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属于高铁设备
技术介绍
普通高铁车厢与大气相通,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是青藏、云贵高原,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还有不少在五千米以上的地区,按我国高铁的运营环境,不能在兰州以远,昆明以远安全运营,所以亟需一种增压高铁,能够保持高铁车厢内部压力不变,从而使得增压高铁可以在高原地区安全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高铁车厢结构无法对车厢内部进行增压,使得高铁无法再海拔高的地区运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抗压柔性连接装置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的车体横截面为椭圆形,内部设置有加强框,车体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车厢门,中间设置有安全门,所述的抗压柔性连接装置设置在车体两端,抗压柔性连接装置通过封头与车体相连接,所述的动力机构设置车体底部两端。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体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窗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包括:车体(3)、抗压柔性连接装置(8)以及动力机构(9),所述的车体(3)横截面为椭圆形,内部设置有加强框(4),车体(3)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车厢门(2),中间设置有安全门(7),所述的抗压柔性连接装置(8)设置在车体(3)两端,抗压柔性连接装置(8)通过封头(1)与车体(3)相连接,所述的动力机构(9)设置车体(3)底部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包括:车体(3)、抗压柔性连接装置(8)以及动力机构(9),所述的车体(3)横截面为椭圆形,内部设置有加强框(4),车体(3)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车厢门(2),中间设置有安全门(7),所述的抗压柔性连接装置(8)设置在车体(3)两端,抗压柔性连接装置(8)通过封头(1)与车体(3)相连接,所述的动力机构(9)设置车体(3)底部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高铁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3)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窗框(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