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1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包括气室支架和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臂固定座,气室支架包括底座板、立式架板、斜撑板和顶座板,底座板的上端配合设有立式架板,立式架板的左侧上端配合设有斜撑板,该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固定牢靠,实现快速稳定支撑与固定连接,能够对相应的间隙自动调臂的控制臂的固定,替换了传统鼓式制动系统间隙自调臂固定座需单独与相应的气室支架连接,而采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后将气室支架与间隙自调臂的控制臂固定座整体浇铸成一体,解决了传统方式的构复杂且制造成本相比较高,同时在流水线装配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和效率低的问题。

A fixed structure of clearance self adjusting arm integrated with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固定连接配件
,具体为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制动车间隙自动调整臂,俗称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简称自动调整臂,能自动、及时地调整由磨损而增大的间隙,使制动间隙始终保持在设计范围内,对于制动蹄与制动鼓接触后由于传力零件的弹性变形而出现的调整臂角行程,则不予以调整,鼓式制动系统间隙自调臂在制动间隙调整完成后,需对相应的间隙自动调臂的控制臂需进行固定,传统的方式是在现有气室支架上增加固座或固定销的方式实现,传统方式的构复杂且制造成本相比较高,同时在流水线装配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动化装配,效率低,结构安装支撑不稳,固定不够牢靠,无法实现快速稳定支撑与固定连接,不能够对相应的间隙自动调臂的控制臂的固定,传统鼓式制动系统间隙自调臂固定座需单独与相应的气室支架连接,无法解决传统方式的构复杂且制造成本相比较高,同时在流水线装配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和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支架(1)和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臂固定座(2);/n气室支架(1):所述气室支架(1)包括底座板(11)、立式架板(12)、斜撑板(13)和顶座板(14),所述底座板(11)的上端配合设有立式架板(12),立式架板(12)的左侧上端配合设有斜撑板(13),立式架板(12)的上端配合设有顶座板(14),顶座板(14)的底面与斜撑板(13)的上端固定连接;/n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臂固定座(2):所述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臂固定座(2)配合设置于立式架板(12)的左侧外沿板体上;/n其中:还包括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均匀设置于底座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支架(1)和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臂固定座(2);
气室支架(1):所述气室支架(1)包括底座板(11)、立式架板(12)、斜撑板(13)和顶座板(14),所述底座板(11)的上端配合设有立式架板(12),立式架板(12)的左侧上端配合设有斜撑板(13),立式架板(12)的上端配合设有顶座板(14),顶座板(14)的底面与斜撑板(13)的上端固定连接;
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臂固定座(2):所述鼓式制动器间隙自调臂固定座(2)配合设置于立式架板(12)的左侧外沿板体上;
其中:还包括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均匀设置于底座板(11)的上部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支架集成式间隙自调节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均张永辉胡阔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航天红光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