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暖气用空气压缩机1压缩空气摩擦产生热和加热炉2、补热炉3加热空气作供暖热源,或用低空气压缩和制冷设备冷却空气作制冷冷源。用空气作载(热、冷)体。用制出的热空气或冷空气送入散热设备4,进行加热或冷却。优点是节约能源、节约了水、降低消耗、节省原材料、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减少污染。用于公共建筑、住宅等的供暖和取暖或制冷和降温。改用散热设备,达到多用途的目的。如:烘烤箱加热、淋浴器加热、冷贮箱降温等。(*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暖气用于集中和局部供暖或供冷和其它用热、冷设备的用热、用冷制造热、冷空气的暖气。现有技术有两种一是集中供暖,二是局部供暖。集中供暖由锅炉供给热水和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室内的放热设备,将热量散发,或将空气加热后用风道分送到各室。局部供暖则由火炉、电炉、油炉或煤气炉等就地产生热量,供给一个或少数房间应用。我国某些地区,也有用火墙、火炕等供暖。利用太阳能作为供暖的热源,更是近代的新成就。上述暖气技术存在很多不足如下集中供暖锅炉体积较大,自身耗热量大,浪费了很多钢材和能源(煤)。汽暖放热设备,表面温度高于或接近100℃,不能达到高温,而温度不能任意调节,室内温度难于保持稳定。因管道损失大,凝结水回收困难,致使热量和煤碳的耗费增大,放热设备和管道较多而大。水垢能降低传热效果,还会使锅炉受热面的金属材料局部过热而发生破裂,造成事故。锅炉的排污除垢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水锤的破坏作用,使暖气设备蒙受损失。水、汽供暖安装的局限,造成不能随意安装管道和放热设备。水、汽供暖不能达到高温,所以只能供暖,不能多用。热风供暖不能回收余热,不能循环。局部供暖热效果利用率低,不经济,危险性大(如煤气中毒、火灾等)。太阳能暖气设备投资大,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阳光冬弱夏强,光照冬短夏长,而冬要暖、夏要凉),不能普及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能供暖,热能供冷的供暖供冷装置。增加放热设备的用途能达到多用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多用热、冷暖气是不用水的暖气,用空气作载热、冷体。采用压缩空气的方法使空气热冷循环。利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工作时摩擦缸壁产生热,使空气在缸体内外第一次加热。再利用空气高压压缩时产生高温原理作热源,再使空气二次加热。供暖面积较大时,可以用空气补热炉三次和多次加热空气,也可利用其它热能作热源(如太阳能、余热等)。空气达到所需温时,通过管道将载体热、冷空气输送到各个室内的放热设备和其它用热设备,将热量散发,散发后的空气通过管道又回至空气压缩机进行重复循环。如果制冷供冷,空气压缩机不更换,用低空气压缩的方法,加热空气设备更换成制冷空气的设备,重复上述压缩循环,即可达到制冷供冷的目的。增加放热设备的用途能达到多用的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机部件体积小。能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煤炭)。减少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节省原材料(钢铁)。本暖气不用水,节约了水。除去了水锤破坏的损失。节省了水垢带来的事故和去污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传热放热效果。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暖气的温度高,可以缩减机部件的体积。主要是用空气作载体,它传热速度快,可以任意调节温度。它最适合于面积供暖取暖,也适合于小面积供暖取暖,还可适合其它用热设备的供热。本暖气的用途广,可用于公共建筑、住宅、温室的供暖或供冷,也可用于烘烤箱、温箱、淋浴器、增湿器、土壤加热器、气暖床的供热。还可用于冷贮箱、冷库的供冷。可以利用现有的暖气设备的管道和散热片,只更换供暖装置和制冷装置即可代替现有暖气供暖或供冷。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用热、冷暖气的整体正视示意图。图2是空气压缩机正视图。图3是空气压缩机侧视分解示意图。图4和图5是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空气在气缸阀门运行方向循环正视图多用热、冷暖气装置是一般包括按照动力机、供暖制冷装置、放热设备和空气运行方向依次连接的动力机,空气压缩机、过滤器、加热炉或制冷器、贮气箱、放热或放冷设备(散热片、烘烤箱、温箱、淋浴器、增温器、土壤加热器、冷贮箱、冷库、气暖床),放热或放冷后的空气通过管道同空气压缩机连接。该暖气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如图1所示,包含空气压缩机加热空气运行方向依次连接的动力机(1)(主要驱动活塞作往复工作运动)、空气压缩机(2)(主要是活塞摩擦气缸产生热,使空气加热。压缩空气使空气摩擦产生热。压缩抽吸空气。压出热空气抽回冷空气或压出冷空气抽回热空气。使空气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或用低气压压缩作抽吸制冷运动)、过滤器(3)(主要过滤压缩空气中的润滑剂和灰尘)、加热炉或制冷器(4)(主要是增温加热或冷却降低空气温度),贮气箱(5)(主要是减缓空气加热后的猛膨胀的压力和调节空气温度)、散热降温装置(6)(并连式空气放热片或其它用热设备(无图),如烘烤箱、温箱、淋浴器、增湿器、冷贮箱、冷库、气暖床)(主要利用本暖气的热空气或冷空气,间接和直接使用热、冷量)、补热炉(7)或制冷器(主要起调节补充空气热量或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空气经过回气管1回至空气压缩机(2)。该暖气装置的运转过程即操作规程如下周期性运转(供暖和散热或制冷和降温)时。图1所示的空气从回气管1或补气管2进入空气压缩机(2),空气压缩加热空气后通过输气管3进入过滤器(3),空气过滤后通过输气管4进入加热炉(4)或制冷器,再次加热或冷却后的空气通过输气管5或降温管14进入贮气箱(5),或回到回气管1,进入贮气箱进行调温调压后,通过输气管6进入散热设备(6),或其它用热设备,散热后的空气通过管道再进入补热炉(7)或制冷器进行补充热量或降低温度再进入散热(降温)片,可以多次补热或降低空气温度最后回至空气压缩机(2)。如果贮气箱气压不足时,可以打开补气阀7,关闭回气阀13,进行补气。如果气压过大时,可以打开排尘排气阀8,进行减压。如果空气温度过高时,可以切断加热阀9,打开降温阀10。如果温度达不到一定温度时,关闭输气阀11、10回气阀13,打开环气阀12,进行加温。如果空气压力达不到需要时,也可采用上述加温的过程加压。空气压缩机运转过程如下周期性运转(压缩)时,图4所示(参照图3、图2),活塞把热空气从前缸压至输气管3,同时把冷空气从回气管抽进加热室22和后气缸26内。活塞15压缩,空气从前气缸16通过出气孔17排气阀20,通过外气孔21再进入加热室22,通过后气室外气孔23进入后气室24,最后通过内气孔25进入后气缸26。(抽缩)时,图5所示(参照图2、图3图4),活塞把加热的空气从加热室22和后气缸26抽入前气缸16。同时活塞向后抽拉把空气从后气缸26通过加热室22,压入前气缸16。此后再进行另一个工作循环。加热炉空气运行过程如下图1(4)所示(火炉),空气从输气管4进入分气室28再进入加热竖直管交叉管(数根)29(上端交叉于炉口)和加热室30进入输热管5。补热炉空气运行过程如下图1(7)所示(电炉),空气从进气管31进入电热箱33,再从出气管32进入输气管。上述附图没有给出制冷空气的设备图。目前现有的制冷设备可以利用,只要把现有的制冷设备改装成制冷空气的设备连接于本暖气适当的位置,即可制冷空气供冷。上述附图也没有多用途的用热设备图,现有的温箱、烘烤箱、增湿器、淋浴器、土壤加温器、冷贮箱、冷库、气暖床。改装成用空气供暖供热或供冷装置,即可使用本暖气的热、冷空气。这些用热设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于本暖气的管道即可使用本暖气的循环供暖供热或供冷空气。土壤加热管是利用本暖气的热效果,用散热管进行(并连式)加热,可以提高地温,增加粮菜产量。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热、冷暖气,其特征在于上述多热、冷暖是由空气压缩机(2)与空气过滤器(3)相接,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加热炉(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热、冷暖气,其特征在于上述多热、冷暖是由空气压缩机(2)与空气过滤器(3)相接,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加热炉(4)(或空气制冷器)相接,空气加热炉与空气贮气箱(5)相接,空气贮气箱和放热片(6)(其它放热设备)相接,放热片与补热炉(7)(补热炉连接与放热片中间)相接,组成上述多用热、冷暖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新华,张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任新华,张桂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