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及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5109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及制动系统,包括壳体,其内有蜗轮和与其蜗轮啮合的蜗杆,蜗杆上连接有单向离合机构和控制单向离合机构的间隙调整机构;调整臂转动连接壳体,且其上具有齿环;单向离合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和方线扭簧,第一斜齿轮位于壳体内,且套接于蜗杆的伸出端侧;方线扭簧一端固定于蜗杆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一斜齿轮连接;间隙调整机构包括:第二斜齿轮组和控制臂传动齿轮;第二斜齿轮组安装于壳体内,且与第一斜齿轮啮合传动;控制臂传动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组同轴固定,且与齿环啮合;控制臂传动齿轮上布置有三个凹槽,对应三个角度;第二斜齿轮组上具有与任一凹槽对应的凸台,由此形成三个不同的调整臂的间隙角。

A kind of light weight brake clearance automatic adjusting arm and brak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及制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及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的鼓式制动器是利用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摩擦来实现刹车制动,由于在行车过程中,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频繁摩擦,使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步放大,间隙放大会造成汽车制动疲软,影响汽车的行车安全。现有的汽车制动系统一般设定有一个可自动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间隙的制动调整臂,该调整臂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可以补偿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磨损间隙,从而使汽车制动是间隙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值,提高汽车行车安全。目前国内的自动调整臂,基本都采用了两个超越离合器构成,一个控制刹车间隙的单向离合器,间隙控制装置中的主动螺旋齿轮与齿型超越离合器中的被动螺旋齿轮啮合;主动螺旋齿轮的左端是螺旋齿,右端为三个扇形凸块,每个扇形凸块的圆心角为α;行星轮的右端为与太阳轮啮合的直齿轮,左端开有三个扇形凹槽。每个扇形凹槽的圆心角为β。当主动螺旋齿轮的三个扇形凸块插入行星轮的三个扇形凹槽内后,在凸块和凹槽之间出现α-β=γ的扇形空间;γ角度即为行星轮在制动系统正常制动时的空转角度,为间隙控制装置所设定的预留间隙,由于γ角度是一个固定值,固定的空转角度只能适用于一种或者多种刹车系统,而不适用的则需要重新设计这个γ角度,通用性差。为了保证这个γ角度的范围,主动螺旋齿轮和行星轮的加工制造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增加了制造成本,适用范围减少,且目前的自动调整臂零件较多,零件精度要求较高,重量较重,对汽车车辆实现轻量化无法做出改进。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自动调整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调整臂调整范围小,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蜗轮和与其蜗轮啮合的蜗杆,蜗杆上连接有单向离合机构和控制单向离合机构的间隙调整机构;调整臂转动连接壳体,且其上具有齿环;单向离合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和方线扭簧,第一斜齿轮位于壳体内,且套接于蜗杆的伸出端侧;方线扭簧一端固定于蜗杆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一斜齿轮连接;间隙调整机构包括:第二斜齿轮组和控制臂传动齿轮;第二斜齿轮组安装于壳体内,且与第一斜齿轮呈交错轴啮合传动;控制臂传动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组同轴固定,且与齿环啮合;其中,控制臂传动齿轮上布置有三个凹槽,对应角度分别为α、α1、α2;第二斜齿轮组上具有与任一凹槽对应的凸台,凸台对应角度为β,由此形成调整臂的间隙角γ、γ1或γ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首先,由于单向离合机构和间隙调整机构的改进,实现了控制臂传动齿轮上布置的三个凹槽分别对应α角、α1角、α2角;第二斜齿轮组上具有与任一凹槽对应的凸台,凸台对应角度为β,由此形成调整臂的间隙角为γ、γ1或γ2,即从现有的自动调整臂只有一个固定间隙角能够适应一种或多种车型,但是不能适应更多的车型,本技术通过改进,当凸台插入不同的凹槽装配,既能够实现不同的间隙角度,由此该自动调整臂能够覆盖市场上95%的车型需要,提高了调整臂的通用性。其次,由于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部件少,结构简单,降低了自动调整臂的重量,达到了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优选地,第一斜齿轮的齿轴靠近方线扭簧一侧设置有扭力槽,方线扭簧一端设置有与扭力槽配合连接的扭力臂,本技术通过方线扭簧扭力臂固定在扭力槽中,根据其旋向的特性实现了单向离合器作用。优选地,第一斜齿轮靠近壳体侧设置有轴用挡圈,用于限制第一斜齿轮的轴向位移。优选地,方线扭簧内径与第一斜齿轮齿轴外径和蜗杆外径均过盈配合。优选地,第一斜齿轮远离方线扭簧一侧端面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接于蜗杆上,且与封闭蜗杆的端盖抵接;有利于保证第一斜齿轮与蜗杆连接部位施加一个压紧力,避免蜗杆在旋转过程中受方线扭簧摩擦力造成端面部位弹开。优选地,第二斜齿轮组包括:齿轮轴、第二斜齿轮及回位弹簧;齿轮轴一端固定第二斜齿轮,另一端插入控制臂传动齿轮的中心轴孔内固定;第二斜齿端部设置有与凹槽适配的凸台,凸台形成的β角是一个固定值;回位弹簧固定连接于第二斜齿轮和控制臂传动齿轮之间。其中,第二斜齿轮组和控制臂传动齿轮设置在壳体的齿轮轴孔中。回位弹簧为扭簧,扭簧的一个力臂杆与第二斜齿轮固定,一个力臂杆与控制臂传动齿轮固定,在制动后,靠扭簧的弹簧特性使间隙角γ回至初始位置。其中,β为55°,对应的α为65°,α为70°,α为75°;当凸台与不同的凹槽配合,即实现不同的间隙角γ,覆盖现有车辆的使用需求。优选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齿数比为24/14。优选地,齿轮轴另一端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挡圈,避免第二斜齿轮与控制臂传动齿轮脱离。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包括上述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实现了当凸台插入不同的凹槽装配,既能够实现不同的间隙角度,由此该自动调整臂能够覆盖市场上95%的车型需要,提高了调整臂的通用性。其次,由于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部件少,结构简单,降低了自动调整臂的重量,达到了轻量化设计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主视图;图2附图为附图1的A-A剖视图;图3附图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附图为图2的C部放大剖视图;图5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第二斜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为图5的第二斜齿轮和控制臂传动齿轮的配合剖视图;图7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第二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传动齿轮的侧视图;图9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第一斜齿轮的侧视图;图10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方线扭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安装有蜗轮(300)和与其所述蜗轮(300)啮合的蜗杆(400),所述蜗杆(400)上连接有单向离合机构(500)和控制所述单向离合机构(500)的间隙调整机构(600);调整臂(200)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00),且其上具有齿环;其特征在于,/n所述单向离合机构(500)包括:第一斜齿轮(501)和方线扭簧(502),所述第一斜齿轮(501)位于所述壳体(100)内,且套接于所述蜗杆(400)的伸出端侧;所述方线扭簧(502)一端固定于所述蜗杆(400)另一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01)连接;/n所述间隙调整机构(600)包括:第二斜齿轮组(601)和控制臂传动齿轮(602);所述第二斜齿轮组(601)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且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01)呈交错轴啮合传动;所述控制臂传动齿轮(602)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组(601)同轴固定,且与所述齿环啮合;/n其中,所述控制臂传动齿轮(602)上布置有三个凹槽,对应角度分别为α、α1、α2;所述第二斜齿轮组(601)上具有与任一所述凹槽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对应角度为β,由此形成调整臂的间隙角γ、γ1或γ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安装有蜗轮(300)和与其所述蜗轮(300)啮合的蜗杆(400),所述蜗杆(400)上连接有单向离合机构(500)和控制所述单向离合机构(500)的间隙调整机构(600);调整臂(200)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00),且其上具有齿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离合机构(500)包括:第一斜齿轮(501)和方线扭簧(502),所述第一斜齿轮(501)位于所述壳体(100)内,且套接于所述蜗杆(400)的伸出端侧;所述方线扭簧(502)一端固定于所述蜗杆(400)另一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01)连接;
所述间隙调整机构(600)包括:第二斜齿轮组(601)和控制臂传动齿轮(602);所述第二斜齿轮组(601)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且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01)呈交错轴啮合传动;所述控制臂传动齿轮(602)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组(601)同轴固定,且与所述齿环啮合;
其中,所述控制臂传动齿轮(602)上布置有三个凹槽,对应角度分别为α、α1、α2;所述第二斜齿轮组(601)上具有与任一所述凹槽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对应角度为β,由此形成调整臂的间隙角γ、γ1或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轮(501)的齿轴靠近所述方线扭簧(502)一侧设置有扭力槽(5011),所述方线扭簧(502)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扭力槽(5011)配合连接的扭力臂(50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轮(501)靠近所述壳体(100)侧设置有轴用挡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薇薇詹洋周伦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铁安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