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分析辅助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86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乘用车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分析辅助实验平台,包括控制模块、机舱模型和数据采集模块;机舱模型包括舱体,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舱体内设有作为热源用于模拟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固定于发动机前,其外部罩设有用于模拟排气歧管隔热罩的隔热罩模型,隔热罩模型固定于舱体内壁,舱体内还设有冷却风扇;控制模块包括PID温控器和变压器,PID温控器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线圈的温度,变压器通过调速器控制冷却风扇的转速;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多路温度采集仪对隔热罩模型进行温度采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试验台架内部流场与实际发动机舱的一致性,具有较强可适应性,为发动机舱温度场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分析辅助实验平台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舱温度场的研究
,具体为一种乘用车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分析辅助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发动机作为汽车最重要的动力系统,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一部分会通过排气系统排出,一部分会停留在机舱内部。由于机舱内存在大量的电子元器,高温的聚集会使其失效,严重时会引起机舱的自燃,因此对于机舱的热分析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针对发动机舱温度场的研究多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其结果的可信度很难去评判,一些研究人员为了得到更加合理的温度场,采用实车模型进行试验,但是实车试验的代价较高,且针专门对某一部件来进行实车试验,其代价也是很大。通过设计一个简化的发动机舱模型,考虑发动机舱进出风口的大小、冷却风扇转速、隔热罩的安装方式等因素对排气管隔热罩周围温度场的相关性的影响,搭建简化模型的发动机舱试验台架,并通过K型热电偶测量不同工况下其隔热罩周围的温度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发动机排气歧管隔热罩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结果与仿真对比,能够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分析辅助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机舱模型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机舱模型包括舱体,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舱体内设有作为热源用于模拟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固定于发动机前,其外部罩设有用于模拟排气歧管隔热罩的隔热罩模型,隔热罩模型固定于舱体内壁,舱体内还设有冷却风扇;控制模块包括PID温控器和变压器,PID温控器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线圈的温度,变压器通过调速器控制冷却风扇的转速;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多路温度采集仪对隔热罩模型进行温度采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发动机排气管隔热罩分析辅助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机舱模型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机舱模型包括舱体,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舱体内设有作为热源用于模拟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固定于发动机前,其外部罩设有用于模拟排气歧管隔热罩的隔热罩模型,隔热罩模型固定于舱体内壁,舱体内还设有冷却风扇;控制模块包括PID温控器和变压器,PID温控器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线圈的温度,变压器通过调速器控制冷却风扇的转速;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多路温度采集仪对隔热罩模型进行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宇明王梓宇李人宪丁渭平吴有彬甘金科马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