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组(1)是在第一壳体(40)与第二壳体(50)之间容纳有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10)的电池组(1),电池单元(10)的电极片从外表面(11)突出,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沿着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排列且相互连接,电池单元(10)沿着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插入到第一壳体(40)中,第一壳体(40)在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上具有各个电池单元(10)的电极片或外表面(11)所抵靠的抵接部(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组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3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特愿2017-19380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编入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具备多个电池单元的可充电/放电的电池模块。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结合起来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内部配置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5445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模块中,电极片所形成的电池单元的外部面与用于将电池单元定位于下部框架的电池单元的外部面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若将电池单元定位于下部框架之后将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电极片彼此熔焊,则存在对于电极片的定位不能确保足够的精度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观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壳体内定位电极片的电池组。(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组是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容纳有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其中,上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片从外表面突出,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沿着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排列且相互连接,上述电池单元沿着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插入于上述第一壳体,上述第一壳体在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上具有各个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电极片或上述外表面所抵靠的抵接部。(专利技术的效果)<br>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壳体内定位电极片的电池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内部的各配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电池单元的俯视图。图3B是电池单元的侧视图。图4A是从上方观察的约束板的立体图。图4B是沿着图4A的I-I箭头线的剖视图。图5A是将第一壳体的正面的一部分放大并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5B是第一壳体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和分别放大了虚线框部的两个部分的图。图5C是第一壳体的后视图和放大了其虚线框部的图。图5D是示出了第一壳体的抵接部与电池单元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图。图6A是将第二壳体的背面的一部分放大并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6B是第二壳体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和分别放大了虚线框部的两个部分的图。图6C是第二壳体的后视图和放大了其虚线框部的图。图7A是示出了用于组装电池组的代表性第一工序的模式图。图7B是示出了用于组装电池组的代表性第二工序的模式图。图7C是示出了用于组装电池组的代表性第三工序的模式图。图7D是示出了用于组装电池组的代表性第四工序的模式图。图8A是放大了图7C的沿着II-II箭头线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图8B是放大了图7D的沿着III-III箭头线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图9A是放大了图8A的虚线框部R1的图。图9B是放大了图8A的虚线框部R2的图。图10A是示出支撑电池组的框体的剖面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0B是沿着图10A的IV-IV箭头线的剖视图。图10C是放大了图10B的虚线框部的图。图11A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完成图。图11B是图11A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电池单元单体的俯视图。图13A是图11B的第一壳体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和放大了其虚线框部的图。图13B是图11B的第一壳体的后视图和放大了其虚线框部的图。图14是示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5A是示出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嵌合部分的、示出电池组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5B是放大了图15A的虚线框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以图中的箭头的方向为基准。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将多个电池单元10的层叠方向设为上下方向而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多个电池单元10的层叠方向也可以与其它的任意方向一致。(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1的内部的各配件的分解立体图。电池组1作为大的构成要素具备六个电池单元10、绝缘片20、约束板30、第一壳体40以及第二壳体50。六个电池单元10沿上下方向层叠。以下,将层叠的六个电池单元10从下方朝向上方分别标记为电池单元10a、10b、10c、10d、10e以及10f。在不区分各电池单元的情况下,将其统称为电池单元10。各电池单元10具有分别由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平行的正面和背面构成的两个外表面11。各电池单元10具有沿着垂直于层叠方向的方向尤其沿着前后方向从两个外表面11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组电极片12p、12n。各电池单元10在一组电极片12p、12n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的状态下层叠。绝缘片20由聚乙烯(PE:polyethylene)或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树脂等的电绝缘性原材料形成为大致平板状。绝缘片20配置成与层叠的电池单元10中的位于上端的电池单元10f的上表面抵接。绝缘片20是为了确保抵接于电池组1的上表面的约束板30与电池组1内部的电池单元10的电绝缘而设置。约束板30配置成与绝缘片20的上表面抵接。约束板30通过螺钉固定等适当的方法固定于卡合的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的上表面。例如,约束板30通过使贯通设置在四个角的孔部31与设置在第一壳体40的前端的左右两个端部的两个螺钉孔41和设置在第二壳体50的后端的左右两个端部的两个螺钉孔51对准而进行螺钉固定来固定于卡合的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上。约束板30在约束了由各电池单元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构成的垂直于层叠方向的外表面13的状态下,使电池单元10由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所夹持。同时,约束板30支撑电池单元10。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在内部支撑层叠的电池单元10。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在其间容纳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10。层叠的电池单元10载置于第一壳体40的底表面40a和第二壳体50的底表面50a。卡合的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具有与底表面相对置且构成在其上表面的开口O。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彼此的连接面S1与电极片12p或12n侧的电池单元10的外表面11大致平行。连接面S1与上下方向平行。这样,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沿着电池单元10的电极片12p、12n的突出方向排列且相互连接或分离。可以将层叠的电池单元10中的相邻的电池单元10利用粘合剂或双面胶带等粘接剂来粘合固定。例如,可以通过在各电池单元10的上表面上涂布粘合剂等的任意方法而粘合固定相邻的电池单元10。同样地,可以利用粘接剂而粘合固定电池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容纳有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其中,/n上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片从外表面突出,/n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沿着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排列且相互连接,/n上述电池单元沿着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插入于上述第一壳体,/n上述第一壳体在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上具有供各个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电极片或上述外表面所抵靠的抵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3 JP 2017-1938021.一种电池组,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容纳有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其中,
上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片从外表面突出,
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沿着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排列且相互连接,
上述电池单元沿着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插入于上述第一壳体,
上述第一壳体在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上具有供各个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电极片或上述外表面所抵靠的抵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上述抵接部由与上述电极片所突出的方向相交的面的内壁构成,且在上述电池单元插入时与上述电极片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上述第一壳体在内部具有容纳上述电极片的容纳部,
在上述容纳部中,在相互连接的一对上述电极片与相邻于一对上述电极片的一方的另一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电极片之间夹着绝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上述绝缘部成形为沿着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桥季之,平濑贵之,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