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集地下水冷(热)的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以空气为介质采集地下水冷(热)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中,采集地下水的冷(热)调节室内温度的方法和设备是将地下水抽至水面以上的热交换器的换热管中,再将空气用风机吹送至换热管上换热后送回室内。这种热交换器因为置于水面以上,并以水介质传载冷(热)量,因此存在换热及保温效果较差,设备造价高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以空气为介质采集地下水冷(热)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置于水面以下使空气换热,从而解决
技术介绍
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集地下水冷(热)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上的进气通道与若干个位于热交换器中间的换热管的上端口联通,换热管的下端口与热交换器底部的积水箱联通,出气通道与积水箱联通而与换热管隔离。其中,热交换器的出气通道内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导水管,进气通道上设置气门。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热交换器置于地下水中,外界空气介质进入进气通道后再进入若干换热管换热,再经积水箱和出气通道沿管路进入室内,从而调节室内温度。这样整个气体换热过程在地下水中完成,具有换热及保温效果好,设备制造及安装造价低的显著优点。另外,空气中的水蒸汽在热交换器中受冷形成水滴而沉积于积水箱内,待沉积水积聚较多而阻碍空气通过时,将进、出气通道关闭,利用空气压缩机,通过在导水管和气门之间产生的气压差使沉积水排出,保证热交换器正常工作。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以下用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参考图1、图2,热交换器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集地下水冷(热)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上的进气通道(1)与若干个位于热交换器中间的换热管(3)的上端口联通,换热管的下端口与热交换器底部的积水箱(4)联通,出气通道(6)与积水箱(4)联通而与换热管(3)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