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介入手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手术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在介入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导管。现有的心脑血管介入手术导管的固定效果较差,导管易脱离,且使用不同型号的导管固定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脑血管介入手术导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上的四个半圆形卡槽,通过四个半圆形卡槽可以固定四种不同粗细的导管,起到了增加其实用性能的作用,而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手术装置。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固定装置,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的一侧侧壁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安装板,同一侧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体,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导管固定装置,且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多个不同型号的导管;所述的第二安装板是由上板体和下板体上下连接所组成,所述的下板体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螺杆,所述的上板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螺杆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螺杆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导向孔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介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板(2),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固定装置(1),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安装板,同一侧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体,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导管固定装置,且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多个不同型号的导管(17);所述的第二安装板是由上板体(8)和下板体(9)上下连接所组成,所述的下板体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螺杆(10),所述的上板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螺杆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螺杆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导向孔内,所述的导向螺杆上连接有螺母(12),所述的螺母与下板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的上板体的底部与螺母之间设置有弹簧(11),所述的弹簧环绕在导向螺杆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介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板(2),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固定装置(1),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2)相对的一侧侧壁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安装板,同一侧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体,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导管固定装置,且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多个不同型号的导管(17);所述的第二安装板是由上板体(8)和下板体(9)上下连接所组成,所述的下板体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螺杆(10),所述的上板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螺杆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螺杆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导向孔内,所述的导向螺杆上连接有螺母(12),所述的螺母与下板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的上板体的底部与螺母之间设置有弹簧(11),所述的弹簧环绕在导向螺杆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介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固定装置是由连接在两块上板体之间的上支撑杆(13)、连接在两块下板体之间的下支撑杆(14),固定在上支撑杆底部的上夹紧板(15)和固定在下支撑杆顶部的下夹紧板(16),所述的上夹紧板与下夹紧板上下连接,所述的上夹紧板的底部以及下夹紧板的顶部都开设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半圆形卡槽。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钦,贾中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