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B柱加强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B柱加强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前主要乘用车采用的轻量化材料多种多样:大量采用高强度钢、轻质金属以及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等。其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凭以其低密度、高比强度、一体化成型优势和工艺性好等特点,在复合材料车身结构中逐步增大使用比例,如BMWi7B柱在金属结构的关键部位局部附加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复合结构,既能充分发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优势,又能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已被各大主机厂列为主要发展方向,尤其是轿跑车型。为适应当前国家政策和法规更高的抗撞性和轻量化要求,结合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最新成型技术的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将会在汽车车身结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在车身轻量化研究中大多只是对传统金属材料进行简单替换,对抗冲击性能不满足部位通常采用增加板厚等方式以满足要求。但这种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能,轻量化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B柱加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按B柱加强件的3D图作2D展开图,并标出开剪部位,将碳纤维预浸料在裁切机按程序进行裁切并逐件标号;所述B柱加强件纤维体积含量为46~66%;上、下表面采用3k或6k或12k碳纤维单向预浸料,内部采用12k和/或24k单向预浸料或碳纤维平纹或斜纹织物或缎纹织物或展宽纱织物预浸料,所述预浸料为环氧树脂型;/n(2)对碳纤维复合材料B柱加强件进行铺层设计,2D展开图在B柱加强件的大端头、中部和小端头的铺层数不同,采用变厚度设计,设计厚度为:2.8~6.8mm,铺层数为:20~80层,其中,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B柱加强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B柱加强件的3D图作2D展开图,并标出开剪部位,将碳纤维预浸料在裁切机按程序进行裁切并逐件标号;所述B柱加强件纤维体积含量为46~66%;上、下表面采用3k或6k或12k碳纤维单向预浸料,内部采用12k和/或24k单向预浸料或碳纤维平纹或斜纹织物或缎纹织物或展宽纱织物预浸料,所述预浸料为环氧树脂型;
(2)对碳纤维复合材料B柱加强件进行铺层设计,2D展开图在B柱加强件的大端头、中部和小端头的铺层数不同,采用变厚度设计,设计厚度为:2.8~6.8mm,铺层数为:20~80层,其中,大端头铺层数为30~40层,小端头铺层数为36~48层;
(3)对碳纤维复合材料B柱加强件进行铺层角度和顺序设计,+45°、0°、90°、-45°四个铺层角度方向的分配比例为:表面铺设层铺层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余,陈东,杨朝坤,杨万庆,罗国伟,李能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