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为专利技术专利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的再创新产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人于2015.06.12提出授权专利号为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创用了一种全新的止血技术,克服了以往常规止血带远端肢体坏死、无法止痛,甚至加重之的缺陷,并能解决躯干创伤止血难题。专利技术专利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提出了直针经周围皮肤围绕创道平行刺入,与经创道向侧壁斜行刺入的两种设计。在军队科研基金《新型战场麻醉止血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支持下,专利技术人开展对该专利实施研究,在实施中发现,每一个注液点只能确保在半径2cm的范围内维持组织持续高压状态,战场及和平时现场救护时,要达到封闭破裂血管止血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尽可能细的穿刺器内,设置尽可能多的穿刺针确保对创壁所有破裂出血的血管进行封闭,才能在临床上挽救伤者的生命,为此本专利技术新增了D、E两种新的型号注液器以及配套使用的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其穿刺针的数量,足以确保在整个创道壁进行组织注液加压,封闭任何可能存在的破裂血管,如果在公共场所备有这种急救套装,普通人即可进行操作对伤者进行急救止血;当用于胸腹腔止血时,部分穿刺针可能进入胸腹腔隙内而非脏器组织内,出现这种穿刺针落空情况时,不仅液体主要进入胸腹腔而非破裂血管的周围组织,难以维持对破裂血管的压力,而且也会造成输入液体过量;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穿刺针尖设计特制活塞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新增D、E两种新的型号注液器以及配套使用的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其穿刺针的数量,足以确保在整个创道壁进行组织注液加压封闭任何可能存在的破裂血管;针对穿刺针进入胸腹腔隙内而非脏器组织内的落空情况,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特制穿刺针尖设计特制活塞杆,确保进入组织内的穿刺针被选择性打开,而进入组织胸腹腔隙的穿刺针处于封闭状态;二是专用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对每根穿刺针的液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阀门,发生漏液的穿刺针的液路压力会异常降低,从而被感知并提示手动选择性关闭该液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新增D、E两种新的型号注液器以及配套使用的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其穿刺针的数量,足以确保在整个创道壁进行组织注液加压封闭任何可能存在的破裂血管;针对穿刺针进入胸腹腔隙内而非脏器组织内的落空情况,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特制穿刺针尖设计特制活塞杆,确保进入组织内的穿刺针被选择性打开,而进入组织胸腹腔隙的穿刺针处于封闭状态;二是专用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对每根穿刺针的液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阀门,发生漏液的穿刺针的液路压力会异常降低,从而被感知并提示手动选择性关闭该液路。
2.一种权利要求1所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D型注液器(1)由内芯(1.1),外套管(1.2)和特制穿刺针(1.3)组成;内芯(1.1)截面呈椭圆形的长条状,一侧盲端设置注液管接口(1.1.1),有中空的内腔(1.1.2),侧壁成对设有侧壁穿刺针接口(1.1.3),内芯(1.1)的末端有中央穿刺针接口(1.1.4),通过内腔(1.1.2)连接上述穿刺针接口;外套管(1.2)呈截面椭圆形的薄壁管,在椭圆形短径两侧侧壁上安置导轨(1.2.1)以便内芯(1.1)在其内滑动,外套管(1.2)的一端设置内芯入口(1.2.2)和引流管接口(1.2.3),外套管(1.2)侧壁上成对对称分布椭圆窗口(1.2.4),外套管(1.2)的另一端渐变缩窄成椎体形,尖顶有中央孔(1.2.5);特制穿刺针(1.3)为特制空心针管(1.3.2),一端为特制针脚(1.3.1),另一端为特制针尖(1.3.3);特制针尖(1.3.3)内缩为特制针尖缩孔(1.3.4),将楔形活塞(1.3.5)自特制针脚(1.3.1)进入特制空心针管(1.3.2),楔形活塞杆(1.3.6)自特制针尖缩孔(1.3.4)穿出,楔形活塞帽(1.3.7)被特制针尖缩孔(1.3.4)阻挡,封闭特制针尖缩孔(1.3.4);装配时,将内芯(1.1)沿外套管(1.2)的导轨(1.2.1)自内芯入口(1.2.2)插入,直至内芯(1.1)侧壁上的侧壁穿刺针连接口(1.1.3)与外套管(1.2)侧壁上的椭圆窗口(1.2.4)相对应;将特制穿刺针(1.3)的特制针脚(1.3.1)自外套管(1.2)的椭圆窗口(1.2.4)插入内芯(1.1)的侧壁穿刺针接口(1.1.3)内点胶固定,再将特制穿刺针(1.3)的特制针脚(1.3.1)自外套管(1.2)的中央孔(1.2.5)插入内芯(1.1)的中央穿刺针接口(1.1.4);使用时,内芯(1.1)的注液管接口(1.1.1)连接输液装置,排空内腔(1.1.2)及特制穿刺针(1.3)内的空气;回抽内芯(1.1),使特制穿刺针(1.3)的特制针尖(1.3.3)均位于椭圆窗口(1.2.4)和中央孔(1.2.5)内,将外套管(1.2)置于伤口创道内以手固定,用拇指推压内芯(1.1)在外套管(1.2)内向前运动,内芯(1.1)上的特制穿刺针(1.3)特制针尖(1.3.3)自外套管(1.2)上的椭圆窗口(1.2.4)和中央孔(1.2.5)插入创口周围组织;当刺入组织时,组织推挤楔形活塞杆(1.3.6),楔形活塞帽(1.3.7)离开特制针尖缩孔(1.3.4),液体即自楔形活塞帽(1.3.7)与特制空心针管(1.3.2)间隙、以及楔形活塞杆(1.3.6)与特制针尖缩孔(1.3.4)缝隙进入组织;当特制穿刺针(1.3)落空时,保持楔形活塞帽(1.3.7)对特制针尖缩孔(1.3.4)的封闭状态。
3.一种权利要求1所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E型注液器(1)E型注液器(2)与分液器(3)和单片机模块(4)组合使用;E型注液器(1)包括圆锥体(2.1)与穿刺针(2.2),圆锥体(2.1)的平底部(2.1.1)中央密布导引管(2.1.2)的穿刺针进口(2.1.3),这些呈束状平行排列的导引管(2.1.2)逐渐螺旋放射状分出,弯曲的引导管腔(2.1.4)连接穿刺针进口(2.1.3)与外壳(2.1.5)上的穿刺针出口a、b、c、d(2.1.6a、b、c、d),最中央的引导管自尖顶部(2.1.7)穿刺针出口e(2.1.6e)穿出;外壳(2.1.5)上排列引流孔(2.1.8),通过外间隙(2.1.9)连接引流管接口(2.1.10),该接口(2.1.10)对侧有挡板(2.1.11);穿刺针(2.2)包括针脚(2.2.1)、空心针管(2.2.2)和针尖(2.2.3);穿刺针a、b、c、d、e(2.2abcde)的针尖(2.2.3)自圆锥体(2.1)的穿刺针进口(2.1.3)进入导引管腔(2.1.4)后分别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仕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