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2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9
本文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用以向所述内胆加水的供水机构,所述内胆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水孔,所述供水机构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接,用以连通所述内胆与所述供水机构。本文涉及厨房家电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可解决人工加水不便的问题,其通过供水机构直接向内胆供水,可自动加水,免除手工加水的困难,而且加水精度更准确,利于控制口感。

A kind of cooking utensil for adding water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
本文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指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饭煲都设有可拆的内胆,其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向内胆中加水后再烹饪。具体地,首先需要将内胆取出,通过量杯加入一定量的米,再到水龙头处加水至相应的刻度线,最后将内胆放入电饭煲内开始烹饪。然而,作为传统的电饭煲,其加水过程是通过人工观察刻度线来控制,加水量多多少少会有误差。而水量多少往往会导致米饭口感产生很大的差异,要么偏湿、要么偏干,很难控制米饭软硬程度,导致米饭做出来不符合口感要求。另外,传统的电饭煲通过人工加水,会给用户带来加水困扰,具有一定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可解决人工加水不便的问题,其通过供水机构直接向内胆供水,可自动加水,免除手工加水的困难,而且加水精度更准确,利于控制口感。为了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用以向所述内胆加水的供水机构,所述内胆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水孔,所述供水机构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接,用以连通所述内胆与所述供水机构。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内胆的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定位槽,所述进水孔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上,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所述供水机构的管路。一种可能的设计,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内胆设置有在所述煲体内,所述煲体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以周向限位所述内胆。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筋,所述管路夹在两个所述限位筋之间且与所述限位筋固定。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内胆上设有与所述管路连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固定在所述进水孔处。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箱,所述管路包括相连接的转接水箱和流量泵,所述转接水箱通过硅胶套与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流量泵与所述水箱连通。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硅胶套上还套设有紧固环,用以收紧所述硅胶套。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定位槽由所述内胆的底部向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定位槽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平面,所述单向阀固定在所述第一平面上。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进水孔设置在所述内胆侧壁的中央。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出水口通过辅助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内胆外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有益效果如下:1.内胆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水孔,供水机构的出水口与进水孔连接,可自动加水,免除手工加水的困难,而且加水精度更准确,利于控制口感。2.内胆的侧壁设置由向内侧凹陷的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供水机构的管路,方便管路布置,且方便单向阀的安装。3.内胆上设有与管路连通的单向阀,通过增加单向阀防止液体回流,保证干净卫生。4.煲体对应定位槽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以周向限位内胆,便于内胆的定位安装。5.内胆可以取消内胆刻度线印刷,减少印刷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而且增加大容量蒸煮功能,使用过程中自动蓄水,可减少蓄水繁琐操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拆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内胆第一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内胆第二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供水机构与内胆连接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5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蒸屉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拆分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三的内胆截面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四的烹饪器具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盖、2-煲体、3-内胆、4-水箱、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流量泵、8-转接水箱、9-硅胶套、10-紧固环、11-单向阀、12-定位槽、13-进水孔、14-第一平面、15-蒸屉、16-限位筋、17-刻度线、18-出水口、19-辅助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7的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该烹饪器具包括上盖1、煲体2和内胆3,其中,上盖1盖设在煲体2上,而内胆3设置在煲体2内,特别地,该煲体2内还设置有用以向内胆3加水的供水机构,其内胆3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水孔13,上述供水机构的出水口18与进水孔13连接,用以连通内胆3与供水机构。由此,供水机构利用进水孔13向内胆3内供水,可自动加水,免除手工加水的困难,而且加水精度更准确,利于控制口感。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内胆3利用冲压成型工艺制作而成,其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定位槽12,而进水孔13设置在该定位槽12上。其中,该定位槽13由内胆3的底部向竖直向上延伸,在定位槽12的顶部形成水平的第一平面14,而上述进水孔13设置在第一平面14上。由此,该进水孔13设置在内胆3侧壁的中央,便于烹饪器具在进行蒸煮等各个烹饪过程时都能有效进水。就进水机构而言,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其包括水箱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流量泵7、转接水箱8和硅胶套9,其中,水箱4外挂在煲体2上,为内胆3提供水源,流量泵7和转接水箱8固定在煲体2内,流量泵7为水源提供了动力并控制流入的水量。水箱4、流量泵7和转接水箱8连接形成进水机构的管路,其水箱4通过第一连接管5与流量泵7的输入端连接,该流量泵7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管6与转接水箱8的进水端连接,而转接水箱8的出水端设置在其上端,该出水端插入到硅胶套9内,硅胶套9向上延伸,其自由端形成出水口18。为了使得进水孔13与出水口18连通,该内胆3在进水孔13处设置有单向阀11,其一端插入到硅胶套9内,另一端伸入内胆3内且开设有水平用以出水的开口,该单向阀可防止液体回流,保证内胆3和管路内干净卫生。而为了保证硅胶套9两端插接紧密,硅胶套9外周设置有紧固环10,收紧硅胶套9,保证两端密封不会漏水。另外,上述供水机构管路中的转接水箱8、硅胶套9和紧固环10都设置在上述定位槽12内,该定位槽12为管路提供了安装空间,方便管路布置,且方便单向阀11的安装。该内胆3可连同单向阀11一同取出煲体3,其单向阀11则抽出硅胶套9,出水口18处于开放状态,而在需要烹饪时,将煲体2内放置内胆3且保证单向阀11和硅胶套9对应连接即可。在该烹饪器具工作时,用户只需要加入适量的米,并通过操作面板开启烹饪过程,该烹饪器具就能根据指令由流量泵7抽取水箱4的水,水依次经过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用以向所述内胆加水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水孔,所述供水机构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接,用以连通所述内胆与所述供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用以向所述内胆加水的供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水孔,所述供水机构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接,用以连通所述内胆与所述供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定位槽,所述进水孔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上,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所述供水机构的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内胆设置有在所述煲体内,所述煲体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以周向限位所述内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限位筋,所述管路夹在两个所述限位筋之间且与所述限位筋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水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设有与所述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会超王源莫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