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44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48
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其穿刺针的数量,足以确保在整个创道壁进行组织注液加压封闭任何可能存在的破裂血管;两种解决方案解决穿刺针在胸腹腔内落空情况,一是在特制穿刺针尖设计特制活塞杆,确保进入组织内的穿刺针被选择性打开;二是专用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对每根穿刺针的液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阀门,发生漏液的穿刺针的液路压力会异常降低,从而被感知并提示手动选择性关闭该液路。

Hemostasis and analgesics injection device for battlefield and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为专利技术专利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的再创新产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人于2015.06.12提出授权专利号为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创用了一种全新的止血技术,克服了以往常规止血带远端肢体坏死、无法止痛,甚至加重之的缺陷,并能解决躯干创伤止血难题。专利技术专利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提出了直针经周围皮肤围绕创道平行刺入,与经创道向侧壁斜行刺入的两种设计。在军队科研基金《新型战场麻醉止血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支持下,专利技术人开展对该专利实施研究,在实施中发现,每一个注液点只能确保在半径2cm的范围内维持组织持续高压状态,战场及和平时现场救护时,要达到封闭破裂血管止血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尽可能细的穿刺器内,设置尽可能多的穿刺针确保对创壁所有破裂出血的血管进行封闭,才能在临床上挽救伤者的生命,为此本专利技术新增了D、E两种新的型号注液器以及配套使用的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其穿刺针的数量,足以确保在整个创道壁进行组织注液加压,封闭任何可能存在的破裂血管,如果在公共场所备有这种急救套装,普通人即可进行操作对伤者进行急救止血;当用于胸腹腔止血时,部分穿刺针可能进入胸腹腔隙内而非脏器组织内,出现这种穿刺针落空情况时,不仅液体主要进入胸腹腔而非破裂血管的周围组织,难以维持对破裂血管的压力,而且也会造成输入液体过量;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穿刺针尖设计特制活塞帽,确保进入组织内的穿刺针被选择性打开,而进入组织胸腹腔隙的穿刺针处于封闭状态;二是设计专用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对每根穿刺针的液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阀门,发生漏液的穿刺针的液路压力会异常降低,从而被感知并提示手动选择性关闭该液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与专利技术专利2015103196070创伤麻醉止血注液器比较,本专利技术进行了如下创新:1、新增了两种型号注液器,延续编号为D、E型号,大幅增加了穿刺针的密度,从而确保效果;2、设计特殊穿刺针尖及活塞帽,能够选择性关闭落空的穿刺针;3、设计了专门的半自动注液系统,能够感知每个注液点的压力,提示手动选择性关闭落空的穿刺针液路。附图说明图1为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实施例一D型注液器与实施例二E型注液器的总体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D型注液器内芯与外套管构件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D型注液器的特制穿刺针构件视图;图3A、图3B、图3C为图3剖视图;图4与图5为实施例一D型注液器装配与使用原理图;图4A为图4的A向剖视图;图4B为图4的B向剖视图;图5A为图5的A向剖视图;图5B为图5的B向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二E型注液器的圆锥体的构件视图;图6A为图6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二E型注液器的圆锥体与穿刺针配合视图:图7A、图7B、图7C、图7D为图7的A、B、C、D段水平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二E型注液器的穿刺针的构件视图图9为实施例二E型注液器配合使用的分液器的总体下视图;图10为分液器的构件上视图图11为分液器的构件下视图图12为分液器的总体上视图;图12A、图12B为图12的垂直剖视图;图13为分液器构件之一集成电路板的电路图图14为单片机模块示意图图中1D型注液器1.1内芯1.1.1注液管接口1.1.2内腔1.1.3侧壁穿刺针接口1.1.4中央穿刺针接口1.2外套管1.2.1导轨1.2.2内芯入口1.2.3引流管接口1.2.4椭圆窗口1.2.5中央孔1.3特制穿刺针1.3.1特制针脚1.3.2特制空心针管1.3.3特制针尖1.3.4特制针尖缩孔1.3.5楔形活塞1.3.6楔形活塞杆1.3.7楔形活塞帽2E型注液器2.1圆锥体2.1.1平底部2.1.2导引管2.1.3穿刺针进口2.1.4导引管腔2.1.5外壳2.1.6abcde穿刺针出口abcde2.1.7尖顶部2.1.8引流孔2.1.9外间隙2.1.10引流管接口2.1.11挡板2.2abcde穿刺针abcde2.2.1针脚2.2.2空心针管2.2.3针尖3分液调节器3.1主体3.1.1穿刺针插口3.1.2分液槽3.1.3主体方形孔3.1.4调节阀管腔3.1.5内螺口3.1.6调节阀活塞杆3.1.7调节阀空心螺杆旋钮3.1.8分液侧孔3.1.9环形槽3.1.10注液管侧孔3.1.11注液管接口3.1.12主体空心定位紧固栓3.23.2.1底盖3.2.1底盖基板2.2.2环形凸3.3密封膜片3.3.1膜片定位孔3.4压片3.4.1压片方形孔3.4.2压片定位孔3.5集成电路板3.5.1压力传感器芯片3.5.2电路板定位孔3.5.3发光二极管3.5.4传感器电缆3.5.5传感器芯片高电平独立输出引脚com1out-1低电平合并输出1com2out-2低电平合并输出2com3in+共用电源正极com4共用电源负极3.5.6发光二极管电缆2.5.7发光二极管电路独立引脚com发光二极管电路共用引脚3.6顶盖3.6.1顶盖下口3.6.2电缆豁口3.6.3顶盖定位紧固空心柱3.6.4顶盖定位紧固孔3.6.5二极管穿孔3.7紧固螺钉4单片机模块4.1传感器信号输入4.2中央处理器4.3二极管电路输出;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9、图14所示,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注液装置分为D型注液器(1)、E型注液器(2)、分液调节器F型注液器(3)与单片机模块(4)。图1、图2、图3所示,D型注液器(1)由内芯(1.1),外套管(1.2)和特制穿刺针(1.3)组成。图1、图2、图4所示,内芯(1.1)截面呈椭圆形的长条状,一侧盲端设置注液管接口(1.1.1),有中空的内腔(1.1.2),侧壁成对设有侧壁穿刺针接口(1.1.3),内芯(1.1)的末端有中央穿刺针接口(1.1.4),通过内腔(1.1.2)连接上述穿刺针接口;外套管(1.2)呈截面椭圆形的薄壁管,在椭圆形短径两侧侧壁上安置导轨(1.2.1)以便内芯(1.1)在其内滑动,外套管(1.2)的一端设置内芯入口(1.2.2)和引流管接口(1.2.3),外套管(1.2)侧壁上成对对称分布椭圆窗口(1.2.4),外套管(1.2)的另一端渐变缩窄成椎体形,尖顶有中央孔(1.2.5)。图3、图4所示,特制穿刺针(1.3)为特制空心针管(1.3.2),一端为特制针脚(1.3.1),另一端为特制针尖(1.3.3);特制针尖(1.3.3)内缩为特制针尖缩孔(1.3.4),将楔形活塞(1.3.5)自特制针脚(1.3.1)进入特制空心针管(1.3.2),楔形活塞杆(1.3.6)自特制针尖缩孔(1.3.4)穿出,楔形活塞帽(1.3.7)被特制针尖缩孔(1.3.4)阻挡,封闭特制针尖缩孔(1.3.4)。图5所示,装配时,将内芯(1.1)沿外套管(1.2)的导轨(1.2.1)自内芯入口(1.2.2)插入,直至内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新增D、E两种新的型号注液器以及配套使用的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其穿刺针的数量,足以确保在整个创道壁进行组织注液加压封闭任何可能存在的破裂血管;针对穿刺针进入胸腹腔隙内而非脏器组织内的落空情况,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特制穿刺针尖设计特制活塞杆,确保进入组织内的穿刺针被选择性打开,而进入组织胸腹腔隙的穿刺针处于封闭状态;二是专用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对每根穿刺针的液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阀门,发生漏液的穿刺针的液路压力会异常降低,从而被感知并提示手动选择性关闭该液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新增D、E两种新的型号注液器以及配套使用的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其穿刺针的数量,足以确保在整个创道壁进行组织注液加压封闭任何可能存在的破裂血管;针对穿刺针进入胸腹腔隙内而非脏器组织内的落空情况,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特制穿刺针尖设计特制活塞杆,确保进入组织内的穿刺针被选择性打开,而进入组织胸腹腔隙的穿刺针处于封闭状态;二是专用分液器与单片机模块,对每根穿刺针的液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阀门,发生漏液的穿刺针的液路压力会异常降低,从而被感知并提示手动选择性关闭该液路。


2.一种权利要求1所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D型注液器(1)由内芯(1.1),外套管(1.2)和特制穿刺针(1.3)组成;内芯(1.1)截面呈椭圆形的长条状,一侧盲端设置注液管接口(1.1.1),有中空的内腔(1.1.2),侧壁成对设有侧壁穿刺针接口(1.1.3),内芯(1.1)的末端有中央穿刺针接口(1.1.4),通过内腔(1.1.2)连接上述穿刺针接口;外套管(1.2)呈截面椭圆形的薄壁管,在椭圆形短径两侧侧壁上安置导轨(1.2.1)以便内芯(1.1)在其内滑动,外套管(1.2)的一端设置内芯入口(1.2.2)和引流管接口(1.2.3),外套管(1.2)侧壁上成对对称分布椭圆窗口(1.2.4),外套管(1.2)的另一端渐变缩窄成椎体形,尖顶有中央孔(1.2.5);特制穿刺针(1.3)为特制空心针管(1.3.2),一端为特制针脚(1.3.1),另一端为特制针尖(1.3.3);特制针尖(1.3.3)内缩为特制针尖缩孔(1.3.4),将楔形活塞(1.3.5)自特制针脚(1.3.1)进入特制空心针管(1.3.2),楔形活塞杆(1.3.6)自特制针尖缩孔(1.3.4)穿出,楔形活塞帽(1.3.7)被特制针尖缩孔(1.3.4)阻挡,封闭特制针尖缩孔(1.3.4);装配时,将内芯(1.1)沿外套管(1.2)的导轨(1.2.1)自内芯入口(1.2.2)插入,直至内芯(1.1)侧壁上的侧壁穿刺针连接口(1.1.3)与外套管(1.2)侧壁上的椭圆窗口(1.2.4)相对应;将特制穿刺针(1.3)的特制针脚(1.3.1)自外套管(1.2)的椭圆窗口(1.2.4)插入内芯(1.1)的侧壁穿刺针接口(1.1.3)内点胶固定,再将特制穿刺针(1.3)的特制针脚(1.3.1)自外套管(1.2)的中央孔(1.2.5)插入内芯(1.1)的中央穿刺针接口(1.1.4);使用时,内芯(1.1)的注液管接口(1.1.1)连接输液装置,排空内腔(1.1.2)及特制穿刺针(1.3)内的空气;回抽内芯(1.1),使特制穿刺针(1.3)的特制针尖(1.3.3)均位于椭圆窗口(1.2.4)和中央孔(1.2.5)内,将外套管(1.2)置于伤口创道内以手固定,用拇指推压内芯(1.1)在外套管(1.2)内向前运动,内芯(1.1)上的特制穿刺针(1.3)特制针尖(1.3.3)自外套管(1.2)上的椭圆窗口(1.2.4)和中央孔(1.2.5)插入创口周围组织;当刺入组织时,组织推挤楔形活塞杆(1.3.6),楔形活塞帽(1.3.7)离开特制针尖缩孔(1.3.4),液体即自楔形活塞帽(1.3.7)与特制空心针管(1.3.2)间隙、以及楔形活塞杆(1.3.6)与特制针尖缩孔(1.3.4)缝隙进入组织;当特制穿刺针(1.3)落空时,保持楔形活塞帽(1.3.7)对特制针尖缩孔(1.3.4)的封闭状态。


3.一种权利要求1所战场与现场用止血止痛装置,其特征是:E型注液器(1)E型注液器(2)与分液器(3)和单片机模块(4)组合使用;E型注液器(1)包括圆锥体(2.1)与穿刺针(2.2),圆锥体(2.1)的平底部(2.1.1)中央密布导引管(2.1.2)的穿刺针进口(2.1.3),这些呈束状平行排列的导引管(2.1.2)逐渐螺旋放射状分出,弯曲的引导管腔(2.1.4)连接穿刺针进口(2.1.3)与外壳(2.1.5)上的穿刺针出口a、b、c、d(2.1.6a、b、c、d),最中央的引导管自尖顶部(2.1.7)穿刺针出口e(2.1.6e)穿出;外壳(2.1.5)上排列引流孔(2.1.8),通过外间隙(2.1.9)连接引流管接口(2.1.10),该接口(2.1.10)对侧有挡板(2.1.11);穿刺针(2.2)包括针脚(2.2.1)、空心针管(2.2.2)和针尖(2.2.3);穿刺针a、b、c、d、e(2.2abcde)的针尖(2.2.3)自圆锥体(2.1)的穿刺针进口(2.1.3)进入导引管腔(2.1.4)后分别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仕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