也更快,更好的增加了食材与粉碎刀的接触几率,更进一步提升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10、扰流凸台与杯体一体成型且由杯体侧壁局部加厚形成,使得扰流凸台与杯体一体结构,既提升了强度,又提升了生产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中搅拌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中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中金属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座;2、搅拌杯;21、杯体;211、扰流凸台;2111、扰流凸台筋;212、扰流筋;22、杯盖;23、杯座;3、粉碎刀;4、金属盘;41、金属盘侧壁;411、扰流凸块;42、金属盘底壁;5、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和搅拌杯2,机座1内设有电机(图中未示出),搅拌杯2内设有粉碎刀3,电机驱动粉碎刀3转动,搅拌杯2包括杯体21、杯盖22和杯座23,杯体21底部与杯座23之间设有金属盘4,金属盘4包括金属盘侧壁41和金属盘底壁42,粉碎刀3转动设于金属盘底壁42上。本实施例中,杯体21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即杯体口部直径小于杯体底部直径,旋转液体沿着杯体上升的过程中会受到杯体内壁的斜向内部的压迫,具有向旋转中心汇流的分力,旋转水流的水头上冲高度会降低,水头会提前向中心回落,填充中心的打空漩涡,上下翻滚效果增强,提升了上下循环的效果,增大了液体与刀片的接触空间,提升了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具体的,杯体21的锥度为α,4°≤α≤16°,α为7°,如此设置,使得杯体整体能更好的形成上小下大,从而能更好的将旋转液体水头向中心压迫导向,水头相对低,回落比较快,上下翻滚循环快速,进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座,杯体底部与杯座之间设有金属盘,金属盘包括金属盘侧壁和金属盘底壁,粉碎刀设于金属盘底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凸台,扰流凸台的底端延伸至杯体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座,杯体底部与杯座之间设有金属盘,金属盘包括金属盘侧壁和金属盘底壁,粉碎刀设于金属盘底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凸台,扰流凸台的底端延伸至杯体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台上设有扰流凸台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台筋的上端延伸至扰流凸台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台设有多个且沿杯体的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全福魏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