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刺腹腔镜吸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腹腔镜手术用具
,尤其是一种可穿刺腹腔镜吸引器。
技术介绍
在行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手术部位积液(积脓)的情况,因此,需要放出积液(积脓)以便于进一步手术操作;但是,现有的操作方式往往是用超声刀或其他能量工具将积液(积脓)的囊壁破坏,然后用吸引器吸走积液(积脓),在此过程中经常出现积液(积脓)漏到手术操作部位,导致视野不清,污染手术操作区域,导致术后感染进一步加重等。例如:在后腹腔镜无功能脓肾的切除,若不吸出脓液,手术操作困难;现有吸引器在吸出脓液的过程中容易漏出脓液污染操作部位,造成术后的后腹腔感染。再例如:腹腔镜肝脓肿开窗引流,开窗引流的过程中脓液往往漏出造成腹腔感染,增加术后腹膜炎的风险。同时现有腹腔镜器械普遍为类似“手枪”的形状,带有握把握持方便;但是吸引器普遍设计为“三通”形状,握持不方便,如申请号为“200920052214.8”、名称为“防堵塞腹腔镜冲洗吸引器”的中国技术专利。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的可穿刺腹腔镜吸引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刺腹腔镜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1),设置在固定外壳(1)的前端、且前端为盲管的内流通管(2),开设在内流通管(2)的前端侧边缘、且与内流通管(2)的盲管连通的数个引流侧孔(19),套设在内流通管(2)上、且与内流通管(2)采用螺纹连接的旋钮(3),套设在内流通管(2)上、且后端与旋钮(3)固定连接的外鞘管(4),设置在外鞘管(4)的前端的外鞘管尖(22),与固定外壳(1)一体成型的后握把(5),开设在固定外壳(1)内的第一管道(12),开设在固定外壳(1)内、且与第一管道(12)连通的第二管道(13),开设在后握把(5)内、且与第一管道(12)连通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刺腹腔镜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1),设置在固定外壳(1)的前端、且前端为盲管的内流通管(2),开设在内流通管(2)的前端侧边缘、且与内流通管(2)的盲管连通的数个引流侧孔(19),套设在内流通管(2)上、且与内流通管(2)采用螺纹连接的旋钮(3),套设在内流通管(2)上、且后端与旋钮(3)固定连接的外鞘管(4),设置在外鞘管(4)的前端的外鞘管尖(22),与固定外壳(1)一体成型的后握把(5),开设在固定外壳(1)内的第一管道(12),开设在固定外壳(1)内、且与第一管道(12)连通的第二管道(13),开设在后握把(5)内、且与第一管道(12)连通的第三管道(14),贯穿固定外壳(1)设置、且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2)与第二管道(13)的连接处的换向阀芯组件,设置在第一管道(12)内、且与固定外壳(1)铰接的限速阀(17),开设在固定外壳(1)的下部的空腔(16),顶部与限速阀(17)固定连接、且贯穿空腔(16)设置的前握把(7),与第三管道(14)连接的负压接气管(6),以及与第二管道(13)连接的进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腹腔镜吸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垂直于第一管道(12)方向开设在固定外壳(1)内的阀芯贯穿孔(15);所述换向阀芯组件包括采用螺纹与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