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安装支座及减振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1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安装支座及减振器总成。该减振器安装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及橡胶衬套,所述支座主体的内部形成圆柱腔室,所述橡胶衬套设置在所述圆柱腔室内,以在所述圆柱腔室内分割出上部腔室及下部腔室;所述支座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及上通气孔,所述支座主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及下通气孔;所述支座主体位于所述圆柱腔室的外周设置有主圆柱壁及由所述主圆柱壁径向向外凹陷的凹槽壁,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与所述主圆柱壁接触,所述凹槽壁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之间形成过流凹槽。减振器内部空气可以通过吸排气通道与减振器总成上方较为洁净的空气交换,避免受尘土污染的气体进入减振器内部引起减振器漏油。

Shock absorber mount and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安装支座及减振器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减振
,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安装支座及减振器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减振器主要故障形式是漏油和异响,而漏油是两者中占比较大的故障形式。漏油的主要原因为:减振器在灰尘或砂石较多的环境下工作时,有大量的灰尘及砂石等异物进入到活塞杆与油封间。这些异物硬度通常较高,在上下作动时使油封或活塞杆产生损伤,最后导致配合处密封不良,最终导致减振器内部油液漏出。为了防尘,让减振器保持在一个洁净的环境下工作,一般减振器总成都装有防尘罩。市面上车辆的减振器总成的防尘罩,防尘效果来说,一般分为全开放式防尘罩与半密封式防尘罩。全开放式防尘罩,即防尘罩与减振器外筒间留有较大的间隙,用于在减振器压缩和拉伸时,可通过间隙进行吸排气。全开放式防尘罩虽可以挡住直接侵袭的灰尘,但因为间隙太大,仍有大量的灰尘与砂石进入减振器活塞杆的区域。半密封式防尘罩,即防尘罩下方与减振外筒间通过卡箍结构进行固定,只留有若干个通气孔在防尘罩下方。半密封式防尘罩必须是波纹状结构,该类型防尘罩的缺点是:通气孔位于减振器的下部,靠近轮胎与地面,虽然减少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主体及橡胶衬套,所述支座主体的内部形成圆柱腔室,所述橡胶衬套设置在所述圆柱腔室内,以在所述圆柱腔室内分割出位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上方的上部腔室及位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下方的下部腔室;所述支座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及上通气孔,所述支座主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及下通气孔,所述下通气孔处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径向外侧;/n所述支座主体位于所述圆柱腔室的外周设置有主圆柱壁及由所述主圆柱壁径向向外凹陷的凹槽壁,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与所述主圆柱壁接触,所述凹槽壁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之间形成过流凹槽,所述上通气孔、上部腔室、过流凹槽、下部腔室及下通气孔依次连通以组成减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主体及橡胶衬套,所述支座主体的内部形成圆柱腔室,所述橡胶衬套设置在所述圆柱腔室内,以在所述圆柱腔室内分割出位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上方的上部腔室及位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下方的下部腔室;所述支座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及上通气孔,所述支座主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及下通气孔,所述下通气孔处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径向外侧;
所述支座主体位于所述圆柱腔室的外周设置有主圆柱壁及由所述主圆柱壁径向向外凹陷的凹槽壁,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与所述主圆柱壁接触,所述凹槽壁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圈之间形成过流凹槽,所述上通气孔、上部腔室、过流凹槽、下部腔室及下通气孔依次连通以组成减振器吸排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内骨架、外骨架及设置在所述内骨架与外骨架之间的橡胶体,所述橡胶体的上部形成有突出所述内骨架与外骨架并与所述支座主体的上部接触的上突出部,所述橡胶体的下部形成有突出所述内骨架与外骨架并与所述支座主体的下部接触的下突出部,所述下通气孔位于所述下突出部的径向外侧;
所述上突出部的上表面高度不一以形成连通所述过流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沟槽,所述第一通孔及上通气孔为同一个孔;
所述下突出部的下表面高度不一以形成连通所述过流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沟槽,或者是,所述下突出部的下表面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内骨架、外骨架及设置在所述内骨架与外骨架之间的橡胶体,所述橡胶体的上部形成有突出所述内骨架与外骨架并与所述支座主体的上部接触的上突出部,所述橡胶体的下部形成有突出所述内骨架与外骨架并与所述支座主体的下部接触的下突出部,所述下通气孔位于所述下突出部的径向外侧;
所述上突出部的上表面高度一致,所述第一通孔及上通气孔为相互独立的孔,所述上通气孔位于所述上突出部的径向外侧;
所述下突出部的下表面高度不一以形成连通所述过流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沟槽,或者是,所述下突出部的下表面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主体包括上安装板及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及下安装板均呈碗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俊李奕宝何家兴王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